Saturday, January 31, 2009

爱情是为什么?

这个短片很久之前我在十诫里看过一次,那时叫《情诫》。凭着记忆,我觉得《爱情短片》在结尾处似乎做了较大的改动,并在一些表现主题的地方有所加强。《情 诫》以悲剧结束,Tomek告诉Magda他不再偷看她了。而爱情短片却似乎喻示了一个较为光明的结局。Magda得以进入Tomek的房间,用后者的望 远镜凝望自己的住处,在回忆中看到曾痛哭的自己,她终于明白了内心真实的需要,并幻想Tomek那有些笨拙的年轻的手轻轻抚慰着自己。她在黑暗中微笑了, 两眼望向远方。
  
  <爱与情欲>
  
  Tomek:“我爱你。”
  Magda:“没爱那回事。”
  Magda问:”你想吻我吗?“
  ”不。”
  “你想和我做爱吗?“
  ”不。“
  ”那你到底想要什么。“
  ”我什么也不想要。“
  
  这是一段堪称经典的对话,发生在Tomek与Magda的第一次约会中。
  
  无功利目的的爱,纯粹出于爱的爱,不要求回报的爱,这是Tomek的爱。他不光把这一原则实施在与Magda的关系中,也实施在他做的其他事 情上,比如,他告诉Magda他喜欢学习语言。Magda以对爱同样的功利原则问道:”What is it for?" Tomek回答:“不为了什么。我喜欢语言。”
  
  不出于功利的目的去做事情,这是Tomek。不相信做任何事情毫无功利性,这是Magda。
  
  但这部电影呈现给我们的不是一个天使与一个俗人。电影里的主要人物不是两个,而是三个,按年龄顺序排列是Tomek,Magda,朋友母亲。 我没法不想象,Magda在Tomek的年龄,是否也曾对一个人奉献没有占有欲和私心杂念的爱?是否Magda的爱,也曾遭到戏谑、侮辱、拒绝甚至玩弄? 换句话说,今天的Tomek很可能是Magda的过去,而Magda的现在也许会成为Tomek的将来。朋友的母亲应该是三人中经历最多的一个,她那孤 独、冷清的老年生活,是否是Magda与Tomek晚年的写照?
  
  我们每一个人会不会都在爱的旅途上经历Tomek,Magda和朋友母亲的阶段?
  
  都说初恋是最难忘的。生命中第一次的爱情,往往不掺杂功利。那时喜欢一个人,不是为了他的票子房子车子位置,只是因为喜欢这个人。初恋的付出 往往也最毫无保留。但初恋往往很痛,也多半不能成功,有时候因为太年轻,更多情况下是因为初恋的纯洁不能抵挡现实的腌臢气。这个世界注定是世俗的,功利 的,浸透了钞票味儿和油烟味儿的。哪怕你淡泊名利、无求无欲,也难保人上来吐泡唾沫再加狠踩一脚。多吃几次亏后,我们学会做什么事都要为了点儿什么,爱一 个人也要为点儿什么,这时我们就变成了Magda。青春已经像那列火车呼啸而去了。有时候我们也怀念过去,可我们无心也无力回到当初的自己了。
  
  但我们没有理由责备Magda。Kieslowski更不会责备她。因为这是生活。
  
  Tomek的爱到底是怎样一种爱?都说爱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他对Magda其实并不了解。但又不能轻易地把他对Magda的爱看成是青春期 荷尔蒙主持下的情欲。他对Magda的坦白,偷窥源于欲望,但后来,这种欲望被纯粹精神上的爱慕代替了。结合他的孤儿背景,我猜想,他的爱里面大概有一种 仰慕,崇拜,还有惺惺相惜的成分。Magda的孤独、痛苦、卓尔不群唤起了他的共鸣,他想要对她好,挽救她的孤单,给她宽慰,让她幸福。但不论怎样,这都 是一种人类精神层面的互相怜惜的情感,与世俗的情欲不沾边。
  
  <偷窥>
  
  偷窥是一个极有意思的主题。从《后窗》到《美国丽人》,偷窥故事往往让人拿起就放不下,总想追问“what's the next?" 导演们当然也乐此不疲,把我们与偷窥者的视线放在一起,让我们随着偷窥者的镜头去窥探窗帘后的秘密,而这个视角让我们感到自己享有巨大的权力和安全感。我 们能看到他(她),但对方看不到我们,这种视角无异于上帝的视角,只是偷窥人远没有上帝的威力和权力。
  
  Tomek想引起Magda的注意,但又不敢直面她,只有采取偷窥这种方式。注意他好几次去bathroom借水喝,其实是煮咖啡,熬夜守点 看护Magda。他几乎与她以同一节奏生活着,她回家了,他开始“工作”了,她作画了,他看着她,她与不同的人上床,他为她心碎,她失恋了,他也痛苦,她 休息了,他也关灯上床。这一段很像Fanfan里的Alexandra对Fanfan的态度。他爱她,可不确信自己能把握后者,于是在Fanfan租的公 寓隔壁安了一面墙幕玻璃,他与她一起起床、做体操、吃饭、入睡,但就是不接触。但爱是不能靠不接触的偷窥维系的,所以我们看到,后来Tomek站出来承认 了他的行为,而Alexandra也打碎了那面玻璃墙。
  
  电影有意思的地方在于,Magda最后自己变成了一个偷窥者。当她为伤害Tomek而后悔,却又无法接触后者时,她也拿起了望远镜,重复着 Tomek曾做过的事情。这种偷窥直到Tomek从医院回家才算结束。Magda坐到Tomek的桌前,望远镜头给了她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自己的生活。她 从被看的对象变成了观察自己的主体,换句话说,她在反省。跳出来看自己时,她看到自己对爱的渴望。她伤害了Tomek,现在还无法触摸到他,但这伤害带来 了新的生机。如果伤痕累累的Magda尚能明白爱的真谛,Tomek内心的伤是不是也会有痊愈的一天呢?
  
  
  
  Kieslowski对那种矗立在杂乱建筑工地边上冷冰冰的单位塔楼特别感兴趣。在他的Amator和十诫里,也是这样灰色冰冷的建筑。塔楼 规则重复的结构与千篇一律的方形窗口,给人冰冷、隔离、荒谬和压迫感,仿佛社会人际关系的隐喻。而就在这样看似一模一样的窗口里面,正上演着一幕一幕的人 间悲喜剧。Crash里说,LA的人们生活在一种奇怪的隔离里,大家都小心翼翼地不接触别人。可一旦接触,就是crash,撞击。
  
  类似的观点Bergman在Cries and Whispers里也清晰地表达过。Touch是信任、沟通、理解的信号,是将人从冰冷的自我牢狱里解放出来的讯号。Touch能做到语言做不到的,有时一个拥抱爱抚,胜过千言万语。
  
  Tomek与Magda也是如此吧。不接触则已,一旦接触,就是撞击。反而是偷窥,给了每个人安全的距离,又保证了对他人生活好奇心的满足。这大概是现代生活给我们的最大的讽刺。

Friday, January 16, 2009

好看,但是......


四颗星,其中一颗是给本片的小童星们。
  
  这电影啊,您分两段来看,以Jamal和Salim寻找Latika为界。前半段(贫民窟童年)很抓人,后半段嘛,不用动脑筋。总得说来,两个小时过去得很快。所以我说“好看。”
  
  网上有人说,这部电影是喜剧式的悲剧,有点含着泪的微笑的意思。我觉得前半段配得上这个评价,是个漂亮的虎头。后半段嘛,让人着实失望。
  
  电影的结构还是蛮有特色的,原小说作者应该属会讲故事那一类。有些问答与主人公生平的对应设置得较牵强,但鉴于记忆这个东西不能用常识和逻辑 来解释,也算说得过去。《Before Sunset》里的Celine就说过,交往过的人长什么样也许记不清了,但关于他们的一些小细节却怎么也忘不了,比如Jesse下巴上亮红色的胡茬,在 阳光底下会闪闪发亮。
  
  饰演Jamal,Salim,和Latika的小童星们非常出彩,将我瞬间秒杀!小Jamal(Ayush)绝对是个明星苗子,浑身上下涌动 着表演的血液,一露脸一投足戏味十足,很难相信这是他第一次演电影!尤其是他爬出粪坑后裹着一身粪水却毫不含糊地奔向大歌星那一幕,巨有喜感!
  
  孩子们在贫民窟曲里拐弯的巷子里逃避警察的追赶时,配乐很棒。那首欢快的有喜感的印度歌曲,将气氛一下子烘托出来。那种穷孩子才有的智慧、顽 皮、喜乐和生命力,被配乐衬托得更加鲜明。这一段让我想起另一部关于第三世界穷孩子的纪录片,名字我忘了,具体请参考我给写的评论。
  
  所以,这电影的前半段是好看的,除开那个高大全的美国游客让人有些作呕。对贫民窟与底层生活的刻画,是从孩子的视角出发的,显得较有说服力。 对贫富不均、种姓制度、宗教矛盾、买卖儿童等社会问题的批判很有分寸,没有蓄意抹黑底层人的生活。我们看到贫苦的母亲一边洗衣服一边对儿子露出温柔的微笑 (虽然这个母亲看起来像个影星),看到孩子们在漂着垃圾的水里打闹玩耍,为明星一个签名不惜掉到粪坑里。这里看不到眼泪,但你知道他们活得很苦;虽然日子 很苦,可他们还是兴高采烈地活着。这不是所谓“人权”批判能达到的境界。
  
  但是,到了两兄弟寻找Latika那段,故事开始变味儿了。那种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情感突然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找你找到天涯海角、爱你爱到无怨无悔“的琼瑶式爱情加“傻人有傻福”阿甘型人品爆发相结合的俗套故事。
  
  原小说我没看过,不好评论。但就编剧来说,这后半部也太扯了。人物塑造基本是扁平的,人被模式化脸谱化了,没有发展,没有变化,也就不动人。 大好人Jamal从头好到尾,大花瓶Latika从少年时一直花瓶到头,大糊涂Salim也是一路糊涂到底。主要人物的发育发展在进入少年期之前就停止 了。编剧若真的意在借男猪看似impossible的双赢暗喻现实的残酷悲惨,那我觉得这个意思没有被后半段说深说透,相反,整个电影朝着痴男怨女历经磨 难终成眷属的Bollywood老套在发展,社会批判的力度和深度迅速萎缩。主要人物与现实脱节了,看不到他们生存的具体环境和他们周围都是谁。他们仿佛 生活在真空里。这让我很难相信,编剧是想造一个不可能的神话来批判和讽刺现实。
  
  Jamal跟Latika的爱情谈不上有什么现实基础,担不起死心塌地一往情深这些大词儿。童年的同甘共苦也许刻骨铭心,但人是会随着成长变 化的。别说七八岁时的玩伴了,就是少年时代的恋人,有多少变成非他不嫁非她不娶的人呢?这种空穴来风的爱,在我看来完全是为推动剧情而设置的狗血情节,而 且直接无视观众的智商和情商!相比起来,阿甘与Jenny的爱显得真实得多。阿甘会为了Jenny出手打人,会为了Jenny伤心,但不会一见到 Jenny就变身成大情圣,赖在Jenny身边不走,琼瑶得一塌糊涂,也不会天天吃饱了没事儿干以思念Jenny寻找Jenny为业--这是想骗人眼泪的 烂编剧想出来的烂剧情!
  
  Salim这个人物邪恶时能强奸自己弟弟的爱人,善良时又能牺牲自己放走弟弟的爱人。这人不会是个bi-polar disorder吧?他当黑帮小头目当得好好的,怎么就突然看淡名利金钱了?怎么突然就圣灵附体变成大好人了呢?不让人信服!
  
  Latika从头到尾没有自己的主见,也没有自己的声音,仿佛人要她怎样就是怎样。这个女人没有人的光辉,只是一个花瓶。
  
  所以呢,从中场开始,我对这部电影的期待开始慢慢降低,兴奋度也节节下滑,总觉得这电影似曾相识啊,这些桥段看起来多么眼熟啊!我想,神啊, 让男猪退出节目吧,拿着一百万走人吧。可那万人欢呼的场面还是发生了,看得我那叫一个郁闷。三个火枪手的问题回应前面,算是回光返照的一点小机灵吧,但瑜 难遮瑕,终于还是被滥情老套的大团圆结局得胜了,而且老套到让男女主角在火车站那样老套地拥抱亲吻!~~~恨。。。
  
  
  总之,这部电影很可惜。可以成为一部有深度的电影,但毁在后半段视角的偏离、落入窠臼。至于结尾那歌舞,就算了吧。人北野武那段歌舞,是在血腥杀伐之后,加深荒诞感和戏剧性。您这,算什么呢。。。?
  
  最后加一句:猜火车注定了永留电影史册。而这一部,被人遗忘的速度会快得多。

Sunday, January 4, 2009

THE READER


如果十五岁的你热恋上中年独居女邻居,与她的恋情即便在你们分手后还深深影响着你。然而八年后情伤未愈的你突然发现她竟是一名刽子手,而你的证词能使她免遭终生监禁,你,该怎样做?

这是The Reader呈现给我们的难题。

对Holocaust的控诉、描述和反思,电影中我们已经拥有了诸如Schindler's list, The Pianist, 为什么我们还需要The Reader?

从这几部电影的主要角色身份来讲,Schindler是与德国军队做交易的一个德国商人,他本身并不属于集中营体制的一份子。The Pianist 则是victim的一员,是受害者的视角。而The Reader里的Hanna,她却是集中营雇佣的一名女看守。换句话说,她是集中营这个丑陋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当她受命拣选女囚犯,把她们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去受死时,她没有怀疑过、更没有挑战过这个命令的合理性。当关押数百犹太人的教堂起火,她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维持秩序、防止囚犯逃跑”,而不是开门救命。在她看来,她只是do her job,谈不上犯了什么罪。那么多人烧死了,她内疚吗?也许,否则她不会在那间乡下教堂里无法抑制地流泪。可我们看到,在她的观念里,那些受害者是犯人,死了固然可惜,放出来却更要不得!The Reader拷问着我们的灵魂:是什么使得她,一个普通女人,面对屠杀如此冷漠?是什么让她服从命令高于尊重人的生命?是什么使得一个在生活里能援助他人爱护他人、一个喜爱文学聆听朗诵的人变成法西斯手中好用的杀人工具?

当二战的硝烟逐渐散去,当法西斯被历史拉下宝座,当战后德国的民众大梦初醒、大呼上当,谁来告诉他们,为什么他们会被集体深度催眠?是什么让他们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更不相信自己的良知,而相信一个政党编出的神话?狂热的信仰、随波逐流的“do my job”,是一句“上当受骗了”或者“当时太年轻”,可以解释的吗?当年曾对犹太人犯下罪行的德国人,又如何在漫漫长夜面对自己的内心呢?

但The Reader对灵魂的拷问并不到此为止。对法西斯铁鞭下德国人民族性的探讨只不过是这部杰出小说主题中的一部分,一个更为深刻的主题,我认为是关于羞耻和谎言。电影(小说)进行到最后,Hanna深埋于内心多年的一个秘密被逐渐揭示--她原来不会阅读,是个文盲!而她明显为此感到羞愧。她结识Mike的动机不能说是完全纯洁的,正如Mike在她身上找寻的并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爱”一样。如果Mike寻求于她的是性的刺激和对成熟女人的迷恋(甚至有点恋母情愫),那么她在Mike身上寻找的除了性,当是能驾驭知识(阅读)的权力。在她那看似果断利落的成熟的外表下,藏着一颗不自信的羞耻的心,她羞于做自己,她羞于承认自己是个文盲。这个弱点被她用层层表象包裹得滴水不漏,甚至愿意让她以自由为代价来维护。她给自己创造了一个阿喀琉斯的脚后跟,然后带着这个秘密的弱点走完一生。她以为那脚后跟的秘密是不会阅读,但她却不知道,她真正的弱点是不敢面对真实的自我。多么可悲的人!同样,Mike 也为发生在自己与Hanna 之间的一段情感到羞耻,特别在得知Hanna是法西斯阵营中的一员之后。作为二战后对法西斯有着特别反思能力的一代,他无法释怀自己与法西斯成员有染,而后者还深深影响了他的情爱生活。他原本可以出面作证,还历史一个真实的本来面目,使得Hanna脱离终生监禁之灾,但在说出真相面对羞耻与保持沉默求得体面之间,Mike做出了与Hanna一模一样的选择。

个人尊严与羞耻感乃一枚硬币的两面。内心有着深刻羞耻感的人,往往外表会表现出特别的自信和尊严。这样的人也常会为了维护住自己的高大形象,不惜以谎言掩盖内心的羞耻。内心藏有的秘密越多,他们需要的遮羞布也就越大,拥有权力(以获取安全感)的欲望也就越强烈。据说希特勒就是这样。他的童年并不幸福,经受过很大的创伤,而他在成年后攀上权力高峰后表现出的趾高气扬、唯我独尊、不可一世,也许恰恰倒映出他内心深刻的不能为人知的羞耻感。The Reader在拷问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我们是否敢面对真实的自我?是否敢承认,我是文盲?是否敢掀起裤脚让人看没有烧到的脚后跟?内心的羞耻感从何而来?谁界定什么是羞耻、谁需要羞耻?承载着深刻羞耻感的民族又能给人类历史造成怎样的恶果?一个什么样的民族才能培养出体格与人格都健全的人民?

The Reader 对迫害者形象的改写也非常独特。在Schindler's list和The Pianist里,迫害者都是身着纳粹军装的军人,双手沾满犹太人鲜血,杀人不眨眼的恶魔。The Pianist出现了一个音乐爱好者纳粹军官,一个能与作为正面人物的钢琴家在音乐世界里心灵相通的敌人,已属难得,但The Reader走得更远,它呈现出前述片子都不曾呈现的迫害者的形象:一个看似充满母性的、丰腴美丽的、没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女人。想想吧,没有类似Hanna的千千万万普通民众的参与支持,法西斯何以能上台?何以能一手遮天?何以能在众人眼皮子底下进行大屠杀?并不是所有魔鬼头上都长两只角,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自己心底的魔鬼,也并不是所有的魔鬼从一开始就是魔鬼。前几天看Marcel Ophuls的The Sorrow and the Pity,里面采用了大量二战时法国维希政府的资料片段,看得我那叫一个大跌眼镜。法国面对希特勒的铁蹄不战而败,是很多战后法国人都不愿提起的羞耻。当年德国军队还没过来,法国资产阶级舆论倾向已经一边倒,高高挂起免战牌,打出小白旗,主战派则被抓进大牢,靠越狱才得逃生。而二战时法国人对犹太人的迫害和践踏,也不是一般的残酷。我看到希特勒乘坐的火车经过法国的车站,法国女人身着制服,争先恐后地与希特勒握手亲吻,追着火车奔跑,唯恐落后。而希特勒却评价说,法国女人太没格调,一群烂货。和她们生出的孩子会乱了我们的高贵血统。不许和法国人通婚!我们经常说,法国人有革命传统,法国人有革命精神,谁能想到,法国人的奴性也并不亚于经常遭受批判的中国人呢?!

电影The Reader挑选Kate Winslet扮演Hanna是一个非常明智的举动。Don't get me wrong,我不是winslet的粉丝,但约两年前,当我站在某个书店角落一口气读完The Reader这部小说时,浮现在我头脑里的Hanna几乎就是Winslet的样子 -- 身体丰腴,身量较高,容貌姣好,眉目间带一点近于阳刚的坚毅,金黄而浓密的卷发服帖地向后高高梳起,行动利落而干净。总之,一个经历过二战的有故事的中年德国女人。Winslet身上那种男性的阳刚与女性的柔美结合的双重气质,正适合这样一个角色。

改编自好小说的电影很难讨喜,因为电影有时间限制,必须在一两个钟头内把小说最精彩的部分呈现出来,同时去掉导演眼中不重要的枝节。小说不一样,它可以尽情发挥,上天入地,篇幅不限,所以能提供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和细枝末节的感受。但The Reader是一部改编得很好的电影,几乎对原作亦步亦趋,原作的精华也得到了充分展现。几个主要演员的表演都可圈可点,Winslet尤其出色,除了老年的妆化得不甚逼真之外。另外,她的眼神太犀利太明亮,满脸皱褶都掩饰不住她的容光焕发,这算是一个败笔。也许导演也看出这个硬伤,给她戴了某种隐形眼镜,眼神变得浑浊起来,算是弥补了这一缺陷。电影结尾有点拖,竟然有两次我都以为电影到此结束了,却在fade out之后重又上演新的片段,让人颇有点不耐烦,恨不得拿把剪刀上去咔嚓一声剪掉累赘的部分。但总的来说,这是一部不可错过的好电影,希望金球奖评委当好伯乐,给千里马应有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