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ly 17, 2008

十诫之八的故事

迫切地想要把博客建起来,但没啥新东西好写,贴两篇旧文,抛砖引玉吧。

-----------------------------------------------------------------------------------------------

本来不打算只看过一遍(并且还有两集没看完)就张嘴乱说的,我也知道砖头会随时飞过来砸中我的脑袋,它不够结实,哪里是不够,是根本就不结实。
  
  但是,但是,刚看完十诫之八,没办法控制我的激动,实在没办法。
  
  多好的故事啊!就在我认为已经抖完了所有的”包袱“,可以”结题“了,老基给出了一个裁缝,一个战争期间的人道主义英雄、现在只问人 要不要做衣服的破落老头儿!这老家伙根本不理睬伊丽莎白那感恩戴谢的嘴脸,还有她的offer,只关心她要不要做衣服。伊丽莎白酝酿了四十年的感恩跟这儿碰了一鼻子灰!
  
  这包袱抖得!老基,算你狠!
  
  伊丽莎白对教授心怀芥蒂,最后反而前嫌尽释,对裁缝心怀感激,最后却碰壁而归!这两段主人公蕴蓄了多年的心事,被生活那看不见猜不着的巨手扭成了耐人寻味的一个结。
  
  故事里的另一条线是伊丽莎白一直追问的问题:为什么人和人之间如此不平等?为什么有的人就可以救人,而另一些人只能被救?救人的人 可以将等着被救的人拒之门外,而被救的人却没有这个权力。说到底,人和人之间,哪怕是救赎与被救的关系,也是没有平等可言的。对当时朝不保夕的犹太人来 讲,种族屠杀的残酷还不仅仅是失去家人族人的伤痛,也不仅仅是四处逃亡躲避迫害的仓惶,更难以抹去的痛苦是无法保持做为人的尊严!就好像长期卧床的 病人一样,与屈辱朝夕相伴,而无法解脱。
  
  据说人临死前回光返照的一个表现,是从床上挣扎起来试图独立行走。虽然他们可能还没下床就摔倒了,但他们还是会一次一次努力,原因是想证明,我是独立的人,不需依赖他人。这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的尊严,一点小小的骄傲。
  
  伊丽莎白曾经是那个等着被救的弱势个体,而四十年后,星移斗转,她成了美国公民,还是研究生、翻译家,而当初那个豁出性命来藏她的裁缝,仍然 是个裁缝,穷困潦倒,困境缠身。他拒绝谈战中战后的一切,他拒绝谈自己的问题。他实际上把自己关在了回忆的门外。他这样做,也无非是为了一点小小的为人 的尊严!他何尝不知道伊丽莎白就是当初那个六岁的小女孩,yearning for his rescue and his protection?从伊丽莎白推门进来的一刹那,他就已经从记忆里把她挖了出来。可是他拒绝承认,只是隔着装有铁栅栏的窗户遥望当年的革命战友、如今 受人尊重的大学教授,当年的落难小孩、如今光彩照人的美国知识分子。他拒绝承认命运的荒谬,选择了沉默,守住自己那一点点站立的骄傲。
  
  什么是艺术?这就是艺术。没有说教,一切在老基脑袋里转着的念头,都通过一个个故事、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传达给我们。老基电影里的人,不是偶像,不是英雄,更不是干巴巴的标签。生活的流,不是抽象概念能预测、能概括、能抵挡的。神也会赞许这一点吧,呵呵。

2 comments:

Ning said...

基老师是我热爱的导演。今晚,打算看个电影。

35mm said...

是滴。老基是大众明星。

你看的啥电影?明天post一个观感哈,别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