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28, 2008

听于丹演讲

前天于丹在华大登坛说法,大讲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体验。我本着照顾亲人友人情绪的态度观看了这次盛况。毫不意外地,现场排起了中国人的长龙,为控制局面,主办方要求每个观众事先在网上报名,当场核对报名人和报名信息,否则不获入场资格。这种严格排查的风头是早几年来华大的Maya Lin都未享受过的殊遇啊!

没有事先报名的我们最后被请到楼上远距离观看于大师。没关系。反正她也没什么好看的。但和我事先猜想的一样,她的讲座也没什么好听的,和电视上的并无二致。她讲所谓的“生命体验”(其实就是“于丹的人生实用哲学”),我不反对,也不敢说,她讲得完全没有道理,但引征诸多孔老二的名言,美其名曰“原汁原味地解读中国经典古籍”,更冠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名,号召大家一起“回归”传统,则令我忍无可忍。此举无异于沐猴而冠、狐假虎威。当然了,于大师现在也自知留足地步,以免水满之祸,声称 “我也不敢说我读懂了论语。”但问题是,既然你也没有读懂,为何敢登坛讲法?是因为你的人生哲学比众人的更高更强更好用么?你不怕误导大众么?

我不反对于丹个人。实际上她聪明绝顶,令人钦佩。别的不说,占着文化人的头衔且能名利双收的,当今中国能有几人?偏偏于丹就能在这三个人生重要的领域旗开得胜、无往不利。这不能不说是有智慧的。大概论语庄子的确能让人前途无限量,但前提是,你得读透了。我相信我们的于老师是读得很通透的。但适合于丹个人的,未必适合千千万万人。有些东西,一推而广之,成为个产业,就容易走火入魔。换句话说,有些事儿成了“现象”,就难免走味儿。比如曾经的疯狂英语“现象”、红楼梦热“现象”......“现象”即人,有人就有政治,有政治就有权力利益之争。你看于丹现象,首先是电视力造声势,其次平面媒体添油加醋,然后各个教育机构煽风点火,现在连海外学堂也都加入进来了。听说于丹教授的下一站是斯坦佛呢。

其实我想说的是,于丹现象不是于丹个人造成的。于丹只是处于风头浪尖上的那个神偶。于丹现象是个神话,这个不能被挑战的神话有权威。权威的始作俑者,是电视产业。然而这不是全部。如果没有受众市场,神话不能产生。大众需要神。而于丹,恰恰就是那个说出了他们内心的惶恐不安、讲出他们的渴望和愿望、并以他们希望的方式安抚到他们的那个神。不要跟我说,观众有判断力,观众有agency。当众人得到他们所希望得到的东西时,判断力和agency都归于沉寂。你想吃苹果,人家给你一个极大极甜的,你能说这是个毒苹果么?白雪公主就是这样被毒死的,而骑白马的王子是不会出现在柴米油盐的大众生活里的。

大众需要神、电视产业就给他们一个神。大家膜拜着这个神,皆大欢喜,又可以回到沉沉的夜里去做甜甜的梦了。

我在现场的表现,用我美国朋友的话说,叫“violent refusal。”我坐立不安、我故意弄出点noise。我好像成了行为艺术家?而我四周坐满我的同胞,他们入神地聆听,时时点头,他们录音,他们拍照。看着那许多向于丹微微颔首的黄皮肤黑头发,我感到怜悯、悲哀、愤怒,却又无奈。我的朋友问我,why were you so angry? 她不能理解我的心情,因为她不是中国人。

是我把个人判断凌驾于公众之上了吗?是我认为我比其他人更聪明、更透彻、更明辨是非了吗?我不知道。我深知需要神的那种心情。作为一个人,我也需要神。然而,我不需要电视产业造给我一个神。我也不希望我的同胞们,从这样的神那里获取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动力。仅此而已。

美国朋友和领导都问我:Then what's the option do you think they (the masses) have?

作为一个早已过了愤青年龄的无用的愤青,我没有答案。

Wednesday, July 23, 2008

东风?西风?

想到这个题目,是因为看了一部叫The Weather Underground 的纪录片。这个在美国反越战高潮时期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学生组织,曾经的名字叫weatherman,取自Bob Dylan的一句歌词:You don't need a weatherman to know where the wind blows. 向东,还是向西,往左,还是往右,这些问题,从电影里看,是当年愤青们精神生活的主调儿。Where does the wind blow? 大家都在问,于是一帮乍接触到革命理论的热血青年决定把他们的青春投入到轰轰烈烈的世界性的革命狂潮中去,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越战是其大背景。仇恨满胸的愤青们叫嚣,Ignorance is also a crime; there is no innocence. Bring War Home! 我们罪恶的政府让越南平民流血,我们让你们这些虚伪的中产白人们流血!可惜他们忘了,他们自己也是这虚伪的中产白人的一分子,是他们的儿子、女儿,兄弟、姐妹。当美国的飞机大炮在越南犯下滔天罪行时,反暴力的他们决定以暴制暴、以血洗血。然而此时,暴力穿上了一件漂亮的衣裳,叫“革命。” 看来老毛的思想的确影响深远,“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枪杆子里出政权。” 当时被奉为至高无上的原则。没有暴力的革命不叫革命。阶级论和出生论也顺势华丽丽地出场:资产阶级情调必须肃清。工人阶级的孩子比资产阶级的孩子更革命、更可信赖。这些天资聪敏、果敢决断的孩子们认准了,只有革命能挽救美国这将倾的大厦,只有行动起来发生肢体冲突才能算合格的革命者。他们,就像曾经的五四青年,认为自己站在了改变历史的十字路口上,负起了拯救人类的十字架,是历史的创造者。为此他们甘愿奉上美好的青春,甚至,一腔热血。

这片儿把我以前从书上读来的关于垮掉的一代的抽象概念变成了具象的认知。垮掉,到底垮到什么程度?愤怒,到底有多愤怒?而最吸引我的是,如今的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如何面对曾经的自己和燃烧了他们青春的革命?

摄制组邀请到当年weatherman的一批核心成员,请他们分别来讲述当年的故事,曾经走过的心路。他们中许多人因策划、实施系列爆炸案,曾在FBI most Wanted list上久居不下,也为此逃亡他乡,隐姓埋名多年。而80年后,冷战结束、革命风潮消逝,历史的巨轮朝着自由市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轨道拐去,无命可革,无路可走,几乎所有的核心成员最后都选择了“投降”,自首、洗罪、重新来过。这小撮人,被上帝的手捧上云端,又一个翻身下了地狱,随后没入茫茫大众,复归平静。大多数人,经历了这一番风雨,已泯泯如众人矣。可,活着的,尚可以重新选择,并期待明天;那些献身革命的、花季一样的生命,却不能重新来过了。然而,活下来的这些人,绝大多数都对现状表现出失落和不满。营营苟活与壮烈一死,谁是更幸福的呢?谁能给出明确的答案呢?

我最喜欢这部片的一点是,里面的每个采访者给当年下的结论都不一样,形成一个opinion range。有持完全否定态度、把当时的革命比作希特勒法西斯的,有完全肯定当年的初衷、并表示如果再来一次、自己还会抛头颅洒热血的,有不置可否、感到迷惘不解的,还有肯定一部分否定一部分的......人生如同一个万花筒,在短短的几个interview里缓缓地展开它迷幻而华丽的一面。从电影里可以看到,每个人对过去的看法与他/她在冷战后的人生走向和生活态度是一致的。基本上对过去持肯定态度的,都成了activist,仍然继续了以前的调调儿,但去掉了violence,对过去持迷惑或否定态度的,都活得比较顺应时代,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恭顺。而那个彻底否定过去的人,当上了酒吧老板,还在joepardy狂赚了一笔!每个人的青春梦想都碎了,有的人碎得更彻底一些,有的人还可以拼起来,继续扛着走,而有的人,则决定把一切都丢弃在无法回首的来时路。

做civil society研究的人,是不是也能从这部电影里看到有趣的现象,就是,当国家机器实施的压迫深重时,来自民间的反抗也趋于激烈。一旦冷战结束,国家对个人的控制从形式上减弱,反抗也开始疲乏,最后终于被瓦解。

还有,从纪录片和别的一些资料看到,当时这些愤青们其实大多都出身富裕的家庭,甚至有一些是上流社会的孩子,成长中没有真正地受过贫困、种族、宗教上的压迫。而且当时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期,国民经济整体来说是蒸蒸日上的,但恰恰是这个时代,出现了美国历史上最“反动”最“革命”的一代。“哪里有饥寒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看来这句话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

Sunday, July 20, 2008

开个小差

写个与电影无关的。

昨儿hike去了,一天往返,在离城50多迈的地方。见识了National Forest Road #41,很惊魂,很夸张。这是条什么路啊,同胞们!比中国乡下的泥巴路还要烂,碎石无数,枯木当道,还尽是大坑。可怜ld驾着偶家小破车,15迈半走了近2个小时,居然没爆胎、没崩底盘,还保住了两人身家性命。赞ld的良好车技和心理素质,还有我家小破车的吃苦耐劳。偶这胆小如鼠型儿的,一看那路况,心都凉了半截。还好ld以大将之风压住阵脚,我的退堂鼓没打响,但一路上神经崩得都快断了。想想吧,五步一坑,十步一洼,左边枯木、右边悬崖,命悬一线,这是啥感觉啊!

走至15迈,还被前方积雪封了路,同志们,这是7月,7月呀!路旁趴着两辆SUV,看人家那底盘,偶们这小车,还有啥可说的?弃车,步行。经过一小瀑布,水流在路面形成个小沼泽。脱鞋,涉水而过。一个小时后,找到了trailhead,通向海拔最低(4000feet)的saddle lake,半原始的大森林,树木阴郁蔽日,阳光忽明忽暗。这条trail的难度指数是most difficult,进去才明白为什么--根本无trail可言。纸上所写的trail,其实就是一条经年冲出的山涧,夏季水位下降,hiker可以沿溪水上行。溪涧里流水淙淙,乱石坟起,青苔滑脚。我和ld没有防水设备,不敢趟水,只能攀藤抱树,在溪涧两边如猿猴般来回跳跃闪避,非常辛苦。山涧多处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流水不冻,雪底下化空了,雪表面却看不出虚实,一脚踩下去,踏破雪洞,半个身子陷入雪中,很刺激,很惊魂。ld说网络上一哥们儿,深夜经此道下山,暴雨突降,山涧暴涨,他连手电筒都没有,全靠相机一点弱光,挣命出来。此刻我也走在这trail上,完全能想象那哥们儿当时的感受,大概是生不如死的。

hike到离湖不远,我们返回的时间却到了。天色渐晚,想着#41的路况,我们不得不放弃看湖的愿望,回头下山。但见识了最触目惊心的公路,最difficult的trail,以后再去别的trail,会有一览众山小的心情吧。

遇到两拨铩羽而归的hiker,都是因为大雪封山,到了saddle lake,却无法继续上行。他们皆脚下防水皮靴,手持野行拐杖,全身装备精良。看看我们,全凭两双手、两条腿。但ld很有气节地说,中国人民小米加步枪,还不是打败了美国鬼子的洋枪洋炮?

神奇的是,下山时感觉竟然轻松了很多,同样的#41, 同样的小破车,同样是ld驾车,我不再两眼紧盯路面的烂坑,转头欣赏起山谷的落日余辉。感谢神,我想。人生很多事也许都是这个道理。再痛苦、再艰难,以为是世界末日降临,一旦挺过去了,回头看时,风轻云淡,好一片风景。

Friday, July 18, 2008

转贴:这不是钱的问题---《赤壁》观后 by 槽边往事

《槽边往事》 写得痛快!日本战国剧风格一说尤其入木三分,好玩至极。这么好玩的文字,大家一起来看。早在《见龙卸甲》那个时候,就可以看出后来《功夫熊猫》的趋势:跨国资本运作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合谋挖掘、再生与市场化。但见龙既已无法争雄于熊猫,赤壁更是重蹈覆辙,错得离谱。熊猫最厉害的地方是平衡木走得好,平衡点找得恰到好处。里头那点中国哲学的影子能让中国人得到安慰,梦工厂作品一贯的套路又让美国人无抵抗地接纳了东方情调。见龙和赤壁,却都在这个平衡问题上吃了亏。

http://www.hecaitou.net/?p=3215
---------------------------------------------------------

吴宇森执导的《赤壁》严格地讲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部电视剧,而且还是日本战国风格的电视剧。

这部应该更名为《赤壁合战》的电视剧,讲述了爆发于三位大名之间的残酷战争。他们分别是控制着京畿地区和天皇的右大臣织田孟德,割据东南、有着“南国之虎”称号的上杉仲谋,以及提出“尊王攘夷”口号,率领野武士起兵反抗织田家的牧野守小早川玄德。

小早川玄德在牧野合战中不幸被织田孟德的军队击溃,如果不是他勇敢的家臣一字文子龙七次冲入敌阵之中,玄德大人的儿子禅很可能死在战阵之中,甚至因 此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即便是面对这样强悍的敌人,玄德军也体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家老之一的前田云长将军为了保护玄德军和平民能够安全撤退,有“出奔第一” 称号的他攻入敌阵,甚至一度攻击至织田孟德的本阵之前。若不是孟德的旗本众拼死保护,那么孟德极有可能死在前田云长的那把“青龙偃月”太刀之下。

获胜的织田孟德率领100万军团南下追击小早川玄德,但是真实目的却是想乘机吞并上杉仲谋的领地。玄德家的笔头家老真田孔明洞悉了孟德的心机,于是 出使东吴,试图游说上杉仲谋合并一处,组成联军共同抵抗织田孟德。最终,南军和北军在赤壁相遇,于是就有了历史上著名的《赤壁合战》。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电影《赤壁》号称花费了6亿人民币,但是拍摄出来的景状格局之小,内容之琐碎,更像是三、四万人进行战斗的日本战国时代。所 以,镜头下并没有多少宏大的场景,而总是许多近景和特写,来来去去不过100多人。也正因为如此,将军们更像是武士,有大量时间去参与茶道花道柔道,这就 解释了影片中何以有一头马的出生,一只笛子的修正*,一头牛的失而复得,以及两个男性爵士乐贝斯手的斗乐。

即便是处理各种局部,《赤壁》也根本没有体现出士兵最震撼人心的两大特点:速度和冲击力。在影片中,单层盾牌组成的步兵阵居然可以阻遏住曹军重型骑 兵部队的冲击,单是从这种处理手法上就可以看到导演对于力量的感悟是何等荒唐。而将军们居然以步战的方式应击敌人,更说明了这部影片和古代军事完全没有关 系,而是一部古代武侠片。想一想看,用枪杆同时击中数名敌人胸膛的景象,这和袁和平调教下的李连杰版黄飞鸿又有何不同?

为什么黑泽明的电影里十几个兵,几条枪也能威风凛凛?因为士兵的军容整齐,军服精致,奔行速度迅捷,即便是一个普通的小兵也有表演的功力在。而花了 6亿人民币的《赤壁》的进步仅只体现了士兵的上半身---这一次,群众演员饰演的士兵终于有了合适脑袋的头盔和漂亮的胸盔。但是,看看他们倒霉的下半身就 能知道,为什么战争场面看起来那么拖沓---依然是大裆裤、大裤腿,松松垮垮,无非上面绑了片护腿。还是刚刚插秧回来的士兵,还是每天十块钱加两份盒饭的 群众演员。这样的道具和群众演员,能演出古典士兵的精气神来,那才是怪事。

事实上,吴宇森对于传统文化的表现力是根本无力的。其一是演员的选取和角色的设计。三国是一帮贵族和士人带领下的战争,而吴宇森根本无法表现出中国 贵族的气度和风华。曹操是唯一一个勉强过关的角色,而刘备根本就是一个反贪局书记,孙权则是一名港商外带黑道大哥。诸葛亮这个中国人心里中道义和智慧的化 身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非要加进一些“顽皮的元素”(周星驰在《喜剧之王》中扮演死尸时语),结果变成了一个简版的文丑丑(电影《风云》中雄霸的军师)。 最惨的是周瑜,梁朝伟明显还没有从《色戒》和《春光乍泄》里走出来。那副男女通吃的表情,让人觉得下一秒随时可能出现回形针体位或者菊花盛开。

其二是所谓的八卦阵法。这本来是可以出彩的地方,导演完全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只要是对“阵”的理解到位一点就好了。阵应该包括陷坑、迷烟、鹿砦、 战车、沙包、壕沟,以及机动的士兵。虽然中国的兵法和阵法很少传世,但是翻翻资料总是有的。可影片中这种功夫都留给了衣服、发型、旗帜和各式兵器,真的把 表面功夫当表面功夫给做了。结果是所谓阵法说穿了就是一堵盾牌墙的各种变形组合,也就是某种大型团体操。如果团体操就是军事行动,那么张艺谋应该去石家庄 陆军指挥学院当教授,他看起来更有希望成为一代军神。

《赤壁》其实是部非常懒惰的影片,吴宇森没有表现出多少创造性。他把自己擅长的现代都市人际关系搬到了三国时代,用武功代替军事,用CG代替场景调 度,再强行增加了许多莫名其妙的段子,活活把电影撑到了150分钟,这还仅仅是个上集。这大概是今年夏天唯一的一部不需要影院开空调的影片,单是看看就足 够寒了。

以前我们说中国没有大片,那是因为没有好莱坞的钱,做不了大制作。《赤壁》造价已经接近1亿美金,名导演大卡士,但是依然是这个鸟样。所以说,这不是钱的问题。

*电影《赤壁》里随处都可以见到日式风格的影响,周瑜号称“曲有误,周郎顾”,精通音律。因而有“为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的说法。但是,周郎在电影里没有去纠正古琴的指法,而是去改进了一只笛子。联想到士兵们在笛声中的痴迷状态,不由得让人回忆起《月下谁人吹小枝》的日本典故。

Thursday, July 17, 2008

Cries and Whispers

这是我连看了两遍的伯格曼电影。太久太久没有一部电影,让我可以连看两遍,并且熬夜写些断不成章的文字了。
  
  在观后立刻写下的东西是粗糙的,不可信的。等我看完了伯格曼的其他电影,还要回头慢慢修改的。劳您的眼啦!
  
  1. Title
  
  影片题名cries and whisper。我同意一些影迷的说法,cries不应被翻译为“哭泣”,虽然影片中,除了Karin那个冷酷无情的老公,都有着或多或少哭泣的场面,但 是翻译成“叫喊”或者“呐喊”会更好地对应影片的内涵和whisper一词。呐喊和低语,一个是高声的张扬在外的,一个是低声的隐秘在内的。
  
  Agnes的crise and whispers:
在病痛折磨得她无法忍受时的呼号--Can anyone here help me?
  她沉浸在对亲情回忆中时的whisper,尽管是对她自己的-她的diary。
  
  Karin的cries and whispers:
面对内心伤痛(不幸的婚姻,充满谎言的生活,和妹妹Maria的感情崩坏)的呼喊--那种心脏被撕裂般的疼痛 的叫喊。
无法承受Anna的明亮的瞪视而发出的呵斥
不能接受满是谎言的生活时用刀片划开自己下体时内心的低语
与Maria终于打开 感情匣子、姐妹俩互相安慰时的亲密细语。。。
  
  2. Cries/Whispers
  
  Anna和Maria是剧中唯一两个没有为身心痛苦呼号过的人(Maria为死后的Agnes恐吓惊声尖叫过)。而她们恰恰是处在个人品质两个极 端上的人。Anna是无私母爱的象征,一种极稀少极盛大反而归于平淡的爱的体现。Maria则是极端自私极为冷漠空虚的象征,而体现在外表上却那么 emotional,甚至主动与姐姐Karin冰释前嫌。
  
  Maria和Karin是另一个轴上的两个极端。表面上看来Karin冷若冰霜,Maria可人亲和。而实际上,Karin的内心却还燃烧 着一点寻求真情的余烬,而Maria那看似considerate的外表底下,却全然是自私和冷漠。她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她只是本能地抓住她能抓到的每个人,任何一个可以被touch的身体,来填补她内心的恐惧。
  
  Anna和Agnes是第三个轴上的两个极端。Agnes终生都在寻求童年求之不得的母爱,病中更是如此。她呻吟着向姐妹们讨一点温 情,一点实在的(体现在身体的接触上)关怀,然而和她母亲对她的态度一样,她寄予厚望的姐妹们对她唯恐避之不及。Karin以一贯冷漠无情的姿态告诉Agnes她根本不 爱她,而Maria则以一贯虚伪的姿态试图给她一个拥抱,却被“死亡”这个不可回避的恐惧吓得失声高叫!
  
  Agnes对爱的渴望只能在一个她在日记中从未提到过的人--Anna--身上得到回应。Anna回应Agnes对爱的渴求,她把对亡女的悼怀和存余的母爱都倾斜在了病中的Agnes身上。Agnes爱她吗?很难说。毕竟,Maria和Karin才 是和她同母同家同阶级的亲姐妹。当她死后,在另一个世界找不到温暖、无法安息的时候,她首先要找的还是她的同胞姐妹。而最后,却是Anna那广阔无私的胸膛给了她安息的抚慰。
  
  伯格曼是温情的。从野草莓到Fanny and Alexandar,他总是给我们一个温情的结局。但是这部电影,虽然结束于全剧难得一见的明朗场景,却并非那么温情脉脉。对照之前那红黑白 三色的冰冷室内世界,这个无声的结尾(除了narration)显得更加冰冷。想想这三姐妹曾有过这样的温情,想想Agnes在日记 中对这一刻多么感恩,就更让人对Karin和Maria的冷漠无情感到寒心。
  
  Agnes的那句话让我怅然泪下。她说,It is wonderful to be together again like in the old days。。。All my aches and pains were gone. The people I am most fond of were with me 。。。 I could feel that presence of their bodies, the warmth of their hands. I wanted to cling to the moment and thought, Come what may, this is happiness, I cannot wish for anything better.
  
  这样的感受,曾几何时,我也有过许多。希望时间就在那一刻停止。只因为那一刻的美好,可以有勇气面对任何邪灵和灾难。然而美好的总是那么易逝,现实 总是那么残酷。。。Agnes还存有一颗感恩的心,为着磨难人生当中短暂的美好。有多少人能领悟这种感恩!至少,Karin和Maria不会 。
  
  3. Touch
  
  肌肤之亲在影片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Agnes在Anna的拥抱下得到永久的安息,Maria和Karin在互相的亲抚下释 放感情,Karin用刀片割破下体(此点remind me of the film Piano Teacher) 拒绝与丈夫有身体接触,Maria和David暧昧的身体接触然而又未能真正靠近,Maria的丈夫对她那充满爱与绝望的touch。身体接触是信任的 信号,是爱的信号。karin用坚冰包裹自己,不允许任何人touch她,然而当Maria用手指抚过她的脸庞,那些自我捆绑的坚冰瞬间融化为虚 无。甚至在Karin知道自己受伤了之后,所能坚持的也只是“You touched me, you remember?" 然而她向Maria打开心扉的结局只是再一次受伤。
  
  4. 死亡
  
  整部影片充满了死亡的气息。也许是因为影片的绝大部分都在讲述一个女人的死亡,而且导演还强迫我们观看她如何一点一点丧失生命。Agnes 那嘶声裂肺的喘息,因痛苦而扭曲的脸庞,和她无助的手势与眼神,都让我感觉窒息,仿佛死去的人不是她,是我。杀人不见血。
  
  网上有些关于Agnes死而复活的争议,中心论题是,这么安排,到底是Agnes真的活过来了,还是众人的幻想,抑或Anna悲痛过度的幻 想。我的理解是,都不是。这样去思考伯格曼的剧情设计就太机械了。电影为何不能为了观念而存在?观念为何不能诉诸形象?Agnes的复活就是一种观念的形 象存在罢了!与实际上她是死是活毫无关系。谁说死人不能说话不能表达不能行动?在伯格曼看来,生死两界是可以穿越的(感谢神,我在看这部之前先看了 Fanny and Alexander,那部影片里说得再明白不过了,灵界与此界,生与死,都是可以穿越的,没有一个fixed的边界的!)。顺便说一句,我之前看six feet under,为里面那些死人与活人自由沟通的片段所折服,没想到这完全是炒冷饭的做法!早在七十年代(也许更早?)就已经被伯格曼用过了!还有 Underground的结尾,也不过是炒冷饭罢了!
  
  5. 色彩
  
  红,白,黑。油画质感。特别是,Anna让Agnes灵魂得到安宁那一幕。其姿势、神态、氛围、色彩,皆如圣母,或说母神更准确些。(在拉斐尔之后,圣母大多秉有fair skin,年轻貌美。文艺复兴早期甚或更早一些,则一脸苦相,瘦弱单薄,如同修士,很严肃很虔诚的。如Anna一样身材肥壮、胸部丰满的,我能想起来的只有那些出土于法国、地中海,缺胳膊断腿的大地母神雕塑,非西方传统油画中的圣母)。
  
  伯格曼的这一部电影折服了我。这震撼来得比《野草莓》还要强烈。然而我知道,也许最终让我对Bergman心服口服的还是那部我从来没看完过的《第七封印》。
  

十诫之八的故事

迫切地想要把博客建起来,但没啥新东西好写,贴两篇旧文,抛砖引玉吧。

-----------------------------------------------------------------------------------------------

本来不打算只看过一遍(并且还有两集没看完)就张嘴乱说的,我也知道砖头会随时飞过来砸中我的脑袋,它不够结实,哪里是不够,是根本就不结实。
  
  但是,但是,刚看完十诫之八,没办法控制我的激动,实在没办法。
  
  多好的故事啊!就在我认为已经抖完了所有的”包袱“,可以”结题“了,老基给出了一个裁缝,一个战争期间的人道主义英雄、现在只问人 要不要做衣服的破落老头儿!这老家伙根本不理睬伊丽莎白那感恩戴谢的嘴脸,还有她的offer,只关心她要不要做衣服。伊丽莎白酝酿了四十年的感恩跟这儿碰了一鼻子灰!
  
  这包袱抖得!老基,算你狠!
  
  伊丽莎白对教授心怀芥蒂,最后反而前嫌尽释,对裁缝心怀感激,最后却碰壁而归!这两段主人公蕴蓄了多年的心事,被生活那看不见猜不着的巨手扭成了耐人寻味的一个结。
  
  故事里的另一条线是伊丽莎白一直追问的问题:为什么人和人之间如此不平等?为什么有的人就可以救人,而另一些人只能被救?救人的人 可以将等着被救的人拒之门外,而被救的人却没有这个权力。说到底,人和人之间,哪怕是救赎与被救的关系,也是没有平等可言的。对当时朝不保夕的犹太人来 讲,种族屠杀的残酷还不仅仅是失去家人族人的伤痛,也不仅仅是四处逃亡躲避迫害的仓惶,更难以抹去的痛苦是无法保持做为人的尊严!就好像长期卧床的 病人一样,与屈辱朝夕相伴,而无法解脱。
  
  据说人临死前回光返照的一个表现,是从床上挣扎起来试图独立行走。虽然他们可能还没下床就摔倒了,但他们还是会一次一次努力,原因是想证明,我是独立的人,不需依赖他人。这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的尊严,一点小小的骄傲。
  
  伊丽莎白曾经是那个等着被救的弱势个体,而四十年后,星移斗转,她成了美国公民,还是研究生、翻译家,而当初那个豁出性命来藏她的裁缝,仍然 是个裁缝,穷困潦倒,困境缠身。他拒绝谈战中战后的一切,他拒绝谈自己的问题。他实际上把自己关在了回忆的门外。他这样做,也无非是为了一点小小的为人 的尊严!他何尝不知道伊丽莎白就是当初那个六岁的小女孩,yearning for his rescue and his protection?从伊丽莎白推门进来的一刹那,他就已经从记忆里把她挖了出来。可是他拒绝承认,只是隔着装有铁栅栏的窗户遥望当年的革命战友、如今 受人尊重的大学教授,当年的落难小孩、如今光彩照人的美国知识分子。他拒绝承认命运的荒谬,选择了沉默,守住自己那一点点站立的骄傲。
  
  什么是艺术?这就是艺术。没有说教,一切在老基脑袋里转着的念头,都通过一个个故事、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传达给我们。老基电影里的人,不是偶像,不是英雄,更不是干巴巴的标签。生活的流,不是抽象概念能预测、能概括、能抵挡的。神也会赞许这一点吧,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