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28, 2008

搬家了

周末搬家了,这个累呀,到现在我还没缓过劲儿来......

感谢Evi,Yizhong,Bill,Maggie的大力相助。没有你们,我和领导就囧了、糗了、惨了、挂了......

新房子的第一个晚上,我竟然玩儿失眠。脑子一刻不停地想怎么摆放家具、要添些什么装饰、什么颜色搭什么颜色,兴奋得爬起来满屋子乱转。结果今天就看吧,俩乌鸡眼,有形没气儿,有气、无力。可怜领导一个人应付剩下的工程......Sorry......

等整理好了,就把新家的照片放上来,并且在此立誓,未来至少两年内,我是不动窝了......

Wednesday, September 24, 2008

Marjoe



我很好奇这部纪录片是怎么拍出来的。Marjoe 可以在preach时连篇累牍地赞美主,而面对镜头,他却坦白自己并不信主,也不是所谓的神迹,他把preach当作business,他在preach时的言行,都是为了骗钱。后来看DVD包装后的说明,才知道,他preach的教会大多在南方。而这部拍于1972年的纪录片,从未在南方发行。

Marjoe最终退出了他从4岁起就从事的preach。他说,当我还是个孩子,我只是做父母教育我做的事(preach),我不用负责任。但现在我是成人了,我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何况,童年对Marjoe来说,是一个残忍的成长故事。在围绕他的那些光环背后,是家庭关系的冷漠,父母爱的缺失。

这部纪录片会让不善思考的人对教会、甚至神产生反感。是啊,如果你曾被Marjoe的preach感染过、感动过,甚至,你是因为听了他的鉴证而信神,却在这部电影里亲耳听到他的confess,说他都是骗人的,你会怎么想?当每周做供奉的你看见Marjoe坐在床上,数着一张张皱巴巴的票子,兄弟姐妹们的供奉,并纳入自己的腰包时,你会怎么想?

我也想过,天哪,神为什么允许这样的事发生啊?圣洁的殿堂、洁白的蜡烛、美丽的帷幕,背后有着这样肮脏的交易!

可是我最终想通了。Marjoe内心一直有着不泯的良知。否则他不会对女友confess,对镜头confess,把preach背后的故事告诉给众人。这一点良知,觉醒,不正是神做功的表现吗?Marjoe的忏悔,不正是神存在的最好的证明吗?这个神迹,与他在preach时以煽动的话语编造的所谓“神迹”不同,是真的来自神的恩典,不是吗?我相信,在他内心燃起忏悔的火种的那一刹那,神便原谅了他。甚至在那之前,在他做了那么多坏事的时候,神已经把祝福给他了。神的恩典,就是这么大。

Tuesday, September 23, 2008

Because they don't like it

午餐时间,我坐在一家星巴克里。旁边是个五岁左右的亚裔小女孩儿,一头栗色长卷发,大眼睛,皮肤很白。她妈妈就坐在她对面,和她扯着幼儿园里的琐事儿。突然我听到了如下这段对话。

小女孩 (G):I like Mr.*** (幼儿园老师名).He is very nice.
妈妈 (M):Yes.
G: I like Ms. &&& too. She's been nice to me.
M: She seems nice. Yeah, Mr.*** and Ms &&& are nice persons. But Ms. Anderson is a bit hard on you kids, right? (both G and M laughed)
G: Yes! That's why Alice (G's friend) doesn't like Ms. Anderson. She talked bad things about her.
M: That's not good. You don't do that to people.
G: Well, Ms. Anderson looks old.
M: You don't say things like that to people. It is not right.
G: Why? She IS old.
M: But you shouldn't say that to her. She won't like it. People, especially old people, don't like to hear that they are old. You can say it to young people, but not to old ones.
G: Oh...So I say, "Alice is old " will be good?
M: Yes. Alice is old.
G: So I say "Alice is old. Ms. Anderson is young."
M (smile) : Yes. That's right. They will like to hear it.

Ms. Anderson is old. Children speak the truth. There is a truth about it. But they are educated to say "Ms. Anderson is young." Maybe this is why so many of us can't see and say the truth and have to cover it up with something else, something pretentious and horribly ugly.

Another issue would be--Why can't people get old but remain elegant?

夜雨●宿营●海

周末,两个懒人顶风冒雨地去宿营。

这是我们的宿营地。顶儿上那块儿防潮布本来是垫帐篷用的,我们给用做遮雨棚了。这次它的功劳最大。



晚餐:Miso soup和烤羊腿



第二天,竟然雨过天晴。欣喜无比的我们去Coupeville小镇上吃海鲜。它的waterfront已经成为著名的观光胜地,游客络绎不绝。

这里的Toby’s是个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老店,以前是水手聚集的酒吧。在这个看起来稀奇古怪的小餐馆里,我们居然吃到了相当美味mussle和蒜味面包。连着吃了两次,现在一想起来还口水直流。



涂了好多butter的蒜味面包,香得破鼻子!



咦?这是什么?大家猜猜,谜底请见底下。。。提示:海鲜。



Toby‘s里的兽头,坐在底下还真有点怕它们突然朝我开口说话。



Toby’s的摇钱树



小镇上有50多座19世纪的建筑。这个冰淇淋店,写着是某个当地牌子的世界总部,嘻嘻



Coupeville小镇,长这样。。。

坐在街边的椅子上,熏着夏末的阳光。我多希望,时间就停在这一刻。



这个小镇位于whidbey岛上。这个岛从北到南有许多州级公园,几乎都临海。Deception Pass是其中一个,它的沙滩有许多彩色的石头,我捡了满满两裤袋,裤子都差点挂不住了。。。羞。。。

这是另一个公园,叫Fort Casey,19世纪末是海军基地。视线开阔,海上情况一目了然,果然是军事要塞的首选。





有许多排列有序的炮台,大炮多被移走了,只剩下底座。



还有一个漂亮的灯塔。



从灯塔向外看。



灯塔内向上看



回家的ferry上拍的,船舱里光和影的游戏



谜底,raw oyster,鲜美呀。。。

Friday, September 19, 2008

Human Condition (2)

又赶了个末场,还一路出状况,差点迟到。影院周围趴车也成问题,找不到街趴。领导发扬舍己救人的伟大精神,让偶先进场,他则是熄灯后才进来的。中途为了检查停车安全,还出去遛了一圈,把车给挪了个地儿。俺,俺们这看场电影,容易吗?

不过这第二部我看起来不如头一部那么“抓人”。故事的主要人物还是Kaji,但叙事内容有所不同,聚焦在日军内部的制度问题上了。影片的前半段让我不时想起库布里克的Full Metal Jacket,连情节都有那么一鳞半爪的相似。有趣的是,在前一部电影里,库布里克挑选了一个身材肥大,看起来韩头憨脑的家伙扮演那个受尽凌辱自杀身亡的士兵,在小林的作品里,遭受同样命运的却是一个身材弱小、带着高度近视眼镜的男人。我有点犯职业病,忍不住想,这两部电影里所建构的“失败男人“形象到底说出了美日两国文化在男性气质(masculinity)问题上的哪些差异呢?简单一点分析,肥胖、行动笨拙、体能较弱,似乎是美国文化所排斥的不利于男性气质的特征。而在日本文化(至少是在这部1969-1961年拍摄的影片里)里,肥胖却似乎不是个那么严重的问题。日本男人肥胖的本来就少嘛!但即便是肥胖的战士,恐怕也不会遭受到如在美国文化里一样的蔑视。我记得黑泽明的《七武士》里就有个胖武士,为人特别谦和可亲,也没人提出“这么肥他能打仗吗?”一类的疑问啊!但行动笨拙、体能弱、攻击性竞争性弱,仍然是男性气质的天敌,特别是军营所要求的那种男性气质。

说到这儿我想起来在今年西雅图的gay pride parade上,有一个自称bear的组织,有男有女。他们自豪地向大家展示身上浓密的汗毛,自称是bear,希望大家像爱护bear一样爱护自己身上的体毛,不要动不动就shave得光溜溜的。呵呵,多么可爱的人啊!

其实关于体毛、体重、身高、胸围、腿长等的种种文化抗争都说明了,在社会规范和权力结构的压制下,人得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接受真实的自己、爱自己。而那些个荒谬的社会规范的始做俑者和拥护者,也是人自己。

这部片对军营男性气质的探讨会很有用。在战争和军队这两个特殊的限定下,男性气质的概念也被狭隘地限定了。只有体格强壮、富于进攻性、竞争力强、对长官俯首听命不做二想的战争机器才被认为“够男人。”而且这种男性气质概念的构建,还一定是建立在对女性的贬低和侮辱的基础之上的。首先,不具备如上特征的士兵,被逼迫做出各种低级妓女的动作,被侮辱和损害。这恰恰说明了,女性,特别是从事性工作的女性,在社会地位和性别等级上是如何底下。其次,当Kaji的妻子前来探望时,其他兵士不断挑逗他,暗示他在性上征服妻子。仿佛一个在性上不够agressvie的男人便不是男人。而这种性幻想的对象恰恰是被男人们看不起的女人。真是可笑!而Kaji和妻子之间那种纯真的爱,那种在灵魂上而不仅仅是身体上融为一体的爱,又有几个人能了解呢?妻子的身体,对Kaji来说,不光象征着肉欲美好,更是人性的美好,象征着人间一切美的东西。这正是他让妻子走到透亮的窗前脱下衣服展示胴体的原因。而对那些脑子里只有肉欲的兵士们,鲁迅早已描画得入木三分:“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人之境界高下,大于天地的距离。

Wednesday, September 17, 2008

Bowling for Columbine

大约一个星期前,我接到一个访学朋友的电话,她问我是否听说了最近发生在西雅图的枪杀案。据说,凶手罹患精神病,杀了6个人,包括一个警察。她知道这件事后,非常害怕,连门也不敢出,她的家人也纷纷打来越洋电话,问候她的情况。她的惊慌与我和领导的麻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促使我关注起美国的枪支管理法令和相关的社会事件,以及,电影。

我找到了Michael Moore的Bowling for Columbine.在探索校园枪击案的前因后果的过程中,Moore探讨了如下几个问题:

1. 枪支拥有和使用是否是天赋人权?是否是所谓的“美国的传统文化”?
2. 为何美国会成为发达国家中持枪杀人率最高的国家?
3. 如果民众拥有枪支是为了保家防身,他们在防卫谁?谁让他们害怕?
4. 金钱和资本在禁枪、枪支管理的matrix里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对第二个问题的探索和回答最为出彩。Moore聪明地对比了邻国加拿大的社会安全状况和持枪杀人率。他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为什么在持枪率并不低的加拿大,枪杀事件的概率大大低于美国?如果说,这是因为美国历史上就是一个沾满血腥的国家(美国枪支协会主席用来抵挡Moore一连串尖锐的问题的最佳挡箭牌),为什么同样充满暴力血腥的其他西方国家,比如德国、英国,其枪杀事件率大大低于美国?如果说,这是美国的传统文化,那么这样的文化为何不能消除?拥有这样文化的国度到底是人间天堂、还是人间地狱?Moore的镜头让我看到一个far from safe的美国,aggressive,在世界许多国家发动非正义战争,却又不断通过种族歧视、恐怖主义论调来煽动国内普通白人民众的恐惧,达到某些不可告人的政治和经济目的。枪支拥有权,是和美国在全世界的霸权扩张、武器制造商的巨额利润、大众传播产业的生存伎俩、以及种族、贫穷、等等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不是一个用所谓”传统文化”、“保家防身”、“碰巧发生的悲剧”等借口可以轻轻带过的问题。Moore并没有给每一个方面一个定性的结论,他只是把这些层层相扣的环节展现出来,让观众自己去评判和思考。

最激动人心的一幕当然是Moore与NRA主席Chalton Heston面对面的对话。Moore自称自己是NRA的member(这老小子还真有一张会员证!),才获得与Heston interview的机会。Moore由一开始的不卑不亢到最后的连连逼问,直到要求Heston向Columbine和Flint的受害人家属以及反持枪民众道歉,一层一层剥下这个老家伙的画皮。Heston终于挂不住他那张老脸,竟然粗鲁地walk away。Moore拿出死于Flint六岁男孩持枪杀人案中的victim的照片,Heston不顾而去。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Moore把胜利的红旗插在了每个明眼人观众的心底。

回头来看西雅图的枪击案,新闻报道忽略凶手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和生活状况,却连篇累牍地描述凶杀现场和过程,让人无从得知事件的前因后果,实有炒作嫌疑。据说凶手是一个多年病史的精神病患。可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他行动无人陪伴?如果枪支应该妥善保存,他如何能轻易从别人家偷到枪支弹药?所有致命的枪击都发生在同一个社区,他是否拣选杀害对象?......

而这次不是西雅图近来发生的唯一一次gunshot massacre。两年前Capital Hill 致七人死亡的枪杀案,至今还阴影未散。

写到这儿,我突然觉得后背发寒。就像行驶在茫茫大海上自以为安全无比的泰坦尼克号,突然看到一轮巨大无比的冰山出现在视线内,曾以为了如指掌的一切猛然显示出狰狞丑恶的一面。

补充:Moore的纪录片有一点不足,就是未能深挖columbine两个凶手的成长历程和生活环境。Moore把很多精力放在反应学校教育的疏忽、教学环境的不友善等结构因素上,而跳过了两个孩子的家庭和他们的内心世界。这也许是受到纪录片这个类型的限制,比如,凶手的父母亲属拒绝采访,受害人家属也拒绝重揭伤疤等。Moore只是插入了一些档案映像资料,借以反映当时受害人方与美国枪支协会之间的势不两立。

可以从这个方面给Moore以补足的,是Gus Van Sant的《大象》 (Elephant)。这部以Columbine校园枪杀案为素材拍摄的影片,一举拿下了嘎纳金棕榈和最佳导演,不是没有理由的。它正是从Moore那样的道德制高点走下来,降低自己的位置,将其放到一个普通高中孩子的视线水平,来观察和窥视枪杀案的前因后果。这个视线水平正是Gus Van sant高明于Moore的地方,它仿佛一只妙手,剥鸡蛋一样小心地将校园这个蛋黄与一切外在的结构因素等蛋壳碎片剥离开来,然后用一个放大镜细细地看校园的内部。而这样处理后的校园,看起来是那样平淡无奇,一个个处于青春萌动期的孩子,脸上还挂着未消的稚气,打电动、逃课、迟到、恋爱、练钢琴,同学之间隐藏着各种各样的歧视和冲突。这样一个校园和任何别的校园也许并无多大不同,然而谁知道,在如水的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的伴奏下,即将上演的是这样一幕人间悲剧呢?Gus Van Sant的镜头同样这样伸向两个凶手的家庭,我们看到他们的父母对他们是怎样的漠不关心,放任自流,而这两个孩子的内心是如何扭曲地生长着罪恶之果。终于,一切平淡掩盖下的矛盾集聚到一起,不可抑制地爆发了......

还有一部电影,我觉得也可以纳入到校园暴力的范畴,就是《大逃杀》(The Royal Battle)。虽然最后学生们的互相残杀是被军方和教育界强制的,看起来似乎他们没有选择,但他们其实是有选择的,那个选择就是自杀,宁可失去生命也不在这样罪恶的情况下沾染同类的鲜血。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参与这个残酷的“考试。”而当人被逼迫到不杀人就得被杀的情况下,人性中的恶以千百倍于常态的力度爆发出来了。特别值得留意的是,日常校园生活中的学生间的种种摩擦,在这种非常情况下被极大地激发,成为多起谋杀的导火索。换句话说,校园里隐藏的仇恨、龃龉和矛盾冲突,成为了这场非人闹剧的帮凶。体制的不合理固然是恶之源,人内心的仇恨和报复的火种,又何尝不是恶之源呢?

Monday, September 15, 2008

昆曲

很早就听说了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在中国一举成功,两位年轻主演是如何青春美貌,舞美是如何精益求精。但我还真没听过昆曲。一时心血来潮在网上找了找,妈呀,原来这么好听!简直是莺啭燕呢,春光无限。那段著名的“原来姹紫嫣红开遍”,真是吴语软哝,风情万种。难怪矜持如林黛玉都听得“如醉如痴”,“心痛神痴”。要我说,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能写得那么娇艳妩媚,恐怕和曹雪芹是个戏迷戏痴大大的有关系!昆曲的美,借用一个网友的话,叫“匀称调和,错落有致,浓淡相宜,不偏激,不单调。” 说得很精当。所以昆曲适宜在小家庭院,四五个人,一壶热酒,细细唱来。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里,众人要芳官唱的《赏花时》,大概也是昆曲吧,因为是”细细的唱“来的,正适宜家庭小宴。戏曲和《红楼梦》关系紧密,可谓戏如人生、人生入戏。贾宝玉几次大的觉醒都和戏曲有关。最重要的一次当属“识分定情悟梨香院,”也正是从他想要听戏开始的。

我是戏曲外行,京昆两剧我都不懂、不熟。我有段时间迷上了京剧,珍藏了一些段子。有一段梅兰芳的《贵妃醉酒》。记得第一次看到,我怔怔地半天说不出话来。惊艳呀!对比后人,梅兰芳的贵妃真是富贵柔媚到极点,又矜持端庄到极点。按理说,能表现出一样就够难了。两样都全,就只有梅兰芳能做到了。这出戏杨贵妃持宠撒娇,又是醉酒,很容易显出轻浮不尊重样儿来,梅的贵妃却是一点儿妖冶样儿也没有。再醉,再撒泼,那也是贵妃。那一身行头,特别是凤冠,少说也有个十来斤,当时梅已经年过五旬了,已经开始发胖,但做起衔杯等动作来,仍然让人觉得很美,一点也不臃肿。

这次找了一部全的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来,存在这里,自个儿过瘾,嘿嘿。梅兰芳的唱念作,真是样样都到了极致。他的同声录像本来就很少,这个资料可是非常珍贵的。



















Friday, September 12, 2008

Human Condition--向小林正树致敬

昨晚是Human condition第一部在Seattle放映的最后一天。我算是搭上了末班车。就连放映员也对这场的观众说:you made it.呵呵。

能在宽敞干净的影院的宽屏幕上欣赏小林正树的大作,是人生给予我的一大奢侈。其实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小林的作品。随便查了一下网上,他的作品最为人称道的大概两类,一类是与Human Condition一样反战反思的,另一类是继承日本传统美学并发扬光大的讲怪力乱神的。网上关于Human condition的评论非常少,大大超出我的预计。特别是连一些有名的中文电影网站,对此也不过几句剧情简介加导演生平介绍,一看就是从教科书上抄袭下来的,就算已经过世的影评人卡夫卡陆也不过寥寥几句不痛不痒的观后管,让我感觉非常不过瘾,甚至悲哀。

要我说,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看看这部电影。这话一点不夸张。中国人都知道在1937年到1945年间发生在中国本土的事儿,可大概没几个中国人知道,一个日本导演如何描述和呈现这件事,如何反思自己的国民在伪满洲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小林正树的这部史诗电影,正是对这个问题的正面回答。

我只看了第一部,所以我只说第一部。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从一开始,这个悲剧的调调就很突出。Kaji是个妄图与制度对抗的人。他希望以人道精神改善被日本军方非人虐待的满洲奴役的劳动条件,是一个mission impossible。同样,作为当时的统治阶级一员的他想要获得中国战俘的信任,也是一个mission impossible。所以,Kaji在老虎岭所作的一切,都是不可为而为之。电影反复地表现Kaji在这两个irony里的挣扎和反思,他一再地对中国战俘不信任他感到无力和愤怒,也一再地为自己的上司和同事继续虐待和屠杀中国劳力感到悲愤和绝望。Kaji是一个很善于思考的人,然而他忘掉了一件事情,就是,他的祖国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他向被奴役的中国人要求信任,这个要求本身就是不合理、不能成立的。他用了很多方法试图和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甚至到了声称要做朋友的程度,但无论怎样,他们之间始终有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他是个日本人(侵略者),他们,是中国人(被侵略者)。在和平时期,这道鸿沟都未必能被跨越,何况是战争时期呢!所以,Kaji其实是一个有着人道主义精神的幼稚的左派,在当时的日本可算是难能可贵,但不是个成熟的合格的知识分子、思考者。他那套人道理论,在铁一样的现实面前不堪一击。在战争面前,没有所谓的改良、改善。支持或反对,只有一个选择。高被杀害,把这个问题血淋淋地放到了Kaji的面前。

小林在电影里做到了几件其他日本导演也许永远做不到或者不敢做不愿做的事。第一是,承认了日本对中国的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承认了日本在伪满洲国进行的对中国人民的掳掠和奴役。第二是,承认了中国慰安妇的存在。承认了日本军方利用慰安妇达到奴役中国人民的目的。第三是,承认了日本军方对本国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的迫害。第四是,承认了中国人民为求自由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抗争,是正义的,是充满勇气和智慧的。因此,哪怕电影本身有一些缺点和不足,我仍认为,小林是日本战后难得的富有正义感和使命感的伟大导演。同为参加过侵华战争的小津,对战争一言不发。市川崑,回避了被侵略人民的苦痛,将镜头只聚焦于战败的日本军队。黑泽明,反思战争还要躲躲藏藏借助梦来表达。小林,只有小林(至少迄今为止我看到的),敢于直接把日本奴役下的满洲,那苍痍满目的土地、那备受摧残的人民的面目,搬上荧幕!而这些画面,出自一个日本导演之手,让我不由心生敬佩!

我一边看,脑子里总忍不住想一个问题:假如,在现代史上,中国曾如日本一样发动过对别国的侵略战争,中国导演能拍出Human Condition这样的电影吗?这样的中国导演,会在当下已有的导演里出现吗?换句话说,我们能期待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贾樟柯、张元之流拍出Human condition吗?

领导说我的这个问题是个假问题,因为不能这样预测一个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和人们的反应。世界不是你能用头脑想出来的。也许吧,但我总有些莫名的悲观。

小林让我赞赏的另一点,是能看到人性的复杂性。其实能明显地看出来,小林对中国人是不熟悉的,他对中国人的刻画有那么点样板化,远远不如日本人形象饱满、活泼、生动。但即便是处理自己完全不熟悉的对象,小林还是竭力呈现多样性。他电影里的中国人,有得过且多、贪生怕死型的,有正直勇敢、慷慨就义型的,有聪明智慧以柔克刚型的,还有优柔寡断左右摇摆型的。在他的处理下,我们看不到通常美国电影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脸谱化、绝对化。他对小陈这个角色的处理尤其出色。这个年轻的中国人,给日本人做勤务兵,是中国人词典里不折不扣的汉奸。小林在电影里为“汉奸”进行了辩护,把这个角色人性化了。我们看到的小陈,是一个很有孝心、在日本人和中国人两种角色里摇摆不定的孩子。他做对过一些事,也做错过一些事。但最终他选择了和自己的人民在一起,没有出卖同胞。这和颇有争议的李安对易先生的处理方法如出一辙。但不同的是,易先生是自己选择当汉奸的,小陈那样的穷苦人,却未必有这个选择。所以比较起来,小林的处理更有说服力一些。

同样,小林对日方各色人物的处理也非常注重层次感,注意呈现人物的多面性。二战期间的日本军人给我们的感觉往往是冷血、可怕的。影片里的日本军人也是如此,但,小林着意呈现除此之外的其他方面,尽量避免脸谱化。比如那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军官,也有对宁死不退的Kaji佩服而退让的一面。还有一些Kaji的同僚,也是痛恨军方但敢怒不敢言的。然而同时,同情中国人同情丈夫的Kaji的妻子,却在紧要关头拉住Kaji不让他解救死囚。可以说,小林对人物的刻画是从那个人的具体处境出发设身处地为他(她)想过的。这些处理都丰富了我们对那个特殊时代和人性的理解。

电影里有两幕场景,堪称地狱的人间再现。一幕是Kaji打开押送所谓中国战俘的列车车门,却发现一群状如地狱鬼魂的中国人争先恐后地逃下密闭无窗的列车,呼吸一口新鲜空气,进而跑向装载着粮食的骡车。那处于身体极限精神接近崩溃的人们,那被饥饿、病痛折磨得不成人形的人们,就是我的同胞。坐在黑暗的电影院里,看着荧幕上那一个个骨瘦如柴面目全非的中国人,我忍不住我的泪。心里面竟不自主地回响起色戒里汤唯的一句本用于反讽的台词:中国不能亡!

我不能理解为什么现在有些所谓的中国学者谈民族主义色变。在我看来,极端民族主义才是应该警惕并杜绝的。民族主义本身是一个人国族身份的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而人的存在,到最后,就是国族身份。普泛的人性和人文主义可以跨越国界,但只能是在一定的特殊条件下。相反,绝大多数时候,人的国族身份决定了他与他者的界限。这是为什么我对不同国族间的真正沟通经常感到不乐观。也是我对人类学心存怀疑的地方。一个研究中国的美国学者可以轻松地说,我希望看到中国ge 命。而一个同样研究中国的中国学者,比如我,则会毫不迟疑地说,我不想看到中国ge 命,因为老百姓会遭殃、会流血。他们都没有错。这里没有对错,只有国族身份的不同造成的观念和意识上的鸿沟。

然而也有一些认识的中国人告诉我,我们应该从美国人的逻辑中去理解他们对中国的苛刻言论。甚至为此我和一位女性朋友还有过一次讨论。她以她和前男友(一个美籍 台湾人)的交往争辩为例,企图说明,美国人的一些观点是有道理的,不能因为他们批评了中国就不接受。他们当时讨论的问题是xi 藏问题。她前男友说:你们中国人都认为xi 藏是中国的吗?她回答:当然。所有中国人都这么认为,我们从小就知道。(这个回答的水平之低简直可以让我这个中国人蒙羞)她ex又问:这就不对了。如果所有的中国人都一致这么认为,那就有问题。你看我们美国,有的人支持zang du,有的人不支持。这才是正常的。你们那个教育有问题。她就无言了,开始默默反思。我问她,你问过你ex,西雅图是美国的吗?他如果说是,你问他,所有的美国人都这么认为吗?如果他说是,那么我倒要请教他,为什么印第安人要关闭西雅图奥林匹克国家公园第二海滩的通道、不允许其他人踏入呢?如果是美国的,为什么印第安人能有这个权利这样做呢?她说她不看批评什么,而是看批评的逻辑。可是同学啊同学,这难道不是同一个逻辑吗?

有些美国人不理解中国人对来自西方的批评的“过分激动。”他们经常说,我们批评的是你们的政府,不是你本人。我曾经安于此等解释。但现在这种说法已经不能让我信服,虽然我不会过分激动。原因就是,政府即人。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不能因为他们批评的是政府就可以束之高阁、不加以分析对待。何况来自西方对中国政府的批评还往往是杂枪带棒,有其他目的的呢!

另一幕是日本军人对几个企图逃跑的中国战俘实施砍头,而其他的中国战俘被迫围观。这一幕让我想起了鲁迅,想起他所说的麻木的人民。然而在小林的电影里,中国人却不是那麻木不仁的看客。我注意到,高被处决的一幕,镜头是从下往上打的,是个仰视的角度。这在中国电影里,往往是英雄才配享用的,因为它让人物显得格外高大。小林对高的处理方式,曾让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在看一部日本电影。高那种行为举止、英雄气概,让我恍惚看到了中国红色电影里高大全的形象,心想是不是小林借鉴了中国电影中的一些表现手法。

小林还有一个做得漂亮的地方,是引入了朝鲜人这个角色。很多时候我们想到满洲,只想到中国人(汉族人)、日本人,却很少想到与东北一水相隔的朝鲜和生活在东北的大量的朝鲜族人。在那个战乱纷飞的年代,他们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又有些怎样的经历与选择?是我们很少关注的问题。而这个角色的引入,进一步complicate了整个局势,使得故事更为好看。

小林当然也有一些败笔。除了对中国人不熟悉造成的对中国人形象刻画上的失误之外,语言也造成了一些瑕疵。片中中国人都是说中国话,但演员却是日本人,大概为了拍片现场学的几句中文,讲起来那个詰贅拗牙啊,听得我和领导这个郁闷致死啊!明明是“中国人”,中文却还没有日本军官说得好,这要在中国放映,铁定笑场。但偏偏这是一部很严肃沉重的片子,情境也都多沉重肃穆,要笑还笑不出来,所以感觉特别难受。倒是身边坐的那些老外幸福,没有这个语言“优势”,反正都听不懂,管你中文日文的。我想要是小林能等到中国开放,聘请中国演员来演中国人,情况大概会好很多。但八十年代日本国内的政治局势能不能允许他拍这个片儿,可就不好说了。

领导对小林的处理手法不满意,他看不惯银屏上一个日本当权者(Kaji)被塑造成英雄,他领导下的中国战俘(实际上是奴隶)还不惜牺牲生命为他出头。他说这个片儿disturbing。我理解他的感受。但我不赞同他。我想,评判一个导演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去考量。小林是日本人,是日本籍的导演,这决定了,尽管他对战争有深刻反思、反省,甚至有超越他国族身份的思考,他还是会在电影里塑造日本英雄,不是他姑息日本人,或者盲目乐观,而是他不可能拍出姜文《鬼子来了》那样的东西。他没有在中国文化里成长生活的体验,他没有那个文化脉络的财富。他没姜文那样对中国农民的深刻了解,也没法像《紫太阳》或者《黑太阳731》一样把日本人当成“他者”来鞭挞。他只能从他所处的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出发来拍片。而能做到现在这样的反省、批判、细致入微,已经非常非常难得了。就视角问题来说,我所有点不习惯的是,片中经常提到的labor问题。侵华战争对我来讲,一直是个国际政治问题,而不是经济问题。然而,Human Condition提醒我,政治和经济不能脱离。日本帝国的扩张背后的驱动是经济利益。

小林在片中似乎是特意地回避了日本军人施虐中国慰安妇的问题。相反,电影里的慰安妇都是日本军方安排给中国奴隶的。我觉得这个安排是小林的无奈之举。因为这个话题实在太敏感了。但这样的安排却有很多问题。那些吃不饱穿不暖、骨瘦如柴、做牛做马的中国男人,需要这样的“慰安”吗?

最后说一句题目 Human Condition。这个不应翻译为人的条件或者人间状况。题目的意思应该是,一个人能成为full human的条件。所以应翻译为,做人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