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23, 2008

东风?西风?

想到这个题目,是因为看了一部叫The Weather Underground 的纪录片。这个在美国反越战高潮时期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学生组织,曾经的名字叫weatherman,取自Bob Dylan的一句歌词:You don't need a weatherman to know where the wind blows. 向东,还是向西,往左,还是往右,这些问题,从电影里看,是当年愤青们精神生活的主调儿。Where does the wind blow? 大家都在问,于是一帮乍接触到革命理论的热血青年决定把他们的青春投入到轰轰烈烈的世界性的革命狂潮中去,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越战是其大背景。仇恨满胸的愤青们叫嚣,Ignorance is also a crime; there is no innocence. Bring War Home! 我们罪恶的政府让越南平民流血,我们让你们这些虚伪的中产白人们流血!可惜他们忘了,他们自己也是这虚伪的中产白人的一分子,是他们的儿子、女儿,兄弟、姐妹。当美国的飞机大炮在越南犯下滔天罪行时,反暴力的他们决定以暴制暴、以血洗血。然而此时,暴力穿上了一件漂亮的衣裳,叫“革命。” 看来老毛的思想的确影响深远,“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枪杆子里出政权。” 当时被奉为至高无上的原则。没有暴力的革命不叫革命。阶级论和出生论也顺势华丽丽地出场:资产阶级情调必须肃清。工人阶级的孩子比资产阶级的孩子更革命、更可信赖。这些天资聪敏、果敢决断的孩子们认准了,只有革命能挽救美国这将倾的大厦,只有行动起来发生肢体冲突才能算合格的革命者。他们,就像曾经的五四青年,认为自己站在了改变历史的十字路口上,负起了拯救人类的十字架,是历史的创造者。为此他们甘愿奉上美好的青春,甚至,一腔热血。

这片儿把我以前从书上读来的关于垮掉的一代的抽象概念变成了具象的认知。垮掉,到底垮到什么程度?愤怒,到底有多愤怒?而最吸引我的是,如今的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如何面对曾经的自己和燃烧了他们青春的革命?

摄制组邀请到当年weatherman的一批核心成员,请他们分别来讲述当年的故事,曾经走过的心路。他们中许多人因策划、实施系列爆炸案,曾在FBI most Wanted list上久居不下,也为此逃亡他乡,隐姓埋名多年。而80年后,冷战结束、革命风潮消逝,历史的巨轮朝着自由市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轨道拐去,无命可革,无路可走,几乎所有的核心成员最后都选择了“投降”,自首、洗罪、重新来过。这小撮人,被上帝的手捧上云端,又一个翻身下了地狱,随后没入茫茫大众,复归平静。大多数人,经历了这一番风雨,已泯泯如众人矣。可,活着的,尚可以重新选择,并期待明天;那些献身革命的、花季一样的生命,却不能重新来过了。然而,活下来的这些人,绝大多数都对现状表现出失落和不满。营营苟活与壮烈一死,谁是更幸福的呢?谁能给出明确的答案呢?

我最喜欢这部片的一点是,里面的每个采访者给当年下的结论都不一样,形成一个opinion range。有持完全否定态度、把当时的革命比作希特勒法西斯的,有完全肯定当年的初衷、并表示如果再来一次、自己还会抛头颅洒热血的,有不置可否、感到迷惘不解的,还有肯定一部分否定一部分的......人生如同一个万花筒,在短短的几个interview里缓缓地展开它迷幻而华丽的一面。从电影里可以看到,每个人对过去的看法与他/她在冷战后的人生走向和生活态度是一致的。基本上对过去持肯定态度的,都成了activist,仍然继续了以前的调调儿,但去掉了violence,对过去持迷惑或否定态度的,都活得比较顺应时代,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恭顺。而那个彻底否定过去的人,当上了酒吧老板,还在joepardy狂赚了一笔!每个人的青春梦想都碎了,有的人碎得更彻底一些,有的人还可以拼起来,继续扛着走,而有的人,则决定把一切都丢弃在无法回首的来时路。

做civil society研究的人,是不是也能从这部电影里看到有趣的现象,就是,当国家机器实施的压迫深重时,来自民间的反抗也趋于激烈。一旦冷战结束,国家对个人的控制从形式上减弱,反抗也开始疲乏,最后终于被瓦解。

还有,从纪录片和别的一些资料看到,当时这些愤青们其实大多都出身富裕的家庭,甚至有一些是上流社会的孩子,成长中没有真正地受过贫困、种族、宗教上的压迫。而且当时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期,国民经济整体来说是蒸蒸日上的,但恰恰是这个时代,出现了美国历史上最“反动”最“革命”的一代。“哪里有饥寒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看来这句话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

2 comments:

Ning said...

PBS.org有卖的,on sale,录像带,打算买。

35mm said...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