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29, 2008

The Finger Breaker

从《海上钢琴师》一直追到Jelly Roll Morton,终于找到这里。以前怎么没发现Jazz这么好听呢?



《海》片除了结尾的对话最精彩的一场,钢琴比赛。曲目以此是 《The Crave》,《The Finger Breaker》,《Enduring Movement》。最后一段是六手联弹,算在1900 一个人身上了,呵呵。果然是legend。



当然也不能忘了这一首名为《爱》的曲子。

Wednesday, August 27, 2008

图雅的婚事--观后感

《图雅的婚事》,剧本大概是我近年来看的中国第六代影片里写得最好的之一。很难相信操刀《赤壁》的芦苇,竟然是该片的编剧。

这是一个真实发生过的故事,只不过电影把故事的地点转移到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内蒙。据说,这是经过导演深思熟虑的。故事是个好故事,内蒙的风光也够震撼, 但我忍不住想:假如图雅是平平凡凡的城市下岗女工,而不是身穿臃肿棉袄头戴土气大围巾的农村妇女,会怎样?这片儿还会像现在这样引起国际影人的关注,还会 获得那只亮闪闪的金熊吗?

我们看的夜场,稀稀落落没几个人,还都是老头儿老太太。我俩算其中最年轻的。

电影放到一半,从什么地方竟然传来另一部电影的噪音,让人非常恼火。好几个观众坐立不安,四处找寻声源,当然也包括我啦。最后发现声源竟然是放映室!无德的放映员,趁着上夜班看他喜欢的西部枪战片呢。

坐在我前方不远有一对儿gay couple,老头子头发都花白了。看到电影里动人的一幕,两个人相对一笑,两颗头碰在一起,挺相亲相爱的。

还有坐我右前方的一个外国女人,从开场没多久就开始抹眼泪,直到最后。我想,她是不是认为咱中国人过的都是图雅那日子呢,要男人没男人,要水井没水井。这种眼泪来得可真廉价。希望她不是。

Saturday, August 23, 2008

赤壁惊雷

不看《赤壁》,不知道原来电影台词念白这么重要。一口奶油台湾腔的孙权,怎么摆威风都觉得外强中干,威风是装的。林志玲大姐那娇滴滴的“站起来”咱就不说了,雷得人外焦里嫩。金城武的普通话算勉强过关,只是声音温柔得能挤出水儿来,可惜这不是琼瑶阿姨的言情文艺片!梁朝伟的对白一看就是后来配音的,嘴形都对不上。也幸亏这样,要不梁帅哥的粤普更要雷死人不负责。很多人批评张丰毅的曹操形似神不似,我觉得张丰毅很冤啊,对比连台词都念不好的那几个主角,张丰毅至少是自己念的台词,而且念得中规中矩,没有台湾腔、没有耍嗲,也没有粤普的奇怪发音,不容易,不容易啊。

不看《赤壁》,我也不知道原来刘备的业余爱好是编草鞋,他当初以此为生原来不是为生活所迫,竟是在做一项终身热爱的事业。不看《赤壁》,我也不知道关公原来喜欢当私塾老夫子,而且教育观和现在很多父母很接近--只要你们用心读书,将来就不会受穷!不看《赤壁》,我更不会知道,原来张飞是书法大家,写得字儿比柳体还清秀!看来燕人张翼德不光会舞丈八长矛,舞起笔杆子来也是一样出神入化呢!

梁朝伟和林志玲的床戏,一点激情都没有,完全是例行公事。都是梁帅哥担纲的床戏,怎么《色戒》看起来就能那么有层次有深意,换了《赤壁》就这么机械这么无趣?看来周郎和小乔的婚姻质量也并不高,苦了曹操老贼了,一辈子惦记着。冲冠一怒为红颜,为了小乔打东吴,这放在洪承畴身上倒也说得过去,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写得出这句子的人,他能是这副德行吗?

倒是诸葛亮与周瑜那场以琴会友拍得不错。琴声若心声,高古处如清泉照明月,激荡处若江涛惊拍岸。领导很冷静地听完我的评述,总结说:但又不是这两个演员弹的!

Wednesday, August 20, 2008

Saraband

伯格曼84岁高龄执导的片子,看得到伯格曼个人生活的影子。同样八十高龄的Johan那种stubborn、刻薄、精明和控制欲,似乎是伯格曼某种性格特征的投射。而Henrick与Karin父女间的掌控与反掌控、既爱又恨的情感,则让我想起Haneke的Piano Teacher里那对母女。不同的是,Karin最终挣脱了父亲的畸爱,冲出樊笼,重获人生。而Erika一边努力挣脱来自母亲的掌控,一边不由自主地陷入另一种权力争斗,最终沦为权力结构的双重牺牲品。

Anna,伯格曼好像钟情于叫这个名字的女人。拥有这个名字的女人似乎总是爱的化身。在Cries and Whispers里,作为女仆的Anna用她无私的爱努力维护住主人一家行将瓦解的亲情关系。在这部电影里,Anna的爱如同神的光,照射在每个人身上。前一个Anna遭到不公正的对待,而这部影片里的Anna却得到较好的结果,被两代人共同怀念和追悼。连与她素未谋面的Marianne也不禁怀想:Anna经历过什么?她走路的姿势怎样?她笑起来是什么样的?

这个已经不在的人,仿佛一颗最精巧的螺丝钉,把零散的人物和事件钉在一起,不叫它们失散。又像用圆规作图时那个不动的支脚,是一切的中心,电影里所有的人物都和她直间或间接有关,都受到她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即便在死后,她仍然统领着房子里的每个人。这一点又有点像《蝴蝶梦》那个从未出现过的Rebecca。伯格曼在片花里说,他拍这部电影的初衷与他最后一任妻子Ingrid的去世有关。那时,他对着亡妻的照片想,从此我再也见不到Ingrid了!这样他开始构思这样一部电影。凑巧的是,在影片里频频出现的Anna的照片,正是Ingrid本人的遗照。在我想来,这是伯格曼刻意的精心安排。Anna逝去,Johan家中所有的快乐都失去了,家庭面临分崩离析,每个人都感到孤独异常。Ingrid去世留给伯格曼的大约也是此类感受。那因为Ingrid而存在的完满世界,从此不再。斯人已逝,情何以堪。

有人说,伯格曼的电影主要有两大主题,一是关于信仰的,主要是上帝是否存在,上帝存在的意义,人和上帝的关系等等。二是关于人和人的交流、关系。同样的主题也出现在saraband这部影片里。让我印象极为深刻的一幕是,Marianne 在小教堂与Henrik无意相遇,那时Henrik在弹奏风琴。随后,就在那个教堂的耶稣像下,Henrik表达了对亲身父亲的憎恨,并辱骂了无辜的Marrianne。如果我没有记错,在这段情节发生前,镜头扫过教堂里的圣像,一切都显得那么圣洁、宁静、美丽,与随后Henrik因仇恨而扭曲的面庞、痛苦的眼神、以及诅咒的话语形成了无声的对比。我想,伯格曼是绝望的,对神的万能,对人可以被拯救的信念。对比《Winter Light》里,那因为神的沉默而痛苦的Ericsson,Henrik的痛苦是更无药可救的。他已经决定彻底沉沦。

Karin真的能把这个阴霾的家甩在身后吗?她会为自杀的父亲回来吗?伯格曼没有告诉我们。我想这也正是他高明的地方。露出一半永远比全部露出来要诱人,伯格曼在给扮演Karin的演员讲戏时,特别这样提到。我想这也是他的作品的一个迷人之处。

Saturday, August 16, 2008

冬光

被蔡明亮闷住了,转看伯格曼,看的是《冬光》 (Winter Light)。被震撼了。室内剧在伯格曼电影里释放出耀眼光芒,一如牧师头顶逐渐发亮的光。

到底有没有神?当人软弱而神却对人的苦痛沉默时,人该坚持还是放弃信神?主里有没有人的终极自由?信仰是加重人生磨难的驾轭,还是解救苦难的方舟?在苦难里继续活着,还是否定信仰寻求解脱?人是该顺从命运还是顺从神、与命运抗争?。。。

在《冬光》里,光线如同神的手,抚弄撩拨着每个人的生命。晴了,阴了,亮了,暗了,神来了,神走了,神应答了,神沉默了。人追问着神,到底是什么站在这一切的背后?然而神不发一语。

到底是什么,使得伯格曼的电影如此远离生活,却又如此贴近人心?仿佛一把利刃,剖开生活复杂的表相,一刀到底。干净利落,尖锐得可怕。每看一次伯格曼,灵魂就经受一次拷问。甚至,我没有在看电影,我在凝听那从云端传来的他的声音。

Harvest

我们暑假帮学校看菜园子,分得一片地。第一次啊,咱也当上小“地”主了!这就是我家的小菜圃。
我们种了西红柿、黄瓜、生菜、小白菜、意大利瓜、还有点胡萝卜。那片儿嫩黄的就是小白菜,生长期只要20天,神速吧!



收获了!我太贪心了,一次采了这么多!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那个甜那!还是organic的!


小白菜特写!亲手撒种、浇水施肥,看着它从豆芽菜一般大长起来的,跟自己的孩子一样,舍不得吃啊!。。。8过,不厚道地说一句,味道真是好。。。hiahia。

Friday, August 15, 2008

李少红该读读李安的传记

李安在他的传记里提到拍《与魔鬼共骑》的心得时说,拍年代剧要照顾两个传统,一个是历史传统,一个是剧场传统。所谓历史传统,就是历史真实,比如,服装,道具,人物的对话等,要符合剧本表现的时代的气息。清朝的黄袍马褂不能穿在唐朝人的身上,秦代的人不能在餐桌上大吃汉代才有的西红柿。所谓剧场传统,我的理解,就是文化固习产生的审美真实。李安的原话是这样的(我可是一字一句敲的):

“刚开始我还不服气,后来发觉那是文化本身的一部分。譬如看电影时,到底是正史的《三国志》较接近史实,还是小说的三国演义比较准,真的很难说。一般来说,正史较接近史实,准确度较高;但演义则在人们心里早已产生了一种绝对值,而且根深蒂固。如贾宝玉是〈红楼梦〉里的虚构人物,可是在读者心目中,他比作者曹雪芹还要真。这些文化形象是一种软性的诉求,都要注意。它是日积月累,已成为俗民百姓生活中的一部分,甚而有些是积非成是,一时间极难扭转。

历史传统与剧场传统若互相抵触,人们心里所认同的往往是剧场传统,而非史实。譬如文化里许多惯有的印象,即与正史之所载迥异:如正史上周瑜的年纪比诸葛亮大很多;关公其实是个很小心眼的人,他也没见过椅子,更没坐在椅子上撩起胡子看〈春秋〉;张飞还喜欢绣花。。。但你要是这样讲,老百姓一定不依,会说:“你在搞什么名堂!”。。。。。。

剧场传统经由戏文、电影的长久灌溉,戏剧工作者所创造出来的自我文化形象,在观众心中早已建立起既定的信任感,当你拍摄的内容与之相违背时,观众会不习惯。不仅在形象塑造上如此,连语言也是如此。不尊重大家的习惯,你就得自食其果。。。”
这段话振聋发聩。听起来平常,道理也很简单,但越是大导演、名导演,功成名就的人,越是容易栽在简单的道理上。比如这次李少红重拍红楼梦,就多处违背了李安说的时代剧的两大原则。她以为红楼梦作为小说,本来就是虚构的东西,历史传统不易着迹,可以自由发挥,所以勿用讲求时代风貌,汉代的袖子,唐代的裙子,清末的片子头。。。可惜,〈红楼梦〉虽故意混淆时代特征,却总也跳不出明清两代,所以那貌似从唐代穿越来的宽袍大袖、从17世纪的欧洲穿越来的蕾丝,雷得人里嫩外焦,无怪乎民间哗然一片。

然后是剧场传统。李安说得好,“贾宝玉。。。在读者心目中。。。比作者曹雪芹还要真。”这句话用来说红楼梦里的每个人都成立。哪怕曹雪芹对红楼梦中人的描述再模糊,哪怕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国人对红楼梦人物的想象是在一定之规里的,比如一定是瘦黛玉胖宝钗,反过来,就成笑话了。偏偏新版要丰富我们的娱乐生活,拍这样一个笑话给我们看,林妹妹“容貌丰美”,宝姐姐倒“袅袅婷婷”,好个病西施样儿。也不知那王夫人一干人什么眼神儿,把个宝玉这么丰美健硕的林妹妹不娶,却去迎娶那骨瘦如柴的什么宝姑娘还是贝姑娘,真正岂有此理!剧组在服装上虽不照顾历史真实,在宝玉初见林妹妹时的发型上,却执拗地要还原、要遵照原著。原文是“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但还原宝玉小辫头的结果,却是又一个大焦雷!观众显然无法接受一个艾弗森式的宝玉!这和民间对贾宝玉“如宝似玉”的想象背道而驰、真是差了不饬十万八千里!

之所以新版〈红楼梦〉已成〈红雷梦〉,奥秘正在李安所说的这两个传统,新版剧组在家具、布景方面精益求精、力求逼真,却对来自民间的这种“软性的诉求”置若罔闻,真可谓避重就轻, 本末倒置。最终的结局,也就只能是李安说的,自食其果。

同是导演时代剧,同是使用叶大师,一个就能用得恰到好处,锦上添花,另一个呢,一意孤行,放任自流。两位导演的功力,高下可见一斑。

Monday, August 11, 2008

周末登山



周末登山去了,在山顶遇到了雨后的彩虹。这是我和领导在一起遇到的第四次彩虹。其他三次分别是在,加州,华大Brooklyn Ave附近,华盛顿州内公路上。





我说,云蒸雾罩。领导说,云蒸霞蔚,我比你有文化。



你坐在石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岩上看你。

Wednesday, August 6, 2008

快乐的生日


昨天是某某人的生日,啦啦啦啦!又老了一岁,嘿!由于此前这一年对某某来说,意义非凡,因此她想要在生日这天好好庆祝一下。她的生日计划总计如下:收到来自领导的惊喜礼物,奢侈地整天都看与电影有关的书,和领导共进两人烛光温馨sushi大餐,看一场高质量的夜电影,回到家,领导突然从背后捧出一个漂亮的生日蛋糕......

昨天,在邮箱里发现一个薄薄的信封,她心想定是两张去巴黎的飞机票,上面写着某某和领导的名字,打开看发现是不认得的几个黑色塑料片儿,在线抓住领导一问,是他前几天看见打折买的相机储存卡。逛荡!

天气很好,某某捧着新到手的电影书坐在外面,心想要放肆地读个够。可是外面实在太暖和了...当某某再次有意识,睡眼朦胧地看到领导正从楼梯上走下来,书呢,不知啥时候摊地上了。

他们一起去吃sushi。这个店她听说好久了,要预订才有位置。可是从入座到最后吃上东西,他们等了整整一个小时十五分钟。最后上来的东西也没见得比别处更好,还贵。

他们又去看电影。搜遍了当地的电影院,最火的Dark Knight和Mummy,都不是他俩的那碗茶。决定回家看片儿。

回家途中,领导说,哎,咱去买个蛋糕吧。于是,某某心里的最后一个小计划bia叽一声,不见了。

8过,领导在某某装模作样吹蜡烛时给拍的两张玉照还不错,都赶上人影楼的水平了。

你看,生活就是这样。你越是想得到的,它越是要弄砸,或者拧着。失望是有点儿,但这不再能让某某对一切产生怀疑,也不能叫她对一切更加失望。失去的,也许本来就不属于某某。没得到想要的,也未必是件坏事。甚至,换个角度想,她还赚了呢!比如她知道那家sushi店不值得再去。还有,平时连相机都端不好的领导也能拍出那么好的照片来。

Friday, August 1, 2008

Once

Once, the film made my night.

What can I say about this film? Beautiful story, beautiful songs, beautiful acting. The beginning of the film is a bit slow, and I was worried about what could possibly happen between the girl and the guy after they met, but once they sat together in front of the piano and sang the song, all the questions in my heart vaporized, like the frost under the sun. That song, later I knew its name, Falling Slowly, took my heart.

Listen it yourself-



I believe everyone who watched the film would never forget the scene in which the girl walked beside the guy while dragging a broken vacuum machine with her. So natural, and heart-brokenly beautiful.

And here is the two songs that I love most from this film
If you want me



The Hill

让我想起张艺谋



记得和一个中国做思想史的老师谈张艺谋电影,她淡淡地说,张艺谋在构图和色彩上极有天赋,但他想事情缺乏深度,他其实最好做个摄像师。这话让当时还是低级影迷的我一愣。随着对电影了解和理解的深入,该老师的这句话屡次在我耳边响起,我越来越觉得她的点评犀利、到位。
  
看过了穆森的《The Silence》和这部《魔毯》,我竟然又想起了当年老师给张艺谋下的这个断语。在我看来,穆森的电影风格与张艺谋很有点相似。两者都追求唯美的画面,精巧的构图,喜欢用醒目斑斓的色彩,甚至都刻意营造某种经过浓缩和艺术化的东方情调,比如张艺谋的鸦片烟枪、大片玉米地、女人的大红袄、酿酒坊的酒、染布坊的布,比如穆森的罗纱裹的女人、花瓣染的指甲、肥白的手、浓墨勾画的眼角、游牧民族的帐篷、遍地的牛羊。。。哦,对了,还有色彩艳丽织进了牧民生活的毛毯。
  
穆森对色彩和构图的掌控能力可谓到达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片中呈现了大量的西域绝世风光,都可以直接截取下来当桌面。我家领导一边看你一边感叹:穆森应该去拍风光片,多好的前途啊。但穆森不做这样的一锤子买卖,他要讲故事,讲游牧民族的故事。可是,他先把他钟爱的人们审美化、浪漫化了。或者说,他镜头下的游牧民族成了穆森表达一己之见的工具,和那大片的草场、雪山、甚至背景里的牛马羊没什么区别,一种prop而已。从电影里我看不到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欢爱情仇、他们的酸甜苦辣。他们也不像是活在地球上的一群人,和外界似乎没有任何关联。他们的根在哪里?他们的盐和糖从哪里来?他们的毛毯是为谁而做?
  
整部电影里的生与死都被赋予了强烈的导演个人主观色彩,不关游牧民族什么事。它所展示的游牧文化,也如同长篇史诗,是被 essentialize后的某种文人化的文化。和穆森家族的另外两个人的电影,他妻子的《The Day I Became a Woman》,他女儿的《sib(Apple)》比,我更倾心于后者。她们的电影采用了更人性化的视角,更逼近真实,能进入人物内心,替他们烦恼、与他们一起快乐,而不是单纯地把对象当成导演自抒胸臆的道具。从理论上来说,Marzieh和Samira是穆森的学生,但她俩的作品足以说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Sib稍显幼稚,The Day I Became a Woman则显示出Marzieh非凡的叙事能力、镜头掌控能力、音效上的修养、和哲理思索的深度。

曾经在一门人类学课上,老师让我们作文,比较人类学史上的夫妻档作品,比如Margery and Arthur Wolf,James and Rubie Watson, 等等。我想什么时候也可以用同样的办法研究下电影史上的夫妻档,甚至父子(女)档 (有没有母子(女)档?),比如这个穆森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