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ly 17, 2008

Cries and Whispers

这是我连看了两遍的伯格曼电影。太久太久没有一部电影,让我可以连看两遍,并且熬夜写些断不成章的文字了。
  
  在观后立刻写下的东西是粗糙的,不可信的。等我看完了伯格曼的其他电影,还要回头慢慢修改的。劳您的眼啦!
  
  1. Title
  
  影片题名cries and whisper。我同意一些影迷的说法,cries不应被翻译为“哭泣”,虽然影片中,除了Karin那个冷酷无情的老公,都有着或多或少哭泣的场面,但 是翻译成“叫喊”或者“呐喊”会更好地对应影片的内涵和whisper一词。呐喊和低语,一个是高声的张扬在外的,一个是低声的隐秘在内的。
  
  Agnes的crise and whispers:
在病痛折磨得她无法忍受时的呼号--Can anyone here help me?
  她沉浸在对亲情回忆中时的whisper,尽管是对她自己的-她的diary。
  
  Karin的cries and whispers:
面对内心伤痛(不幸的婚姻,充满谎言的生活,和妹妹Maria的感情崩坏)的呼喊--那种心脏被撕裂般的疼痛 的叫喊。
无法承受Anna的明亮的瞪视而发出的呵斥
不能接受满是谎言的生活时用刀片划开自己下体时内心的低语
与Maria终于打开 感情匣子、姐妹俩互相安慰时的亲密细语。。。
  
  2. Cries/Whispers
  
  Anna和Maria是剧中唯一两个没有为身心痛苦呼号过的人(Maria为死后的Agnes恐吓惊声尖叫过)。而她们恰恰是处在个人品质两个极 端上的人。Anna是无私母爱的象征,一种极稀少极盛大反而归于平淡的爱的体现。Maria则是极端自私极为冷漠空虚的象征,而体现在外表上却那么 emotional,甚至主动与姐姐Karin冰释前嫌。
  
  Maria和Karin是另一个轴上的两个极端。表面上看来Karin冷若冰霜,Maria可人亲和。而实际上,Karin的内心却还燃烧 着一点寻求真情的余烬,而Maria那看似considerate的外表底下,却全然是自私和冷漠。她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她只是本能地抓住她能抓到的每个人,任何一个可以被touch的身体,来填补她内心的恐惧。
  
  Anna和Agnes是第三个轴上的两个极端。Agnes终生都在寻求童年求之不得的母爱,病中更是如此。她呻吟着向姐妹们讨一点温 情,一点实在的(体现在身体的接触上)关怀,然而和她母亲对她的态度一样,她寄予厚望的姐妹们对她唯恐避之不及。Karin以一贯冷漠无情的姿态告诉Agnes她根本不 爱她,而Maria则以一贯虚伪的姿态试图给她一个拥抱,却被“死亡”这个不可回避的恐惧吓得失声高叫!
  
  Agnes对爱的渴望只能在一个她在日记中从未提到过的人--Anna--身上得到回应。Anna回应Agnes对爱的渴求,她把对亡女的悼怀和存余的母爱都倾斜在了病中的Agnes身上。Agnes爱她吗?很难说。毕竟,Maria和Karin才 是和她同母同家同阶级的亲姐妹。当她死后,在另一个世界找不到温暖、无法安息的时候,她首先要找的还是她的同胞姐妹。而最后,却是Anna那广阔无私的胸膛给了她安息的抚慰。
  
  伯格曼是温情的。从野草莓到Fanny and Alexandar,他总是给我们一个温情的结局。但是这部电影,虽然结束于全剧难得一见的明朗场景,却并非那么温情脉脉。对照之前那红黑白 三色的冰冷室内世界,这个无声的结尾(除了narration)显得更加冰冷。想想这三姐妹曾有过这样的温情,想想Agnes在日记 中对这一刻多么感恩,就更让人对Karin和Maria的冷漠无情感到寒心。
  
  Agnes的那句话让我怅然泪下。她说,It is wonderful to be together again like in the old days。。。All my aches and pains were gone. The people I am most fond of were with me 。。。 I could feel that presence of their bodies, the warmth of their hands. I wanted to cling to the moment and thought, Come what may, this is happiness, I cannot wish for anything better.
  
  这样的感受,曾几何时,我也有过许多。希望时间就在那一刻停止。只因为那一刻的美好,可以有勇气面对任何邪灵和灾难。然而美好的总是那么易逝,现实 总是那么残酷。。。Agnes还存有一颗感恩的心,为着磨难人生当中短暂的美好。有多少人能领悟这种感恩!至少,Karin和Maria不会 。
  
  3. Touch
  
  肌肤之亲在影片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Agnes在Anna的拥抱下得到永久的安息,Maria和Karin在互相的亲抚下释 放感情,Karin用刀片割破下体(此点remind me of the film Piano Teacher) 拒绝与丈夫有身体接触,Maria和David暧昧的身体接触然而又未能真正靠近,Maria的丈夫对她那充满爱与绝望的touch。身体接触是信任的 信号,是爱的信号。karin用坚冰包裹自己,不允许任何人touch她,然而当Maria用手指抚过她的脸庞,那些自我捆绑的坚冰瞬间融化为虚 无。甚至在Karin知道自己受伤了之后,所能坚持的也只是“You touched me, you remember?" 然而她向Maria打开心扉的结局只是再一次受伤。
  
  4. 死亡
  
  整部影片充满了死亡的气息。也许是因为影片的绝大部分都在讲述一个女人的死亡,而且导演还强迫我们观看她如何一点一点丧失生命。Agnes 那嘶声裂肺的喘息,因痛苦而扭曲的脸庞,和她无助的手势与眼神,都让我感觉窒息,仿佛死去的人不是她,是我。杀人不见血。
  
  网上有些关于Agnes死而复活的争议,中心论题是,这么安排,到底是Agnes真的活过来了,还是众人的幻想,抑或Anna悲痛过度的幻 想。我的理解是,都不是。这样去思考伯格曼的剧情设计就太机械了。电影为何不能为了观念而存在?观念为何不能诉诸形象?Agnes的复活就是一种观念的形 象存在罢了!与实际上她是死是活毫无关系。谁说死人不能说话不能表达不能行动?在伯格曼看来,生死两界是可以穿越的(感谢神,我在看这部之前先看了 Fanny and Alexander,那部影片里说得再明白不过了,灵界与此界,生与死,都是可以穿越的,没有一个fixed的边界的!)。顺便说一句,我之前看six feet under,为里面那些死人与活人自由沟通的片段所折服,没想到这完全是炒冷饭的做法!早在七十年代(也许更早?)就已经被伯格曼用过了!还有 Underground的结尾,也不过是炒冷饭罢了!
  
  5. 色彩
  
  红,白,黑。油画质感。特别是,Anna让Agnes灵魂得到安宁那一幕。其姿势、神态、氛围、色彩,皆如圣母,或说母神更准确些。(在拉斐尔之后,圣母大多秉有fair skin,年轻貌美。文艺复兴早期甚或更早一些,则一脸苦相,瘦弱单薄,如同修士,很严肃很虔诚的。如Anna一样身材肥壮、胸部丰满的,我能想起来的只有那些出土于法国、地中海,缺胳膊断腿的大地母神雕塑,非西方传统油画中的圣母)。
  
  伯格曼的这一部电影折服了我。这震撼来得比《野草莓》还要强烈。然而我知道,也许最终让我对Bergman心服口服的还是那部我从来没看完过的《第七封印》。
  

2 comments:

Ning said...

我看这些东西的时候年龄太小了,就觉得压抑了。可是牛电影就是牛电影,虽然说不上喜欢,但不由分说地在你的记忆里留下东西,类似某种画面或者味道似的存在。《第七封印》当时是挺震撼的,至今记得和死神下棋、跳舞的意象。

35mm said...

嗯,那个和死神下棋的镜头的确震撼。别的我完全没看懂,也没看完。当时在吃晚饭,你说吃饭的时候看这个片是不是个折寿的行为?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