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16, 2009

绝好的评论



http://www.douban.com/subject/2238011/

我们的生活是不是“概念”?
2008-03-14 20:57:39   来自: 九只苍蝇撞墙 (瓢泼大雪)
伞的评论 3 star rating3 star rating3 star rating

  片子放完以后的讨论中,一个老外向导演杜海滨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大意):“片子里无论是对伞厂工人的描述,还是对部队新兵的描述,都没超出我的所见。换句话说,几年前在法国的工厂里还存在着比片子里展现的恶劣的多的工作条件,我在法国军队里所见到的上级对下级的羞辱和欺凌也远比片子里要严重的多。那么,请问,你这个片子的原创性在哪儿呢?”
  我觉得即使是站在再客观的立场上,也不能不本能的感觉到这是一个极其“霸道”的提问。有意思的是,下面一个提问观众拿起话筒,反驳前一个人的意见(大意):“我不同意现在法国的工厂里有比这个更恶劣的工作条件,事实上可能是在五十年代以前有过,但现在法国工人的工作条件早就改善和保障了…… 所以,我祝贺你,导演先生,你拍了一部特别好的电影。”
  
  电影散场以后,我反复琢磨这两段对话,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方实际上都让我觉得浑身别扭,关键是,这些人,这些坐在距离中国九千公里以外的电影院里的法国人,他们究竟是想在一部关于中国的电影里找到点儿什么呢?
  
  我再仔细想下去,一个不得不琢磨的问题是,他们究竟在银幕上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和中国人,或者说再深一步,我们是在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在外国的银幕上描述着中国和中国人?
  
  去年我特别喜欢的一部纪录片《阿拉拉山的女兵》的导演法国人Erwann Briand曾经在他的访谈里说了一段我认为极其有水平的话:“我们都满足于看CNN电视新闻里那些哭号的脸,脏乎乎的衣服,或者残肢断臂,被摧毁的城市,然后我们就觉得这就够了,足够我们做出判断了。但要知道这些在电视上的脸孔,他们不是空空的符号,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大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和思维,不站在他们的身边,参与他们的生活,分享他们的命运,你怎么能知道他们是怎么样的呢? "
  
  我可以想象在电视媒体和平面媒体的轮番轰炸下,不少的老外确实是带着一个充满符号感的概念化印象来到电影院里看银幕上的中国的。但是我想电影不只是媒体,它的任务不只是在观众的大脑里画符,告诉他们这玩意儿是什么而已,它更应该做到的是告诉大家这玩意儿是怎样的?它为什么会这样?换句话说,这不是一个构建符号和概念的过程,而恰恰相反,是一个用情感,情绪和真实感受溶解概念的过程,正如Erwann Briand所说的:站在他们的身边,参与他们的生活,分享他们的命运。
  
  现在回到《伞》,我希望弄明白的问题现在变成了“为很么看完这部片子的人会有这样的感想?”无论是最原始的要把当代中国社会的工农商学兵包含进一部片子的构想,还是用雨伞这个实物贯穿全片的主导思想,抑或是如杜海滨所解释的要纪录农民和他们的子弟所面临的困境,这都是一个个的宏观的概念,是一个片子初始启动的动机。但当纪录片的拍摄真正开始以后,是像做枕头一样,往缝好的布套里不断塞各种棉花以期让枕头成为一个枕头,也就是说概念被不断的完整的证明和论证,还是反过来,让概念逐渐消融在活生生的人与社会之中?
  
  差不多十年前,我看了杜海滨的《铁路沿线》,我要说这么多年来,我看过的这许多所谓的中国DV地下电影中,《铁路沿线》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按照一些激进的“逻辑”,这又是一部暴露“丑陋中国”的片子,但仔细看下去,你会发现那个年代的杜海滨以一种令人钦佩的勇气和耐心深入了他所描述的这个群体之中。在他的帮助下,几个主要人物突破了他们所附带的那个“乞丐”的符号,展现了人本应该具有的复杂感受和情感,正是这个最关键的东西溶解了“概念”,让《铁路沿线》回归成为一部电影,通篇渗透着“人”的因素,而不只是一个电视报道或者是杂志上的记者采访。
  
  但是当我在观看《伞》的过程中,我实际上是很失望的发现杜海滨几乎是退回到了起点:他重新开始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在银幕上构筑概念的电影活动。尽管构思很完整独到,画面拍摄的很精致,剪辑因为侯麦的剪辑师Mary Stephen的参与而变得非常准确简洁流畅,但我们看到的依然是一个浮光掠影的图景,一个大概念下的连续图解说明。在一个有限的电影的容量内,它运动的规模跨度是如此的庞大,以至于我们看到的只能是一些交错而来被完美描述的“概念”而已,这些匆匆闪过的数百张脸孔和城市农村的图景,真的变成了 Erwann Briand所说的“空空的符号”。
  
  如此下来,也确实不能责备观后的老外提出的看法。在一个被导演通过电影证明为正确的“概念”面前,我想观众肯定有权通过自己的理智常识来判断这个“概念”是否符合他的逻辑。或者,他们也有权直接陷入一个无聊的比较谁的“概念”“更苦更恶劣”的竞赛当中,一个不够“苦”的“概念”显然不会满足猎奇心理,一个“足够苦”的“概念”当然会被封为暂时的冠军得到赞赏。这一切的前提是,我们没能在银幕上看到能够“溶解”概念,让概念被遗忘的东西──那些组成中国人的肌体,组成我们大脑的内在爱恨情感与感受。而我相信,正是这个东西,它是能够感染一切,融化偏见与执傲的。
  
  关于如何制作纪录片的方法,我觉得实际上是特别有争议的。到底是题材的预设重要,还是我们遇到的真实更重要?这个答案我自己是在我最喜欢的纪录片大师Frederick Wiseman的片子中找到的:Wiseman的所有片子都是从一个大概念出发,警察,军人,医院,学校,社会福利机构,屠宰场,但他没有一部电影停留在这些大概念上,或者仅仅满足于修补概念让它完整。在他的片子里我看到的是活人,他们情感的丰富程度足够让观众甩开偏见把他们牢牢的压在椅子上。在《Near Death》里,片尾两个医生针锋相对的激烈辩论,让我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两个真人对于“生与死”这个庞大问题的价值观的完全对立,把我带入的是一个对真切的人类不同精神生活群体的认识;在我百看不厌的《Welfare》里,他不可思议的抓住了这么多人物的形象,这些形象所表露出来的迥异情感,我已经绝对不能用一个“悲惨”的大帽子扣在所有人的头上,因为他们每个人的遭遇都是个人化的,都是特殊的,没有一个抽象的概念能囊括这一切……
  
  在《伞》里,杜海滨有这样的机会么?我要说绝对有而且不只一个。起码就我看到的最后一个部分,那个关于农民的描述,短短的十几分钟,那个情感的真实就源源不断的流淌出来。导演本人在现场也说到他觉得这个部分的迥异,觉得似乎与前四个部分并不搭配,似乎有点失去了他所要强调的“客观”。但我反而觉得“客观”不等同于“冷漠”,拍摄视角的“客观”不等同于被拍摄人物情感被删节而变为“麻木”。我实在是想追随这个年老的农民,能看到他生活的一切,看到他情感随着生活的变化而变化,而不是目前这样的蜻蜓点水。这是不是会偏离片子本身既定的主题呢?我无法回答,但我相信它有可能展现部分的中国的真实,不但是物质上的也是情感上的。
  
  可能我这么说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了,因为我猜想在拍摄之外,杜海滨肯定会遇到很多更现实的问题。比如说一个题材它在中国当下的制度体系下拍摄可行性的问题,制作的时间和资金的问题,题材的选择和影片将来的出路之间的关系问题:一个在国内和国外都无法获得关注的题材,在很多情况下可能甚至没必要去实现它,电影人不能也不应该变成自说自话的人。拍摄出了一个片子,有了关于它的交流总比没有要强,这同样也是重要的因素。
  
  但从一个纯观众的角度来说,我可能还是想重复:我所经历的生活,特别是中国人的生活,它是活生生的,而绝对不只是一个被图解的扁平概念而已。

Tuesday, October 20, 2009

笛声

那天,小公园的秋林中,穿林度水,传来幽幽的笛声。如远山豆灯,明灭可辨。

沿着小路我们寻去。吹笛人伫立在溪水旁,犹如一尊塑像。灰白的头,灰蓝色的Tshirt,肥大的牛仔裤,一双平常的帆布鞋。每一个音符如同盘绕在树枝上的蛇,懒懒地滑行着,却又倏然消失在空气中,不遗一丝痕迹。是这笛声吹动了一溪秋水,还是溪水洗净了笛声中的微尘?

走近一些,我们把脚步放轻。笛声弯弯曲曲,高高低低。犹如夜半行山中,看远山如黛,近山若鬼。旅客雨中的愁肠,美人灯下的悬想。那样的悠远而古老,如诉如泣的往事,那样柔肠百结、不能说出口的心思。

远远地站在吹笛人身后,我屏住呼吸。四周寂静如夜,只有这笛声和水声。

几百米外,是人的世界。此刻,是神的世界。如此澄明的,一望到底的世界。洗净了尘埃的心,不得不再次沾染灰尘。然而这尘土中的一刻宁静,贵比千金。有这尘世的繁忙无常,才有这一刻的旷静无边。

依依不舍地朝前走,不知不觉中,满耳是小溪潺潺。笛声,在似有若无之间,已然渐行渐远了。

我说:衣袖脱线啦,束紧袖口的松紧带掉进去了。现在这袖口像和尚的僧服。
他说:来,我看看。。。可以补上。
我说:你补。这个松紧带很难拉出来呢,破口太小了。
他说:我来拉。
(整件衣服丢给他)
(他灵巧地拉着松紧带,很快拉好了)
他说:干脆我拉出来看看,就知道怎么补了。
我说:拉出来弄不进去,我要发飙的啊。
他说:绝对能弄进去。包在我身上。你给我穿根线吧。
我说:这个偶会。
(穿好线)
(他很快地塞好了松紧带,手真的很巧)
他说:你帮我在线头打个死结。
(我花了一秒钟打好递给他)
他(晕倒)说:这么大的结。。。
我(盛气凌人)说:我的结就是这么大!
他(无语):好吧,我来打。
(双手并用花了两分钟打好一个非常秀气的结)
(他认真地补袖子,一针一线)
(我坐在一边上闲网)

喜欢听在衣服抽线的声音,嗖,嗖,嗖的。

我扭头看他,他比小学生写作业还专心,一针一针地,一丝不乱。我拿过衣服来看看,针脚那么细密。

他低下头继续补,一针,一针。我看了他好久,好久。

这个我连一双袜子都没为他补过的男人。我的爱人。他的脸,在这时候变得那么动人。

Tuesday, October 6, 2009

我的世界





kate earl唱道:

And i know that i'm never alone
& i know that my heart is my home
Every missing piece of me
I can find in a melody

当我拿起画笔,在调色板上调出斑斓的色彩,用毛笔勾出一条圆润的线条时,她所唱的一切,我都感受到了。every missing piece of me, I can find in the painting.

迷上手绘包包,迷上这个只有我一个人的世界。回到小时候,用粗糙的蜡笔在挂历背后涂写的心无旁骛的感觉。

My heart is my home.

Monday, May 18, 2009

我终于烦了。忍耐了很久,终于失去了耐心。

学术让我感觉枯燥无味了,像嚼一团嚼了很久的口香糖,只剩下恶心。

但我分明感到了分裂,一部分的我为着能读懂几年前读不懂的理论感到洋洋得意,一部分的我则为着理论的干瘪无味感到失落和气恼,还有一部分的我为看到理论的纸包不住现实这块巨石而露出裂缝感到厌恶。

一边读着某位新星充斥着话语分析的大作一边暗想,这多么像张爱玲曾经说过的,理论就是把现实往框框里塞。

很想念电影,好的电影,胜过千言万语,比如基业斯洛夫斯基的《十诫》或者杨丽娜的《老头儿》。无风仍脉脉,不雨亦潇潇。那种情怀,怎是康德、马克思、德里达、抑或althusser的世界里所有的?

Tuesday, May 12, 2009

假若张爱玲是那个”太太“

张爱玲的小说经常让我觉得寒彻心扉,一个充满心机算计和人情世故的世界。她笔下难得“真情”与“挚爱”,便有情和爱也不过是“人情”与“爱欲。”修成正果的如白流苏与范柳原,那乱世中一点真心,也不过是搬演了种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明争暗斗、你来我往后、被沦陷的香港成全的一个传奇。可惜这个世界的基调却不是传奇,而是,像张爱玲《太太万岁题记》里写的,“浮世的悲欢”。
  
  张爱玲的小说常让人看到这种亦悲亦欢的人生,看时觉得热闹纷繁,看后却感到惆怅不已。如《半生缘》里曼桢那样悲痛欲绝的人生其实是少见的,更多人的故事是一种悲凉。她笔下的女人都提前衰老,心老,或者提前死去,心死。野火一般的女子,如曹七巧、如霓喜,还在青春年少的时候,就已一副中年妇人的心肠,有梦也是凉丝丝的。这悲凉浸透了人生。生活于张爱玲,也许像个蜡做的苹果,外表点缀得红香可人热闹非凡,硬掰开来看里面的内容,荒茫茫一片空白,却也夹杂着那么点的惊诧 -- 欧,原来是这样的!
  
  《太太万岁》里的世界就是个蜡苹果,乍看之下十分热闹。那是六十年前的中国,可是今天看也毫不过时。男人包二奶、租小公馆、女人不得不受夹板气、婆媳之间龃龉不断、还要替老公遮丑。子女算计父母,父母打儿女的如意算盘…… 虽然经过了五四妇女解放和毛时代男女平权运动的洗礼,男女关系的权力结构似乎并无多大改进。女人还是为着男人在活,男人嘛,也还是围着女人在转,不过是外面的年轻女人。
  
  男人那点德行,思珍的老公志远说得好:就是这点贱脾气,家里的再漂亮,没有外面的好。张爱玲这是从《红楼梦》化来的。《红楼梦》说,自古娇妻便含酸。又说,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把这点事儿全说完了。女人呢,老公出了问题,亲戚面前还要代为遮丑,处处顾全。男人再坏,那也是自己的男人,好歹成全了他的脸面,也就是顾全了自己的。前不久看电视台的节目,讲一对结婚四年的夫妻,妻子怀第二胎七个月,突然发现U盘里丈夫和小情人的裸照,随后丈夫与小情人双双失踪。这妻子挺着大肚子,到处寻丈夫回家,最后在上海一个出租房内寻着了,不敢向丈夫发威,却扑向17岁的小情人猛打,大叫“你这个不要脸的”。节目主持人请来三方座谈,做老公的表态说,死也要和小情人在一起,这妻子仍然一口认定他忠厚老实,绝做不出这等事情,一定是小情人纠缠着不放云云,反求她放过自己老公。张爱玲绝不会这么愚忠,所以她笔下的思珍也不会与小情人施咪咪黑面相向,反而拿出大奶的气场来智胜,毕竟是读书人么,再荤秽醃醡的场面,也要避一避嫌。可是在《小团圆》里,张爱玲并没忘记在小周和范女士的肖像上勾画一二,全点在要害上,算是出一口恶气。
  
  思珍与志远这一对,可说是中国夫妻关系的一个缩影。精明能干处心积虑如思珍的女人永远生存在一个狭小到尴尬的空间 -- 男人没出息,她要替他想方设法四处打点,男人有出息,她也毫不居功,荣光都让给丈夫,还要随时准备替他擦屁股。最后终于死了心要离婚,却为了他替她要回来那个胸针而破涕为笑,婚,当然也离不成了。可是这带着泪的笑,就那样带走了她的青春。悲欣交集,是张爱玲眼里的人生。
  
  这个世界毕竟还是男人的世界,张爱玲拎得清。有趣的是,张爱玲不曾做过思珍那样的太太,她与胡兰成的婚姻并非建立在单家独户柴米油盐醋的琐碎家居生活上,也没有恶婆婆和未出阁的小姑子要照料。她与思珍唯一相似的是有个喜新厌旧的丈夫。蛛丝马迹是早就发现了的,装作不知情,期盼对方回心转意。然而事情愈演愈烈,终于到了没有希望的地步,自己的宽容和爱也耗尽了,只有意志坚决地离婚,可是心里还是燃着余烬,只要对方一点火星,也许即刻就能再次燃烧。张爱玲曾千山万水去探望胡兰成,后者不但并不领情,更不肯在她和两个姘头之间做选择。对心高气傲的张爱玲来说,这种荼毒非同一般。在《小团圆》里,以九莉之名回忆道,几个月食不下咽、夜不成寐,仅以柚子汁为食,一天上街迎面玻璃橱窗里映出一个面容苍老的妇人,才知道自己为情伤凋落到何等地步。假使那时胡兰成肯拿出一点慈悲之心,放一个小小的胸针在张爱玲手心里,难保张爱玲也会跟思珍一样破涕为笑,放过离婚不提!可惜破镜重圆的故事只能发生在电影里。真不知道张爱玲写这一段是何种心情。
  
  张爱玲写得最成功的,是思珍一家两代人的关系,财迷父亲和女儿之间,只是赤裸裸的算计,这里面没有丝毫的爱。老爷子听到“金条”两个字才肯扶持女婿,女儿呢,为了替夫婿筹款,也不惜对老父亲对症下药,骗得他的巨额赞助。在今天的社会,这样的父亲和女儿也并不少见。张爱玲自己与父亲就几乎没有感情。她父亲吸鸦片吸败了家,没钱送她留洋,反过来责罚她,令她病到差点死去。她母亲虽然送她上学,在她逃出家门时又收留了她,却让她时刻感觉寄人篱下,亏欠了她母亲的。张爱玲后来撰稿挣了钱,第一件事就是还母亲送她去香港念书的学费。爱,在张爱玲的童年稀薄到只剩一个概念,镜花水月一样的不着痕迹,一再失去,反而不再期待什么真情能为她停留。胡兰成说她“冷漠。”她当然冷漠,不能不冷漠。怎么能让她相信所谓“爱”呢?她必须抓紧一切能抓住的东西,能攥在手里的东西,也只有这个东西能让她心安。瞬息变化的爱,当然不在这个范畴。为了自己,她可以做任何事,因为她也就剩下自己了。所以,国家危难、民族大义,张爱玲是不屑一顾的。这些东西,怎么可以比得上冷漠人间一点可以添满空虚心灵的温情。像王佳芝那样被父母遗弃的孩子,遭到初恋的打击,生活在荒漠的人世上,你叫她信什么?易先生一颗红钻石、一点即时生发的温情,足以让她将什么民族大义统统抛在脑后。她甘心情愿为了这一点真心飞蛾扑火牺牲自己,因为她已担负了整整一个人生的黑暗和冷漠。
  
  同样是这个老爷子,上小公馆为女儿抱不平,却马上投入了二奶的温柔怀抱。不同辈分的男人在玩女人这一点上马上建立起统一战线,可笑的是,像思珍的妈那样的女人还真以为拿出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本领就能让男人俯首帖耳。狗改不了吃屎,偷过一次,尝了腥,难保没有下一次。可怜女人一双眼睛盯了男人一辈子,还是防不胜防。毕竟么,男人的世界比女人广大得多。管得了家里,管不了家外。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家贼难防,防并不是正解。可是女人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这部电影当年据说票房成绩非常好,张爱玲作为编剧是赚钱的,可见她非常了解电影的性质。电影失去了观众,就要进库房。这部电影就情节编排来讲,并无多少新意,反而有许多老桥段,让人看了上一出就能猜到下一出。有些套路,我甚至怀疑是张爱玲从民间文艺或通俗小说借来的。但这些东西正是经过多少代人淘澄出来的,观众百看不厌。比如志远拿不出别针来,大家就知道下面会有别针在施咪咪那里的镜头。再比如施咪咪将手绢放入志远口袋,大家也不难猜到接下来斯珍必会发现。看起来似乎都很俗套。可是细想想,生活里难得、凑巧的事儿也不是没有,比这个更戏剧的不也都发生过了吗?!
  
  我只不同意张爱玲在《太太万岁题记》里说的一句话,她说“《太太万岁》是关于一个普通人的太太。上海的弄堂里,一幢房子里就可以有好几个她。 ” 在我看来,思珍并不是一般人的太太。她做到的事情,恐怕绝大部分的太太都做不到。那时候的妇女是不是更隐忍含蓄我不知道,但想来,一般老百姓的家庭主妇对于老公出轨这回事还是很难容忍到她那个地步的。而且,如果最后胸针没有出现,她也就打定主意离婚了,之前她是冷静地想好了的,这一点冷静的勇气,也是许多妇女缺乏的。很多人先已乱了阵脚、痛苦得失去思考的能力了呀。另外,思珍和志远的家庭条件看起来还是蛮不错的,也许那时上海的中产家庭跟那八九不离十,但这关键看所谓的“普通人”怎么界定。《乌鸦与麻雀》中肖太太或华太太那样的太太,我感觉倒更符合普通人的太太一说。张爱玲对“普通人”始终是从云端看下来的,隔着距离,怎么都有一种世俗的美感。实际上,普通人到底是怎样,我想她了解并不太多。后来的《赤地之恋》和《秧歌》成为败笔,倒也并不奇怪。
  

Saturday, February 21, 2009

观印尼皮影

大约一年前曾在一个研究印尼生物多样性的老师家里看到悬挂在墙上的皮影,是她从印尼带回的纪念品。那个皮影较一般中国皮影个儿大(一倍半那么大)、色彩更锐利,装饰着许多金色,人物面部却是黝黑。掌控皮影的把手似乎是动物角做的,做工甚为考究,不像中国的皮影,因势就形,铁丝儿串起麻秸杆儿就成。

我一直对皮影感兴趣。研究生时有个酷酷的师姐是研究皮影的,她家有从皮影戏班子里找来的皮影儿,镶了玻璃框,挂在墙上,甚是夺目。后来看了《活着》,葛优那句“任你象牙床上游啊~~~”,我怎么也不能从脑海里抹去。那场面够荤,够腻,够劲。

那年在北京琉璃厂闲逛,一眼就看中了一家皮影店里的皮影。现在市场上很多皮影都是做给游客玩儿的。人们普遍喜欢做工精细、色彩艳丽的,于是到处卖的都是那种雕刻得非常细致,设色俗艳,丧失了皮影那种泥土味儿的东西。倒是在这家店,我发现了一批着色陈旧、甚至有些破损的皮影。软磨硬缠之下,老板娘告诉我,这是从河北一带的农村皮影戏班“收上来”的。年头嘛也不久,50年代的。老板娘说是老一辈人用过的,演出过的。我开始不信,细细地将整个一堆皮影翻了个遍,慢慢地有些信了。那批皮影的上色,沉着、雅气(其实就是俗气,大俗则大雅)、没啥火气,雕刻偏粗,但不乏细节。老板娘也不催人,倒给我讲起皮影里的关节,比如怎么区分媳妇和姑娘,花旦与刀马旦,文官和武将,坏人和好人,清官和贪官,等等。我挑了很久,相中了一对儿,小媳妇和小相公,皆身着翠衫,蹁跹动人。迎着灯光一照,那绿色青翠欲滴,玲珑剔透,如同翡翠一般。价格是贵,但顾不得许多了。

说远了说远了。我本来要说的是今天看的皮影戏,印尼的皮影戏。这个演出很有意思。原来我所在城市的这所大学音乐系有个专供印尼爪洼音乐的小组,他们过一段时间就会邀请在美的皮影大师来表演一场。上一场据说是一两年前的事儿了。今次能在经济危机的低潮获得赞助请其前来,是花了不小力气的。今天表演的这位大师可不寻常,是UC Berkeley的一位教授。他出生在印尼中爪洼南部的农村,一个叫Wonogiri的地方,是家传皮影表演的第11代传人,出国前曾在Surakata的印尼艺术学院学习。能获得今天的地位,全靠他自己出国留洋并表演而来。

今晚的表演以印尼东爪洼的传统女子舞蹈开场。两位女性在印尼特有的加麦兰(印尼管弦乐)伴奏下翩翩起舞。两人都穿着传统服装,披着长纱,右脚带一串沉重的铜铃。随着身体的转动、脚步的顿挫,铜铃脆响不绝。舞蹈中最主要的伴奏是鼓点,舞者与鼓手之间也有较多互动。其中一黝黑高个儿女子,舞姿轻盈优美,抑扬顿挫甚得神妙,尤其一双妙眼顾盼神飞,十分传神!而另一位白人女性,则显得较为呆滞。我一查进场时给的说明,乖乖隆的东,那黑女子竟是此地音乐系的新任教授。

给舞蹈也是给皮影伴奏的班子可谓阵容强大、装备齐全,有高大的gong(锣),有貌似小铜鼓排成两小排的打击乐,有貌似洋琴拿着槌子敲的金属木琴,还有鼙鼓与竖笛。同时一位在印尼学声乐的老师全程伴唱。我一个字儿也听不懂,却很享受那声音,黄莺呢啭,高音处如平原上升起的薄雾,清脆处犹如山涧的溪流。

印尼的皮影与中国的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也是表演者坐在屏幕后操纵皮影。这表演者是整个班子的灵魂人物,他不但要操纵皮影,要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对声音表演的要求很高),还要担任故事的讲述者、要会吟唱、要会插科打诨调动现场气氛,要会使用小技巧将观众带入戏中。今晚的皮影表演者的确不愧“大师”这个称号。他表演中最出彩的是他即兴发挥、现场插科打诨的本领。他表演的故事来自印尼民间故事,讲一个叫Arjuna的英雄辞别母亲去高山上修行,希望从神那儿获得神秘武器,战胜霸占了他父亲疆土的魔王。于此同时,魔王派出他的大臣和侍卫,向仙国最漂亮的仙女求婚。他还派出一个武士去刺杀在高山顶上修行的英雄,因为他知道一旦英雄得到秘密武器,就会来打败他。于是故事分两线进行。

这时,皮影大师开始了即兴发挥。在魔王派出的使臣与仙女的侍女攀谈一幕,使臣交给侍女一封魔王让他带去的信。侍女(大师)打开来,开始念,念的却是:蘑菇一磅,茶两磅,虾一磅。。。使臣赶紧抢过信来,(大师)说,错了错了,这是我几天想要在safeway买菜的购物单子。。。Safeway是我们这儿一个最主要的连锁超市。这句临时想出来的台词儿,顿时引来底下一片哄笑。

使臣的求婚当然失败了。于是侍女与使臣斗起法来。使臣还是很神武的,打败了所有的侍女,最后剩下跟一个老侍女面对面。那老侍女蹲在地上,一路戏谑后者,叫他take it easy,还说如果要仙女答应魔王的求婚,除非太阳从西边升起、从东方落下,除非魔王给使臣升官,等等。很多民间故事里智慧人常有的机智,但配着那个使臣的粗俗愚蠢,又让人觉得很可笑。皮影大师本应全用爪洼语表演的,现场有四个志愿者翻译同声传译,将他的话翻译成英文,再打到projector上以便全场观看。但他即兴发挥上瘾了,四个翻译全跟不上了。他干脆开始用英文表演,赢来现场一次又一次热烈的掌声。当他表演愚蠢蛮横的魔王和使臣时,他的声音变得很像猪八戒,很可笑。当他表演英雄时,声音又变成浑厚正气。表演仙女时,则是柔弱无骨。表演侍女时,特别是那个老侍女,则是又尖又细。

这边伺候英雄修行的几个仆人之间也有一场对话,主要内容也是插科打诨。比如其中一个仆人说,在高山上他感到寂寞了,因为没有带laptop(笔记本电脑)。另一个说,嗨,带什么笔记本电脑啊,你忘了我们还都赤身露体呢,这是公元前500年好不好?我们这个样子,一千年后只有色情广告里才有!不用说,现场又是一片哄笑。魔王武士的到来打破了平静,英雄与武士打斗起来,英雄当然赢了。

随后,从仙国逃脱的仙女来求英雄救美。英雄化身躲进仙女的戒指。仙女来到魔王的国土,假装承诺嫁给魔王。魔王发出得意的笑声,禁不住表情道(大师又开始发挥了),啊,美丽的仙女,我一直都在思念你!当我喝茶时,我想着你是我喝的茶;当我在商场里购物时,我想着你是我手中的信用卡。。。(可以想象现场的美国人有多乐了吧,哈哈!)

仙女于是假装羞涩,要求魔王说出他不败的秘密。魔王一时忘情,说出了秘密,原来在他口中有个护身符。英雄于是显身,与魔王搏斗,却被后者打昏。魔王以为打死了英雄,得意忘形地张嘴大笑,英雄醒来,一剑刺中魔王的血盆大口,魔王被杀死了。英雄由此被神赐予了国土和王位。

故事就是个民间故事,如同中国的民间故事一样有着许多的套路和模式。皮影大师必须熟悉所有的套路,以便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随时穿插。而他的现场发挥,虽然给翻译人员增加的难度(我的一个朋友就是翻译人员之一),却给现场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在观看前,主持人就告诉大家,印尼观众一般是从正反两面观看皮影的,所以今晚观众不必拘泥在座位上,可以走到台上来观看幕后的情况。但讲礼貌的美国人还是坚持了二十多分钟没动窝。终于,一个母亲带着孩子走上了舞台,接二连三的,人们从座位上站起来了,开始簇拥到舞台的各个角落,观看大师的表演,聆听现场的演奏。我也兴冲冲地跑上了舞台,从幕布后面观看表演。那种感受和在台下被动地接受大不一样。看似普通的舞台,一下子充满了魔力,伟大的不可阻挡的力,将所有的大人一下子变成了孩子。我们就像小时候一样,心和眼都变得纯净了,被大师手里的皮影掌控了,世界变成了幕布上的那个世界。我们活在了皮影故事里,希望自己是那英雄,是那仙女,甚至是那魔王。当我看到大师如何时而仰头时而低首,发出各种配合人物个性的声音,手口并用,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笑料时,当我听到台上台下人们的笑声时,当我看到那些皮做的人物在灯火光影下变换出各种形态时,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有那么一刹那,微笑着,湿了眼睛。

印尼,曾经在我的头脑地图上只是很小很模糊的一个地方,却因了今晚的皮影,变得丰满起来。看完表演回家的路上,我发现我很希望,去印尼旅游一次,用自己的眼睛看看孕育了印尼皮影的那块土地、那群人。

Friday, February 20, 2009

土地的颜色

评《遥望南方的童年》

我是在和菜头的博客上发现这部电影的,画面的质量和镜头运用一开始让我以为是地方电台拍的方言电视剧,但影片的头十分钟深深地吸引了我,那迎面而来的乡土气息、不夸张也不煽情的情节、人物之间简洁而有张力的对话,使得画面质量等不足之处慢慢地淡出我的关注范围。

近一年来,诸如《画皮》《投名状》之流的大制作一次又一次地幻灭我对国产电影剩余的一点希望。而这部小成本电影,却重新点燃我对国产电影的信心,至少我知道,还有良心未泯、想要踏踏实实做点事情的导演,在用电影这种媒体,替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们发出一些呼声。

这部电影没有一个镜头是在江西农村外拍的,但题目中的”南方“却无处不在。南方,村民、孩子的父母们打工的地方,成为一个缺席的存在。它存在于如同李响那样的少年的梦里,存在于秀秀那样的留守孩子发出的问题里,存在于无数背井离乡为了生计远赴南方的打工者的生活里。这不是那地理意义上的南方,江西在中国地图上已经算是南方了。这是经济政治意义上的南方,一个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廉价劳力的南方,一个以压榨农村劳力以降低生产成本创造经济奇迹的南方,一个寄托着农民致富美梦的南方,一个让留守孩子失去父母、让夫妻分隔两地、让家人不能团聚的南方。

易老师的幼儿园是电影的主线,所有其他人物的际遇都是围绕着幼儿园的建立、发展、解散而出现的。这个幼儿园的遭遇反映了许多农村现实存在的问题,比如易老师的同学、乡教办办事人员说到的,办幼儿园需要相应的条件,而且是硬性规定。但这个规定很明显脱离了农村的现状。先不说一个村有多少人能通过师范专业考试,就说那买车的四五万元钱,有多少人能出得起呢?易老师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一千多(现实中真的有多少还要打个问号)。虽然他微笑着说,出得起买车钱,但天知道那是他多少年的积蓄?!

没有政府支持,农民自办幼儿园,却不得不因为”不达标“而关闭,留守孩子们无处可去,只能像可怜的坨坨一样,坐在树下盼望父母早点回来,盼望有个温暖的家庭关怀自己。

看了这个电影,我真是很担忧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是敏感的,像坨坨那样在幼儿班被冤枉了却没有父母替自己说话,只能跑到树下委屈地坐着。从小他们就知道自己是不受欢迎的、是长辈的累赘。这样长大的孩子,怎能认为自己和别的孩子一样,是有价值的、是值得爱的?他们又怎么敢像其他孩子一样说出自己的需要、肯定自己的情感?他们所能做的,只能是把一切需要和情感藏在心里。

痛苦的不光是孩子,还有离家打工的大人们。像秀秀的妈妈,被迫无奈离开孩子,回家时孩子连妈妈都不认得了,丈夫也另觅新欢,她不得不再次踏上去南方的旅途。像文才,妻子撇下他和还在吃奶的婴儿跑了,他不得不将襁褓中的孩子托付给易老师,走上寻妻的道路。可是找到了又能怎样?妻子会跟他回来吗?回来了就不会再跑了吗?无辜的孩子何时能拥有一个幸福的家?

电影有一些美化易老师这个角色的地方,还有一些也许是为了通过审查不得不做的妥协。但在中国的大语境下面,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在假大空横行银幕的今天,这已经是很有良心有勇气的作品了。

出于工作需要,我也曾访谈过一些打工者,曾与他们一起欢笑、感叹、忧愁、流泪。但与这部电影比起来,我感到自己做的还是太少,太浮躁。这让我觉得羞愧。我深深知道做打工者题材是如何不易,将之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更加不易。为这部电影,我向导演易寒致敬。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片子,需要像易寒这样的导演,让我们看到浮躁虚假的空气底下,土地真正的颜色。

Monday, February 16, 2009

做插画


其实应该是做封面。

我最好的朋友是做书的,最近手头一本书的封面设计出了问题,很苦恼。
知道我喜欢鼓捣美术方面的东西,就来找我帮忙。我看了看原封面设计
做的东西,
果然不够认真。这是本教授孩子基本经济知识、教他们如何理财的儿童书籍,
封面的色彩却选得老气横秋(灰黄色),设计上也显得不和谐,
一看就是没用心做。

于是我跟朋友说了说我的意见,打回去重做,没想到再次做来的,
让人更加无语。不知从什么地方的矢量图库里找来的一只猪的形象,
还是那种难看到要命的紫色!!

最后这个方案没有通过他们的上级,原因很BT,这里不详述。总之呢,
我接过来重做那个插图。

做插图真是个有意思的过程。之前我很少用到digital的方法,
都是手绘。
这次我如同往常一般手绘了底稿,然后就一团雾水不知如何继续。
幸好偶家领导是软件大牛,连绘图软件都知道得门清。
还幸好呢,他知道附近有个给建筑系做图纸开的实验室,
有一些绘图软件可以用。
于是我俩带着草图就去了实验室。

关键的是怎么把草图变成可以用绘图软件编辑的数字化图像。
领导建议用wacom,因为实验室正好有这个设备,
而且使用电子笔作图,比鼠标要先进方便得多。
但我俩把实验室差点弄了个底朝天
却找来找去找不到配套的电子笔,faint之余只好用扫描,
之后在adobe illustrator上做。
但用鼠标画这么复杂的图真的很难弄,很笨,一条线要好几次才能正确,
搞得我灰头土脸、信心受损。

幸亏偶家领导有恒心,跟困难死磕到底,给他扒拉出来实验室的policy,
说是,
想用wacom的学生得自己去书店买那种电子笔,或者去图书馆
借一个现成的,要不就没法用wacom。领导于是跑去图书馆借了一个。

嘿,这东西果然好用,就跟在纸上画差不多(当然,习惯了手绘,
开始用这个还是不太伏手),
只是眼睛要顶着屏幕,每次画完一段要记得确认。但比起鼠标还是
灵活服帖多了。
adobe illustrator有一种brush的线条很美,有点像钢笔画的
乌鸦毛根那种笔头,很有表现力。

用电子笔勾完轮廓,该上色了。不料illustrator的色彩程序
太复杂,怎么都弄不出来,
只好剪贴到photoshop上接着弄,就是直接在封面上做了。我的图
参考的是中岛洁的手绘,一个胖嘟嘟的小男仔手拿草帽,
仰头望空,希望馅饼(金币)
从天而降。身后一只白色长耳狗叼着他的衣襟使劲往后拉,
身旁鲜花盛放,蜂飞蝶绕。

我本想换一个光鲜有趣点的封面底色,但发现一旦换底色,
文字也会受影响,只好放弃了。
我这里缺中文软件,做不出来没办法。为了将就原底色,
插图的人物用色也多用原有的色彩,
以免杂乱。

我做了整整一个周末。领导在一边随叫随到地伺候,
软件方面几乎都是他指导的,
真不容易啊。好在最后作出来了,
朋友表示很满意。呵呵。

以后要多学习用绘图软件啊,这个里头有好多有意思的软件,
要慢慢地摸索、
多用多学,才能运用自如呢。

不过,我还是喜欢手绘比较多。
因为手绘可以达到软件无法达到的细腻,
比如色彩的交替,线条的表现力,还是有差距的。

最后,就是希望很快看到我设计插图的这本书上市。:-)

Monday, February 9, 2009

79年的美国人眼里的中国


在看这部纪录片前,我都不知道Isaac Stern是谁,这部电影让我记住了这个白发苍苍、极爱炫技的美国老头儿。
  
  这部片能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当然不是因为它拍摄的技巧和思想的深度,吸引评委投票的当是Mao's China与Western music这样一个看似油辣子与糖的不调和。所以这部片子并不是关于Isaac Stern in China,而是关于China in An American Musician/film maker/tourist's eyes.
  
  这部电影很大程度上是为满足1979年的美国人对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欲一窥为快的心理,只是它选择了一个看似与政治无关的媒介 -- 音乐。我们看到那些高度异域风情的画面,农田、耕牛、江水、乌篷船,衣着简单的中国人,如同一些热爱东方文化的美国人家里挂的中国古画复制品。我们看到一 个排练都吸引到许多中国人前来观看。我们看到Isaac当着许多中国观众的面指导李德伦(指挥)而后者唯命是从。我们看到Isaac到处都受到当时只有中 央领导才能受到的追捧和待遇。我们看到他可以在上海给北京打电话,要求马上调一架钢琴过来,好一副外国专家的派头(不知道当年苏联专家在中国是不是也这么 气派)。这种众星拱月的场面会在整个80、90年代甚至今天延续,只是隆重程度有别。我们看到他似乎有意无意地扮演着救赎者的角色,认为他有责任将更好的 音乐带给音乐享受贫乏的中国人民(这才有调钢琴一说)。
  
  片子里出现的中国音乐人,一律的清瘦,面带菜色,言行拘谨,小孩儿们很小就住进牢房一样的boarding school,在牢房一样的单间里练习乐器,就连童声独唱也是高歌毛主席,这与红光满面、活泼顽皮、自由奔放的美国佬儿Isaac Stern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而这和前面那些田园牧歌式的乡土风情,正是天天吃着匹萨、喝着可口可乐的美国佬儿所想要在第三世界中国看到的吧!
  
  然而我还是要给这部电影五星。为什么呢?首先是因为这部电影很真实地反映了79年的美国人眼里的中国。而这种看中国的方式、对待中国的态度,到现在也没多大改变,只不过把田园牧歌换成了钢筋水泥的城市,污染,还有所谓的中国威胁论。
  
  其次,是因为那个一口流利英语的音乐学院副院长对着镜头的一番倾诉。他的英语一听就知他有留学背景。而他讲述的那个关押他的小黑屋、与女儿和 外孙女五分钟的会面,极具震撼力。镜头纹丝不动地对准他的面部表情,他想要极力压抑愤懑和伤痛,然而他眼里的泪光,突然停止的话语,泄露了他内心深深的伤 痕。但我也明白,电影将这个访谈安放在这里的用意何在。以今天的眼光看来,副院长的诉苦是真切的,他个人的悲剧是真实的,然而这不是文革的全部。不同的人 经历的文革有着天差地别的差异。Mobo Gao曾经写过他的文革经历,全然没有这些当年高级知识分子和特殊人才的苦渎。
  
  再次,看了这个电影,我能更深地理解,我的父母一代对他们的子女的教育投入那么多,期待那么高的原因。当年我的父母就是生活在这样一种氛围 中,他们生命中最年轻最具塑造力的年龄已经错过,生活已经定型,于是他们把未能实现的人生理想,放在了他们的孩子身上。殊不知,他们的孩子承受不起两代人 的期望。
  
  那段发生在李德伦与Isaac之间关于莫扎特的讨论很有意思。李德伦用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论来分析莫扎特,Isaac完全不能接受。在后者看 来,音乐家,特别是如莫扎特那样好几百年才出一个的音乐天才与政治经济屁关系都没有。天才就是天才,哪怕回到原始社会他还是天才。李德伦不知对Isaac 这番”谬论“有何反应,电影没拍,至少没包括在内。但我想,一定是聋子说对嘴的效果,呵呵。
  
  王健那段大提琴,是电影里许多段中国音乐人演奏现场最打动我的。他对音乐有着非凡理解力和表现力,在那么小的年纪就能将音乐把握得这么出神入 化,让人惊叹。感觉那段音乐是从他的血液里流淌出来的,而不是演奏出来的。我好想知道他,一个10岁孩子,当时在想些什么?我从来没感到大提琴那么动听 过,即便是马友友也没让我那么感动过。我当时就想,这孩子若不发生意外,必定成为大家。
  
  最后想说,Isaac Stern虽然有着美国人的通病,我却无意判断他的为人。从wiki的资料看来,他对中国/华裔音乐人显然是非常友好的,马友友、王健等人,都得到过他的 提携。在国际乐坛上,中国人想要占得一席之地,想必需要付出多于一般人加倍的努力。有这样一位良师益友,是中国音乐人之幸。

Saturday, January 31, 2009

爱情是为什么?

这个短片很久之前我在十诫里看过一次,那时叫《情诫》。凭着记忆,我觉得《爱情短片》在结尾处似乎做了较大的改动,并在一些表现主题的地方有所加强。《情 诫》以悲剧结束,Tomek告诉Magda他不再偷看她了。而爱情短片却似乎喻示了一个较为光明的结局。Magda得以进入Tomek的房间,用后者的望 远镜凝望自己的住处,在回忆中看到曾痛哭的自己,她终于明白了内心真实的需要,并幻想Tomek那有些笨拙的年轻的手轻轻抚慰着自己。她在黑暗中微笑了, 两眼望向远方。
  
  <爱与情欲>
  
  Tomek:“我爱你。”
  Magda:“没爱那回事。”
  Magda问:”你想吻我吗?“
  ”不。”
  “你想和我做爱吗?“
  ”不。“
  ”那你到底想要什么。“
  ”我什么也不想要。“
  
  这是一段堪称经典的对话,发生在Tomek与Magda的第一次约会中。
  
  无功利目的的爱,纯粹出于爱的爱,不要求回报的爱,这是Tomek的爱。他不光把这一原则实施在与Magda的关系中,也实施在他做的其他事 情上,比如,他告诉Magda他喜欢学习语言。Magda以对爱同样的功利原则问道:”What is it for?" Tomek回答:“不为了什么。我喜欢语言。”
  
  不出于功利的目的去做事情,这是Tomek。不相信做任何事情毫无功利性,这是Magda。
  
  但这部电影呈现给我们的不是一个天使与一个俗人。电影里的主要人物不是两个,而是三个,按年龄顺序排列是Tomek,Magda,朋友母亲。 我没法不想象,Magda在Tomek的年龄,是否也曾对一个人奉献没有占有欲和私心杂念的爱?是否Magda的爱,也曾遭到戏谑、侮辱、拒绝甚至玩弄? 换句话说,今天的Tomek很可能是Magda的过去,而Magda的现在也许会成为Tomek的将来。朋友的母亲应该是三人中经历最多的一个,她那孤 独、冷清的老年生活,是否是Magda与Tomek晚年的写照?
  
  我们每一个人会不会都在爱的旅途上经历Tomek,Magda和朋友母亲的阶段?
  
  都说初恋是最难忘的。生命中第一次的爱情,往往不掺杂功利。那时喜欢一个人,不是为了他的票子房子车子位置,只是因为喜欢这个人。初恋的付出 往往也最毫无保留。但初恋往往很痛,也多半不能成功,有时候因为太年轻,更多情况下是因为初恋的纯洁不能抵挡现实的腌臢气。这个世界注定是世俗的,功利 的,浸透了钞票味儿和油烟味儿的。哪怕你淡泊名利、无求无欲,也难保人上来吐泡唾沫再加狠踩一脚。多吃几次亏后,我们学会做什么事都要为了点儿什么,爱一 个人也要为点儿什么,这时我们就变成了Magda。青春已经像那列火车呼啸而去了。有时候我们也怀念过去,可我们无心也无力回到当初的自己了。
  
  但我们没有理由责备Magda。Kieslowski更不会责备她。因为这是生活。
  
  Tomek的爱到底是怎样一种爱?都说爱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他对Magda其实并不了解。但又不能轻易地把他对Magda的爱看成是青春期 荷尔蒙主持下的情欲。他对Magda的坦白,偷窥源于欲望,但后来,这种欲望被纯粹精神上的爱慕代替了。结合他的孤儿背景,我猜想,他的爱里面大概有一种 仰慕,崇拜,还有惺惺相惜的成分。Magda的孤独、痛苦、卓尔不群唤起了他的共鸣,他想要对她好,挽救她的孤单,给她宽慰,让她幸福。但不论怎样,这都 是一种人类精神层面的互相怜惜的情感,与世俗的情欲不沾边。
  
  <偷窥>
  
  偷窥是一个极有意思的主题。从《后窗》到《美国丽人》,偷窥故事往往让人拿起就放不下,总想追问“what's the next?" 导演们当然也乐此不疲,把我们与偷窥者的视线放在一起,让我们随着偷窥者的镜头去窥探窗帘后的秘密,而这个视角让我们感到自己享有巨大的权力和安全感。我 们能看到他(她),但对方看不到我们,这种视角无异于上帝的视角,只是偷窥人远没有上帝的威力和权力。
  
  Tomek想引起Magda的注意,但又不敢直面她,只有采取偷窥这种方式。注意他好几次去bathroom借水喝,其实是煮咖啡,熬夜守点 看护Magda。他几乎与她以同一节奏生活着,她回家了,他开始“工作”了,她作画了,他看着她,她与不同的人上床,他为她心碎,她失恋了,他也痛苦,她 休息了,他也关灯上床。这一段很像Fanfan里的Alexandra对Fanfan的态度。他爱她,可不确信自己能把握后者,于是在Fanfan租的公 寓隔壁安了一面墙幕玻璃,他与她一起起床、做体操、吃饭、入睡,但就是不接触。但爱是不能靠不接触的偷窥维系的,所以我们看到,后来Tomek站出来承认 了他的行为,而Alexandra也打碎了那面玻璃墙。
  
  电影有意思的地方在于,Magda最后自己变成了一个偷窥者。当她为伤害Tomek而后悔,却又无法接触后者时,她也拿起了望远镜,重复着 Tomek曾做过的事情。这种偷窥直到Tomek从医院回家才算结束。Magda坐到Tomek的桌前,望远镜头给了她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自己的生活。她 从被看的对象变成了观察自己的主体,换句话说,她在反省。跳出来看自己时,她看到自己对爱的渴望。她伤害了Tomek,现在还无法触摸到他,但这伤害带来 了新的生机。如果伤痕累累的Magda尚能明白爱的真谛,Tomek内心的伤是不是也会有痊愈的一天呢?
  
  
  
  Kieslowski对那种矗立在杂乱建筑工地边上冷冰冰的单位塔楼特别感兴趣。在他的Amator和十诫里,也是这样灰色冰冷的建筑。塔楼 规则重复的结构与千篇一律的方形窗口,给人冰冷、隔离、荒谬和压迫感,仿佛社会人际关系的隐喻。而就在这样看似一模一样的窗口里面,正上演着一幕一幕的人 间悲喜剧。Crash里说,LA的人们生活在一种奇怪的隔离里,大家都小心翼翼地不接触别人。可一旦接触,就是crash,撞击。
  
  类似的观点Bergman在Cries and Whispers里也清晰地表达过。Touch是信任、沟通、理解的信号,是将人从冰冷的自我牢狱里解放出来的讯号。Touch能做到语言做不到的,有时一个拥抱爱抚,胜过千言万语。
  
  Tomek与Magda也是如此吧。不接触则已,一旦接触,就是撞击。反而是偷窥,给了每个人安全的距离,又保证了对他人生活好奇心的满足。这大概是现代生活给我们的最大的讽刺。

Friday, January 16, 2009

好看,但是......


四颗星,其中一颗是给本片的小童星们。
  
  这电影啊,您分两段来看,以Jamal和Salim寻找Latika为界。前半段(贫民窟童年)很抓人,后半段嘛,不用动脑筋。总得说来,两个小时过去得很快。所以我说“好看。”
  
  网上有人说,这部电影是喜剧式的悲剧,有点含着泪的微笑的意思。我觉得前半段配得上这个评价,是个漂亮的虎头。后半段嘛,让人着实失望。
  
  电影的结构还是蛮有特色的,原小说作者应该属会讲故事那一类。有些问答与主人公生平的对应设置得较牵强,但鉴于记忆这个东西不能用常识和逻辑 来解释,也算说得过去。《Before Sunset》里的Celine就说过,交往过的人长什么样也许记不清了,但关于他们的一些小细节却怎么也忘不了,比如Jesse下巴上亮红色的胡茬,在 阳光底下会闪闪发亮。
  
  饰演Jamal,Salim,和Latika的小童星们非常出彩,将我瞬间秒杀!小Jamal(Ayush)绝对是个明星苗子,浑身上下涌动 着表演的血液,一露脸一投足戏味十足,很难相信这是他第一次演电影!尤其是他爬出粪坑后裹着一身粪水却毫不含糊地奔向大歌星那一幕,巨有喜感!
  
  孩子们在贫民窟曲里拐弯的巷子里逃避警察的追赶时,配乐很棒。那首欢快的有喜感的印度歌曲,将气氛一下子烘托出来。那种穷孩子才有的智慧、顽 皮、喜乐和生命力,被配乐衬托得更加鲜明。这一段让我想起另一部关于第三世界穷孩子的纪录片,名字我忘了,具体请参考我给写的评论。
  
  所以,这电影的前半段是好看的,除开那个高大全的美国游客让人有些作呕。对贫民窟与底层生活的刻画,是从孩子的视角出发的,显得较有说服力。 对贫富不均、种姓制度、宗教矛盾、买卖儿童等社会问题的批判很有分寸,没有蓄意抹黑底层人的生活。我们看到贫苦的母亲一边洗衣服一边对儿子露出温柔的微笑 (虽然这个母亲看起来像个影星),看到孩子们在漂着垃圾的水里打闹玩耍,为明星一个签名不惜掉到粪坑里。这里看不到眼泪,但你知道他们活得很苦;虽然日子 很苦,可他们还是兴高采烈地活着。这不是所谓“人权”批判能达到的境界。
  
  但是,到了两兄弟寻找Latika那段,故事开始变味儿了。那种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情感突然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找你找到天涯海角、爱你爱到无怨无悔“的琼瑶式爱情加“傻人有傻福”阿甘型人品爆发相结合的俗套故事。
  
  原小说我没看过,不好评论。但就编剧来说,这后半部也太扯了。人物塑造基本是扁平的,人被模式化脸谱化了,没有发展,没有变化,也就不动人。 大好人Jamal从头好到尾,大花瓶Latika从少年时一直花瓶到头,大糊涂Salim也是一路糊涂到底。主要人物的发育发展在进入少年期之前就停止 了。编剧若真的意在借男猪看似impossible的双赢暗喻现实的残酷悲惨,那我觉得这个意思没有被后半段说深说透,相反,整个电影朝着痴男怨女历经磨 难终成眷属的Bollywood老套在发展,社会批判的力度和深度迅速萎缩。主要人物与现实脱节了,看不到他们生存的具体环境和他们周围都是谁。他们仿佛 生活在真空里。这让我很难相信,编剧是想造一个不可能的神话来批判和讽刺现实。
  
  Jamal跟Latika的爱情谈不上有什么现实基础,担不起死心塌地一往情深这些大词儿。童年的同甘共苦也许刻骨铭心,但人是会随着成长变 化的。别说七八岁时的玩伴了,就是少年时代的恋人,有多少变成非他不嫁非她不娶的人呢?这种空穴来风的爱,在我看来完全是为推动剧情而设置的狗血情节,而 且直接无视观众的智商和情商!相比起来,阿甘与Jenny的爱显得真实得多。阿甘会为了Jenny出手打人,会为了Jenny伤心,但不会一见到 Jenny就变身成大情圣,赖在Jenny身边不走,琼瑶得一塌糊涂,也不会天天吃饱了没事儿干以思念Jenny寻找Jenny为业--这是想骗人眼泪的 烂编剧想出来的烂剧情!
  
  Salim这个人物邪恶时能强奸自己弟弟的爱人,善良时又能牺牲自己放走弟弟的爱人。这人不会是个bi-polar disorder吧?他当黑帮小头目当得好好的,怎么就突然看淡名利金钱了?怎么突然就圣灵附体变成大好人了呢?不让人信服!
  
  Latika从头到尾没有自己的主见,也没有自己的声音,仿佛人要她怎样就是怎样。这个女人没有人的光辉,只是一个花瓶。
  
  所以呢,从中场开始,我对这部电影的期待开始慢慢降低,兴奋度也节节下滑,总觉得这电影似曾相识啊,这些桥段看起来多么眼熟啊!我想,神啊, 让男猪退出节目吧,拿着一百万走人吧。可那万人欢呼的场面还是发生了,看得我那叫一个郁闷。三个火枪手的问题回应前面,算是回光返照的一点小机灵吧,但瑜 难遮瑕,终于还是被滥情老套的大团圆结局得胜了,而且老套到让男女主角在火车站那样老套地拥抱亲吻!~~~恨。。。
  
  
  总之,这部电影很可惜。可以成为一部有深度的电影,但毁在后半段视角的偏离、落入窠臼。至于结尾那歌舞,就算了吧。人北野武那段歌舞,是在血腥杀伐之后,加深荒诞感和戏剧性。您这,算什么呢。。。?
  
  最后加一句:猜火车注定了永留电影史册。而这一部,被人遗忘的速度会快得多。

Sunday, January 4, 2009

THE READER


如果十五岁的你热恋上中年独居女邻居,与她的恋情即便在你们分手后还深深影响着你。然而八年后情伤未愈的你突然发现她竟是一名刽子手,而你的证词能使她免遭终生监禁,你,该怎样做?

这是The Reader呈现给我们的难题。

对Holocaust的控诉、描述和反思,电影中我们已经拥有了诸如Schindler's list, The Pianist, 为什么我们还需要The Reader?

从这几部电影的主要角色身份来讲,Schindler是与德国军队做交易的一个德国商人,他本身并不属于集中营体制的一份子。The Pianist 则是victim的一员,是受害者的视角。而The Reader里的Hanna,她却是集中营雇佣的一名女看守。换句话说,她是集中营这个丑陋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当她受命拣选女囚犯,把她们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去受死时,她没有怀疑过、更没有挑战过这个命令的合理性。当关押数百犹太人的教堂起火,她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维持秩序、防止囚犯逃跑”,而不是开门救命。在她看来,她只是do her job,谈不上犯了什么罪。那么多人烧死了,她内疚吗?也许,否则她不会在那间乡下教堂里无法抑制地流泪。可我们看到,在她的观念里,那些受害者是犯人,死了固然可惜,放出来却更要不得!The Reader拷问着我们的灵魂:是什么使得她,一个普通女人,面对屠杀如此冷漠?是什么让她服从命令高于尊重人的生命?是什么使得一个在生活里能援助他人爱护他人、一个喜爱文学聆听朗诵的人变成法西斯手中好用的杀人工具?

当二战的硝烟逐渐散去,当法西斯被历史拉下宝座,当战后德国的民众大梦初醒、大呼上当,谁来告诉他们,为什么他们会被集体深度催眠?是什么让他们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更不相信自己的良知,而相信一个政党编出的神话?狂热的信仰、随波逐流的“do my job”,是一句“上当受骗了”或者“当时太年轻”,可以解释的吗?当年曾对犹太人犯下罪行的德国人,又如何在漫漫长夜面对自己的内心呢?

但The Reader对灵魂的拷问并不到此为止。对法西斯铁鞭下德国人民族性的探讨只不过是这部杰出小说主题中的一部分,一个更为深刻的主题,我认为是关于羞耻和谎言。电影(小说)进行到最后,Hanna深埋于内心多年的一个秘密被逐渐揭示--她原来不会阅读,是个文盲!而她明显为此感到羞愧。她结识Mike的动机不能说是完全纯洁的,正如Mike在她身上找寻的并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爱”一样。如果Mike寻求于她的是性的刺激和对成熟女人的迷恋(甚至有点恋母情愫),那么她在Mike身上寻找的除了性,当是能驾驭知识(阅读)的权力。在她那看似果断利落的成熟的外表下,藏着一颗不自信的羞耻的心,她羞于做自己,她羞于承认自己是个文盲。这个弱点被她用层层表象包裹得滴水不漏,甚至愿意让她以自由为代价来维护。她给自己创造了一个阿喀琉斯的脚后跟,然后带着这个秘密的弱点走完一生。她以为那脚后跟的秘密是不会阅读,但她却不知道,她真正的弱点是不敢面对真实的自我。多么可悲的人!同样,Mike 也为发生在自己与Hanna 之间的一段情感到羞耻,特别在得知Hanna是法西斯阵营中的一员之后。作为二战后对法西斯有着特别反思能力的一代,他无法释怀自己与法西斯成员有染,而后者还深深影响了他的情爱生活。他原本可以出面作证,还历史一个真实的本来面目,使得Hanna脱离终生监禁之灾,但在说出真相面对羞耻与保持沉默求得体面之间,Mike做出了与Hanna一模一样的选择。

个人尊严与羞耻感乃一枚硬币的两面。内心有着深刻羞耻感的人,往往外表会表现出特别的自信和尊严。这样的人也常会为了维护住自己的高大形象,不惜以谎言掩盖内心的羞耻。内心藏有的秘密越多,他们需要的遮羞布也就越大,拥有权力(以获取安全感)的欲望也就越强烈。据说希特勒就是这样。他的童年并不幸福,经受过很大的创伤,而他在成年后攀上权力高峰后表现出的趾高气扬、唯我独尊、不可一世,也许恰恰倒映出他内心深刻的不能为人知的羞耻感。The Reader在拷问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我们是否敢面对真实的自我?是否敢承认,我是文盲?是否敢掀起裤脚让人看没有烧到的脚后跟?内心的羞耻感从何而来?谁界定什么是羞耻、谁需要羞耻?承载着深刻羞耻感的民族又能给人类历史造成怎样的恶果?一个什么样的民族才能培养出体格与人格都健全的人民?

The Reader 对迫害者形象的改写也非常独特。在Schindler's list和The Pianist里,迫害者都是身着纳粹军装的军人,双手沾满犹太人鲜血,杀人不眨眼的恶魔。The Pianist出现了一个音乐爱好者纳粹军官,一个能与作为正面人物的钢琴家在音乐世界里心灵相通的敌人,已属难得,但The Reader走得更远,它呈现出前述片子都不曾呈现的迫害者的形象:一个看似充满母性的、丰腴美丽的、没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女人。想想吧,没有类似Hanna的千千万万普通民众的参与支持,法西斯何以能上台?何以能一手遮天?何以能在众人眼皮子底下进行大屠杀?并不是所有魔鬼头上都长两只角,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到自己心底的魔鬼,也并不是所有的魔鬼从一开始就是魔鬼。前几天看Marcel Ophuls的The Sorrow and the Pity,里面采用了大量二战时法国维希政府的资料片段,看得我那叫一个大跌眼镜。法国面对希特勒的铁蹄不战而败,是很多战后法国人都不愿提起的羞耻。当年德国军队还没过来,法国资产阶级舆论倾向已经一边倒,高高挂起免战牌,打出小白旗,主战派则被抓进大牢,靠越狱才得逃生。而二战时法国人对犹太人的迫害和践踏,也不是一般的残酷。我看到希特勒乘坐的火车经过法国的车站,法国女人身着制服,争先恐后地与希特勒握手亲吻,追着火车奔跑,唯恐落后。而希特勒却评价说,法国女人太没格调,一群烂货。和她们生出的孩子会乱了我们的高贵血统。不许和法国人通婚!我们经常说,法国人有革命传统,法国人有革命精神,谁能想到,法国人的奴性也并不亚于经常遭受批判的中国人呢?!

电影The Reader挑选Kate Winslet扮演Hanna是一个非常明智的举动。Don't get me wrong,我不是winslet的粉丝,但约两年前,当我站在某个书店角落一口气读完The Reader这部小说时,浮现在我头脑里的Hanna几乎就是Winslet的样子 -- 身体丰腴,身量较高,容貌姣好,眉目间带一点近于阳刚的坚毅,金黄而浓密的卷发服帖地向后高高梳起,行动利落而干净。总之,一个经历过二战的有故事的中年德国女人。Winslet身上那种男性的阳刚与女性的柔美结合的双重气质,正适合这样一个角色。

改编自好小说的电影很难讨喜,因为电影有时间限制,必须在一两个钟头内把小说最精彩的部分呈现出来,同时去掉导演眼中不重要的枝节。小说不一样,它可以尽情发挥,上天入地,篇幅不限,所以能提供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和细枝末节的感受。但The Reader是一部改编得很好的电影,几乎对原作亦步亦趋,原作的精华也得到了充分展现。几个主要演员的表演都可圈可点,Winslet尤其出色,除了老年的妆化得不甚逼真之外。另外,她的眼神太犀利太明亮,满脸皱褶都掩饰不住她的容光焕发,这算是一个败笔。也许导演也看出这个硬伤,给她戴了某种隐形眼镜,眼神变得浑浊起来,算是弥补了这一缺陷。电影结尾有点拖,竟然有两次我都以为电影到此结束了,却在fade out之后重又上演新的片段,让人颇有点不耐烦,恨不得拿把剪刀上去咔嚓一声剪掉累赘的部分。但总的来说,这是一部不可错过的好电影,希望金球奖评委当好伯乐,给千里马应有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