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17, 2008

Bowling for Columbine

大约一个星期前,我接到一个访学朋友的电话,她问我是否听说了最近发生在西雅图的枪杀案。据说,凶手罹患精神病,杀了6个人,包括一个警察。她知道这件事后,非常害怕,连门也不敢出,她的家人也纷纷打来越洋电话,问候她的情况。她的惊慌与我和领导的麻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促使我关注起美国的枪支管理法令和相关的社会事件,以及,电影。

我找到了Michael Moore的Bowling for Columbine.在探索校园枪击案的前因后果的过程中,Moore探讨了如下几个问题:

1. 枪支拥有和使用是否是天赋人权?是否是所谓的“美国的传统文化”?
2. 为何美国会成为发达国家中持枪杀人率最高的国家?
3. 如果民众拥有枪支是为了保家防身,他们在防卫谁?谁让他们害怕?
4. 金钱和资本在禁枪、枪支管理的matrix里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对第二个问题的探索和回答最为出彩。Moore聪明地对比了邻国加拿大的社会安全状况和持枪杀人率。他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为什么在持枪率并不低的加拿大,枪杀事件的概率大大低于美国?如果说,这是因为美国历史上就是一个沾满血腥的国家(美国枪支协会主席用来抵挡Moore一连串尖锐的问题的最佳挡箭牌),为什么同样充满暴力血腥的其他西方国家,比如德国、英国,其枪杀事件率大大低于美国?如果说,这是美国的传统文化,那么这样的文化为何不能消除?拥有这样文化的国度到底是人间天堂、还是人间地狱?Moore的镜头让我看到一个far from safe的美国,aggressive,在世界许多国家发动非正义战争,却又不断通过种族歧视、恐怖主义论调来煽动国内普通白人民众的恐惧,达到某些不可告人的政治和经济目的。枪支拥有权,是和美国在全世界的霸权扩张、武器制造商的巨额利润、大众传播产业的生存伎俩、以及种族、贫穷、等等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不是一个用所谓”传统文化”、“保家防身”、“碰巧发生的悲剧”等借口可以轻轻带过的问题。Moore并没有给每一个方面一个定性的结论,他只是把这些层层相扣的环节展现出来,让观众自己去评判和思考。

最激动人心的一幕当然是Moore与NRA主席Chalton Heston面对面的对话。Moore自称自己是NRA的member(这老小子还真有一张会员证!),才获得与Heston interview的机会。Moore由一开始的不卑不亢到最后的连连逼问,直到要求Heston向Columbine和Flint的受害人家属以及反持枪民众道歉,一层一层剥下这个老家伙的画皮。Heston终于挂不住他那张老脸,竟然粗鲁地walk away。Moore拿出死于Flint六岁男孩持枪杀人案中的victim的照片,Heston不顾而去。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Moore把胜利的红旗插在了每个明眼人观众的心底。

回头来看西雅图的枪击案,新闻报道忽略凶手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和生活状况,却连篇累牍地描述凶杀现场和过程,让人无从得知事件的前因后果,实有炒作嫌疑。据说凶手是一个多年病史的精神病患。可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他行动无人陪伴?如果枪支应该妥善保存,他如何能轻易从别人家偷到枪支弹药?所有致命的枪击都发生在同一个社区,他是否拣选杀害对象?......

而这次不是西雅图近来发生的唯一一次gunshot massacre。两年前Capital Hill 致七人死亡的枪杀案,至今还阴影未散。

写到这儿,我突然觉得后背发寒。就像行驶在茫茫大海上自以为安全无比的泰坦尼克号,突然看到一轮巨大无比的冰山出现在视线内,曾以为了如指掌的一切猛然显示出狰狞丑恶的一面。

补充:Moore的纪录片有一点不足,就是未能深挖columbine两个凶手的成长历程和生活环境。Moore把很多精力放在反应学校教育的疏忽、教学环境的不友善等结构因素上,而跳过了两个孩子的家庭和他们的内心世界。这也许是受到纪录片这个类型的限制,比如,凶手的父母亲属拒绝采访,受害人家属也拒绝重揭伤疤等。Moore只是插入了一些档案映像资料,借以反映当时受害人方与美国枪支协会之间的势不两立。

可以从这个方面给Moore以补足的,是Gus Van Sant的《大象》 (Elephant)。这部以Columbine校园枪杀案为素材拍摄的影片,一举拿下了嘎纳金棕榈和最佳导演,不是没有理由的。它正是从Moore那样的道德制高点走下来,降低自己的位置,将其放到一个普通高中孩子的视线水平,来观察和窥视枪杀案的前因后果。这个视线水平正是Gus Van sant高明于Moore的地方,它仿佛一只妙手,剥鸡蛋一样小心地将校园这个蛋黄与一切外在的结构因素等蛋壳碎片剥离开来,然后用一个放大镜细细地看校园的内部。而这样处理后的校园,看起来是那样平淡无奇,一个个处于青春萌动期的孩子,脸上还挂着未消的稚气,打电动、逃课、迟到、恋爱、练钢琴,同学之间隐藏着各种各样的歧视和冲突。这样一个校园和任何别的校园也许并无多大不同,然而谁知道,在如水的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的伴奏下,即将上演的是这样一幕人间悲剧呢?Gus Van Sant的镜头同样这样伸向两个凶手的家庭,我们看到他们的父母对他们是怎样的漠不关心,放任自流,而这两个孩子的内心是如何扭曲地生长着罪恶之果。终于,一切平淡掩盖下的矛盾集聚到一起,不可抑制地爆发了......

还有一部电影,我觉得也可以纳入到校园暴力的范畴,就是《大逃杀》(The Royal Battle)。虽然最后学生们的互相残杀是被军方和教育界强制的,看起来似乎他们没有选择,但他们其实是有选择的,那个选择就是自杀,宁可失去生命也不在这样罪恶的情况下沾染同类的鲜血。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参与这个残酷的“考试。”而当人被逼迫到不杀人就得被杀的情况下,人性中的恶以千百倍于常态的力度爆发出来了。特别值得留意的是,日常校园生活中的学生间的种种摩擦,在这种非常情况下被极大地激发,成为多起谋杀的导火索。换句话说,校园里隐藏的仇恨、龃龉和矛盾冲突,成为了这场非人闹剧的帮凶。体制的不合理固然是恶之源,人内心的仇恨和报复的火种,又何尝不是恶之源呢?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