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9, 2009

79年的美国人眼里的中国


在看这部纪录片前,我都不知道Isaac Stern是谁,这部电影让我记住了这个白发苍苍、极爱炫技的美国老头儿。
  
  这部片能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当然不是因为它拍摄的技巧和思想的深度,吸引评委投票的当是Mao's China与Western music这样一个看似油辣子与糖的不调和。所以这部片子并不是关于Isaac Stern in China,而是关于China in An American Musician/film maker/tourist's eyes.
  
  这部电影很大程度上是为满足1979年的美国人对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欲一窥为快的心理,只是它选择了一个看似与政治无关的媒介 -- 音乐。我们看到那些高度异域风情的画面,农田、耕牛、江水、乌篷船,衣着简单的中国人,如同一些热爱东方文化的美国人家里挂的中国古画复制品。我们看到一 个排练都吸引到许多中国人前来观看。我们看到Isaac当着许多中国观众的面指导李德伦(指挥)而后者唯命是从。我们看到Isaac到处都受到当时只有中 央领导才能受到的追捧和待遇。我们看到他可以在上海给北京打电话,要求马上调一架钢琴过来,好一副外国专家的派头(不知道当年苏联专家在中国是不是也这么 气派)。这种众星拱月的场面会在整个80、90年代甚至今天延续,只是隆重程度有别。我们看到他似乎有意无意地扮演着救赎者的角色,认为他有责任将更好的 音乐带给音乐享受贫乏的中国人民(这才有调钢琴一说)。
  
  片子里出现的中国音乐人,一律的清瘦,面带菜色,言行拘谨,小孩儿们很小就住进牢房一样的boarding school,在牢房一样的单间里练习乐器,就连童声独唱也是高歌毛主席,这与红光满面、活泼顽皮、自由奔放的美国佬儿Isaac Stern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而这和前面那些田园牧歌式的乡土风情,正是天天吃着匹萨、喝着可口可乐的美国佬儿所想要在第三世界中国看到的吧!
  
  然而我还是要给这部电影五星。为什么呢?首先是因为这部电影很真实地反映了79年的美国人眼里的中国。而这种看中国的方式、对待中国的态度,到现在也没多大改变,只不过把田园牧歌换成了钢筋水泥的城市,污染,还有所谓的中国威胁论。
  
  其次,是因为那个一口流利英语的音乐学院副院长对着镜头的一番倾诉。他的英语一听就知他有留学背景。而他讲述的那个关押他的小黑屋、与女儿和 外孙女五分钟的会面,极具震撼力。镜头纹丝不动地对准他的面部表情,他想要极力压抑愤懑和伤痛,然而他眼里的泪光,突然停止的话语,泄露了他内心深深的伤 痕。但我也明白,电影将这个访谈安放在这里的用意何在。以今天的眼光看来,副院长的诉苦是真切的,他个人的悲剧是真实的,然而这不是文革的全部。不同的人 经历的文革有着天差地别的差异。Mobo Gao曾经写过他的文革经历,全然没有这些当年高级知识分子和特殊人才的苦渎。
  
  再次,看了这个电影,我能更深地理解,我的父母一代对他们的子女的教育投入那么多,期待那么高的原因。当年我的父母就是生活在这样一种氛围 中,他们生命中最年轻最具塑造力的年龄已经错过,生活已经定型,于是他们把未能实现的人生理想,放在了他们的孩子身上。殊不知,他们的孩子承受不起两代人 的期望。
  
  那段发生在李德伦与Isaac之间关于莫扎特的讨论很有意思。李德伦用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论来分析莫扎特,Isaac完全不能接受。在后者看 来,音乐家,特别是如莫扎特那样好几百年才出一个的音乐天才与政治经济屁关系都没有。天才就是天才,哪怕回到原始社会他还是天才。李德伦不知对Isaac 这番”谬论“有何反应,电影没拍,至少没包括在内。但我想,一定是聋子说对嘴的效果,呵呵。
  
  王健那段大提琴,是电影里许多段中国音乐人演奏现场最打动我的。他对音乐有着非凡理解力和表现力,在那么小的年纪就能将音乐把握得这么出神入 化,让人惊叹。感觉那段音乐是从他的血液里流淌出来的,而不是演奏出来的。我好想知道他,一个10岁孩子,当时在想些什么?我从来没感到大提琴那么动听 过,即便是马友友也没让我那么感动过。我当时就想,这孩子若不发生意外,必定成为大家。
  
  最后想说,Isaac Stern虽然有着美国人的通病,我却无意判断他的为人。从wiki的资料看来,他对中国/华裔音乐人显然是非常友好的,马友友、王健等人,都得到过他的 提携。在国际乐坛上,中国人想要占得一席之地,想必需要付出多于一般人加倍的努力。有这样一位良师益友,是中国音乐人之幸。

4 comments:

Unknown said...

I watched this documentary for several times cuz it not only records the history of China, but also gives me illuminating music class as well. 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how Western music, as a universal language, was resisted and incorporated into the particular Chinese revolutionary discourse, you can refer to Richard Kraus' book Piano and Politics in China.

Unknown said...

Thanks,Forrest, for recommending the book.

BTW, are you someone that I know...?

Unknown said...

I am Gu Yizhong,hehe. Your blog requires registration to write something on, so I have to register a new email address.

Unknown said...

that's my guess too, hehe!

I wish I could write review (or whatever it is) in English. But it takes a lot of time...

I watched the bonus film of From Mao to Mozzart yesterday. One of the bonus films is called The Gentleman from Shanghai, which is very good. It is about the life story of the deputy director of the Shanghai conservatory. It is always amazing to read a person's life story when he went through a lot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upheavals like the director had. Amazing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