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December 20, 2008

画皮,烂片一部

烂片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有一位叫xun的网友写了一篇很长的评价,表达了他对这部烂电影的愤怒,他(她)说出了我的心声。所以我不多重复了。
  
可惜了画皮这么好的一个故事。可惜了那么多砸进去的钱。可惜了耗费在这上头的人力物力。可惜了看片的时间。
  
我已经出离愤怒,没有力气骂娘了。与其骂,不如自己写一个。哎。。。

转帖一个灰土豆的评论。此评论独特处在比较了多个画皮版本,且切中要害。
http://www.douban.com/review/1517303/
  怎样画皮
  ——各版《画皮》小析
  
   新版的《画皮》刚上映的时候便去看,在电影院里与震宇同学边看边笑,终于是一点亮色也没有,不好看。
   蒲松龄好端端一则经典鬼故事,各种可供发挥的元素早摆在那里,陈嘉上与甄子丹却非引到爱情忠贞这种《知音》与《恋爱·婚姻·家庭》才要大谈特谈话题上大作 文章,难免文不对题。故事改编的乱糟糟就算了,让甄子丹来好好打一场也算是个好主意,可惜这点余地也不留,于是这电影除了女色,实在没得看。可是赵薇和周 迅——这二位念起台词,一个嗓音十分后现代,一个唇齿间漏风,立即要把沉睡于古装大戏的观众一巴掌扇醒到现代。
   这让人十分为蒲松龄的故事惋惜。回来后发现根据《画皮》改编的电影还有几部,为了看看别人怎样改造蒲松龄的故事,就都找来看了一遍。最早的是上世纪60年 代鲍方版的《画皮》;随后有1979年李翰祥的风月版本,叫做《鬼叫春》的;再近些的一部,便是郑少秋、王祖贤主演,胡金铨与钟阿城编剧的《画皮之阴阳法 王》。这三部看下来,感觉都比陈嘉上这一新版好很多。而且觉得几个版本间的区别与相似,倒值得特别的分析一番,可以看看《画皮》则故事,在大银幕上有怎样 丰富的可能性。
  
  ■格局与气象
  
   《聊斋志异》里面,讲狐狸精,讲鬼,讲人吃石头之类的奇异事,故事格局都不大,《画皮》一篇也是一样。非要弄得新版《画皮》这般“大片”的模样, 没有十足想象力与扩充改编的编剧功力,只能是弄得一团乱,吃力不讨好。
   以前拍的几部《画皮》里,鲍方的版本和李翰祥的色情版本,在故事改编上是追随了蒲松龄的简朴的志异风格,主要是安排好人物,按照人物编排故事,故事的走 向,也与蒲松龄原先的讲述无异。鲍方版本对原先故事做了改动与缩减,格局有缩小的感觉,这使这个版本的故事中规中矩的不好看,尽管传说当年放映时是吓死了 人的。原先故事里有一段,道士起初怜悯女鬼,让王生用拂尘挂在屋檐下,让女鬼好自为之,自行离去,结果女鬼不领这慈悲情,反而发怒剜了王生的心。这番曲 折,鲍方版本里没有了,王生的老婆受辱救夫的情节也取消了。这些刺激性的情节,也许是不符合当年社会情势,但去掉以后实在让故事打许多折扣。
   李翰祥的版本,撇开色情成分不说,对原先的故事情节是保存最完整的。影片由一个说书老头给村民讲故事的形式引出来,在100分钟的电影里,后80分钟基本 是《画皮》的故事,前20分钟左右,李翰祥编出了一个王生与女鬼的“前传”故事,说是画皮的故事发生一千年前,王生的前世是个将军,女鬼是妖精,妖精和两 个姐妹们化作美人形,开了黑店,用自己的血种出香葱,做出烧饼给来店里住宿的男客吃,晚上与男客们交媾,男人事毕之后立即变成牛,第二天就被拉到集市卖 掉。结果王将军识破妖精的计谋,设圈套让妖精吃了饼,并与妖精交合,这回妖精成了牛,被卖掉。这故事,按照电影里说书老头的意思,是前世恩怨,后世必要 报,人世间总有一种因果报应的轮回与平衡。
   李翰祥这种扩展,主要目的自然不是讲道理,毕竟风月片,是要将眼光放在人身下三路的。这20分钟的前世小故事,关键在唐朝美女的丰腴俗艳,富丽堂皇的风格,情色戏拍起来别有一番风韵,这色情的拓展,才是重点所在。这是风月片情节编排上一种高明的拓展。
   《画皮之阴阳法王》,完全将原本的故事变幻了面貌。影片的编剧是胡金铨与阿城,他们的文人心气,企图给原先的故事注入一种大气象。于是从世界构造上拓展了 故事的背景。故事在儒、道、释的凡间之外,凭空制造出一个阴森的“阴阳界”,这个中间地带里的鬼,既不能不上天堂享福、亦不可下地狱受苦,而只能受“法王 ”操控。于是,女鬼也不是反角,而成为被“阴阳法王”钳制,而不得轮回的良家女子的怨魂,她与王生的相遇,也就不是色诱与勾引,完全是王生见了美色的淫心 大起。“法王”看不起王生代表的酸儒腐士,不屑于道家的隐遁无为(两位小道打不过法王,洪金宝扮演的仙道却因一时不作为,让法王做下许多歹事),甚至藐视 佛界(故事里以受苦的冥界作代表)的力量。这个企图自在妄为的“阴阳界”,大约能看作一种对人生在世,这世界无有出路的思索。
   但“画皮”简单的鬼怪故事,不能承载编剧这般的境界拓展,阿城与胡金铨也没能够为自己这种拓展打造足够结实的情节结构,结果到了电影后半段,空剩下老道和法王斗法,打来打去,武指又不精彩,洪金宝也没的发挥,情节几乎有濒临崩溃的危险。
   至于新版《画皮》,把“色”整个颠覆,弄出堂而皇之的“爱”,让整个聊斋荒魂孤鬼色彩少了太多。也许这是大片需要将精神大写之“高尚”需求,可偏偏《聊斋志异》里的《画皮》一章压根没有爱情,非要照《聂小倩》的路数走下去,必然歪到可笑。
  
  
  ■情与色
  
   《聊斋》里画皮的故事,“色”是极重要的元素。王生看见女郎,“二八姝丽,心相爱乐。”这淫心开篇便提出来。之后将女鬼带回家,“乃与寝合,使匿密室”。 王生被挖心死后,老道叫王生的老婆去求一个叫花子救治,老婆低声下气求着,叫花子却与之开黄色玩笑:“佳人爱我乎?”骂人也是黄话:“人尽夫也,活之何 为?”“色”也是蒲松龄说故事喻世的题眼,文后“异史氏曰”说得明白:“愚哉世人!明明妖也而以为美。迷哉愚人!明明忠也而以为妄。然爱人之色而渔之…… 天道好还,但愚而迷者不悟耳。哀哉!”
   也就是说,《画皮》中王生与女鬼,完全没有情,根本都是色,这是故事成立的基础所在。老版本的画皮都得此要领。“色”的展现,鲍方版最保守,这与年代有 关。朱虹扮演的女鬼从来都裹得严严实实,对王生的勾引,也不过挑挑眉毛,做妩媚状,与淫亵是不沾边的。《鬼叫春》本来就为了色情,于是这上面的展现,叹为 观止。胡锦真是好艳星,不论是与男人的调情戏,抑或是交合场面,都风骚妩媚的彻底。京剧花旦的底子,让她即便画上浓妆出特写也顺眼极了。只是据说那些全裸 的画面,都有替身代演,不免有些遗憾。至于李翰祥对云雨场面的调度、剪辑,一路奔着撩人的香艳而至高潮,今人拍床戏,真需要好好借鉴观摩。
   新版《画皮》也有为商业考量表现的“色”。奇异的是,居然“色”的展示对象是王生的老婆,而非色相好很多的女鬼,虽然开头有周迅靠色相勾引部落首领的段 落,可是到了故事的正题,王生却从不为肉欲的“色”所动,顽固的守着纲常伦理,于是我们能看见陈坤撩开赵薇的衣服,横陈一条美腿。这么改,原先故事里对男 人道貌岸然一种犀利的讥讽荡然无存。
   除了新版将王生改造成堂堂正正一个守城都尉,其余三个版本对王生的描画,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一种对酸腐书生极尽嘲讽奚落的态度。原先的故事并没有说王生有 怎样的生活细节,而三部电影里,王生都是书生,鲍方版是屡试不第,《鬼叫春》和《阴阳法王》是吃喝玩乐游手好闲,他们写字画画,都以游戏作。原先故事里简 单提及的藏娇的“密室”,自然也都布置在书房。鲍方版的书房是借口考功名复习临时布置,简朴一些;而《画皮之阴阳法王》中,书房堆了一面墙的书,却是落了 厚厚的灰;《鬼叫春》里那王生书桌上,大咧咧摆着一幅春宫图。王生满嘴“生平不二色”,实际上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于是“黄金屋”与“颜如玉”的意思一 下再者书房里展现的通透:男人道貌岸然念书,念来念去,念不脱功名与淫欲。《鬼叫春》里还把那些借修炼之名“采阴补阳”的淫道也挖苦了一把,里面带着大葫 芦走街串巷窥伺女人的道士,最后被女鬼耍弄得狼狈不堪。
   新版《画皮》,王生成了堂堂正正的军人,他陷入的不是色的陷阱,而是感情的纠结,即因为有伦理纲常在,于是爱情上求不得,终于只能苦闷到死的纠结。这种故事模板,实在陈腐得要命,早就要被丢到编剧垃圾堆,完全不如四百多年前蒲松龄说得新鲜生猛。
  
  ■皮囊的风格
  
   几部《画皮》都是“志异”,影片诸般细节也就成就了故事不同的色彩。仿佛同样骨架,可以画不同皮囊。
   鲍方版是正统路线,还带着几十年前的教育腔调,喻世喻得太正经,比如里面王生的弟弟喜欢教训人,看见哥哥考学前要求签就说:“不能相信鬼神,应该靠自己,人定胜天。”影片里妖怪走路带风,如京剧走台,这也是国中电影还在借鉴摸索之时,想要继承的传统。
   《鬼叫春》既是风月片,便一路放荡下去,但李翰祥的风月片,即算是放荡,也要放荡得十二分精致与好看,影片各处细节都做足功夫,比如女鬼那三寸双绣花鞋, 在特写里一片娇滴滴;女鬼画皮时,不仅穿戴上皮,居然还要戴假牙!路边上小吃摊上卖的是硕大一条驴“前儿肉“(驴鞭),王生与女鬼调笑,摊主便将这物件一 片一片切与王生;王生家书房外的花园,一派苏式的曲折与南方院落的富华的结合,美不胜收;书房里,笔墨纸砚历历在目,放上还挂得一块“正心修身”的匾……
   《画皮之阴阳法王》,画面诡谲,情节间跳跃极大,不写实而写意。加上因凭空造出的新“阴阳界”,而趋魔幻。
   这些迥异之风格,也是一个题材不断翻拍而能见出的可能性。可惜,新版《画皮》并没有给这可能性增色彩,只是给现下大银幕凭添几分无趣,增添几分票房。

Tuesday, December 16, 2008

泰国的大明星


这张照片来自Wikipeida。我要不说他是谁,你会不会第一反应,这是哪位电影明星?

错了,这是泰国的新任总理,Abhisit Vejjajiva。

我发现泰国的国家元首很有明星效应。曾经在一家泰国餐馆看到一双俊男美女的合照,放得很大,高悬在餐馆重要位置。我惊呼:这两位大明星如何称呼啊?waitress平静地说,那是我们的国王和王后。我狂艳羡不已,她满脸自豪的神色,呵呵。

最近炒得很火的新总理,简直让偶惊艳了一把!用网上的话来说,这是个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钻石男,出身好,长得帅,家境富有,毕业于伊顿和牛津,所学除了经济和政治,还有哲学。娶了个数学博士兼牙医的老婆,生了一双儿女。家里姐姐妹妹不是作家就是大学教授。他从学界入政界,身世好也就罢了,关键是长得帅有才华还有能力(否则怎么能做一党领袖?)。和他一比,美国新任总统Obama似乎也黯然失色。如果泰国具有美国的霸权地位,估计膜拜Abhisit的人会比Obama多得多,在新闻媒体的曝光率也会比后者多。

Monday, December 8, 2008

推荐

周末加周一,我基本废了。弄了个计划,还不如没计划呢,严重鄙视自己一下。

但是还不算废得倾家荡产,发现了一些有意思的所在,跟大家分享--

第一个,和菜头的树洞系列。化用《花样年华》和postsecrete的点子能用得这么好,令我肃然起敬。生活在树洞这里揭开它那貌似平淡的面纱,露出其后斑驳复杂到近于魔幻的脸。两句话概括我的读后感:我对生活了解得太少;我的想象力太贫乏。这两点都让我感到羞愧。树洞系列证明了,真正的创作源泉是生活。我再次天问:中国的剧本作家在哪里?如果能用树洞人那样的心去体味生活,中国还愁没有好剧本,好电影吗?

http://www.hecaitou.net/

其次, 前列腺的网站。都是转贴不假,但关键在他那四两拨千斤的本事。网友的评论不可不看,令人喷饭之妙句处处皆是,不得不信服:网络乃龙潭虎穴卧虎藏龙之所在,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也。

http://blog.ifeng.com/1738385.html

最后推荐孟静大记者的一篇博文,真可爱之致:

http://mj6655.blog.sohu.com/94264202.html

Tuesday, December 2, 2008

当经济危机袭来

不断听到学校停止recruit新教员的消息。对徘徊在毕业与就业第一线上的我们来说,那意味着,本来就灼热的求职竞争将会白热化,而这一状况在未来N年内恐怕不会得到多大改善,因为职位的另一头系在funding上。Funding说白了就是钱。现状就是,美国经济衰退了,学校没钱了,也就不招人了。所以这批毕业生中的大多数恐怕会被留在毕业即失业的灰色地带。

然而对做中国研究的我们而言,今年却是个好年头。很多人都得到了好几个interview的机会。我本该和大家一样去职场拼杀,却鬼使神差地没有踏出那一步。有时也扪心自问,是否我放弃了生命里重要的一次机会?是否若干年后,我会为此后悔??

经济衰退、经费紧缩、工作机会削减,对我来说,全部都是坏消息。本来我对找工作的信心就不是那么大,现在这信心又更被打击了一把。但反过来想想,想清楚自己要什么是最重要的。至少,我没有荒废时间在没想明白的事儿上。

Saturday, November 15, 2008

野兽与人


最近总是复习老片儿。这一次复习的是《秋日传奇》,第N次复习。

以前没注意到的一个问题跳出来,那就是,人兽一体。Tristan正是人与兽(熊)的结合。他的故事从他幼年与熊的邂逅开始,以他葬身熊腹结束。他与熊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切下熊爪,熊抓破他的肩头,人兽血液的混合,他放过枪口下的老熊,熊在他内心的咆哮,等等)。Tristan对熊的态度可以看做是他对命运的态度。从年幼时以为自己可以掌控命运的自信满满 (挑战代表着无上力量的熊、驯服野马等),到失去爱弟知道世界不是“一切尽在掌控中”,到最后连爱妻也失去,命运的奔腾如同不能驯服的野马,完全超出人的控制,Tristan终于不再借征服自然证明人的能力。他葬身熊腹,literarily成为熊的一部分,终于与代表最高法则的自然合二为一。Tristan有着人的外形,却有着兽的狂野。如果说《美女与野兽》中的野兽是“兽面人心”,《ratatouille(料理鼠王)》里的Skinner是“人身兽脑”,那么Tristan就是literarily的“人面兽心”。当然,这个“兽”做另讲,他的“兽性大发”不是非人性、无德行,而是反陈规烂习,挑战世俗权威,说得更通俗点,就是不按规矩出牌。

人与野兽之分却是人类文明进程中重要的一环。人从以为自己是野兽的后代(狼图腾、熊图腾等)到人将自己与野兽分开、进而睥倪自然、驯服自然、驾凌于其之上,是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然而人兽之间的等级之别却从此限定、不可更改。兽被放到一个低于人类的地位上,接受人这万物之灵的统辖。但就像Stallybrass and White说过的一样,这种socially的high和low之间的分割不是绝对的,而是mutually constituted的。人类不断将自己与兽类分开的行为,恰恰是人类自我身份形成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换句话说就是,“高级”无法脱离“低级”而成为高级。想想我们自己的例子,早上起不来,父母会说我们是小懒猪,为了不背负“猪”的臭名,我们只好一边打着哈欠一边懒洋洋地挣扎着跳下床!我们讨厌一个人的时候经常把他(她)比喻成狗,英语里的bitch原意就是母狗,幸运的人是"lucky dog", 汉奸是“狗腿子”,骂人话里有“狗东西”,形容一个人丧心病狂是“疯狗”,阿谀奉承之徒是“哈巴狗”,帮凶是“走狗”。更有以动物社会隐喻人类社会的,比如《动物庄园》,以动物性隐喻人性的,比如《动物凶猛》(已有学者撰文提出,“王朔/姜文的《动物凶猛》/《阳光》就是我们当下的文明中所产生的狼人自叙的病史”)。弗洛伊德的心理治疗研究案例中更不乏将精神病症冠以动物名称的做法,比如“鼠人”,“狼人”。这个名称不是随便抓来的,而是从整个人类象征体系的符号群中挑选出来的。既非人、也非兽,而是介于人兽、黑白、蛮荒与文明、高级与低级之间,这些不能被两分法的人类概念所概括的灰色地带(ambiguity),按Mary Douglas 的说法,叫做matters out of place,往往被认为是危险的,不可捉摸的,因此应该尽量避免或者绳之以法的。当今中国城市里数以千万计的民工,也属于这个范畴,既不是农民,也不是工人,既不属于农村,也不属于城市。如此庞大的一个人群,高度流动,弹性极大,却没有一部有效的法律来address这个人群的福利与权利。他们同时可见又不可见,不属于任何一个社会范畴,就连民工这个概念也包孕着无数的多样性。政府会把这个人群当做对社会秩序极大的威胁和挑战毫不奇怪,何况还有中国曾经严密的户口制度的推波助澜!

说远了说远了。怎么就从美男Tristan说到民工了呢?还是说帅哥吧!Tristan这个名字让人想起遥远的celtic传奇,Tristan and Isolde. 在这个最早出现于12世纪的传奇故事里,Tristan是阿瑟王的圆桌骑士之一,奉命赴爱尔兰将Isolde带回英格兰,嫁给他的叔叔阿瑟王(有的版本说是Mark王)。可是在回来的旅途中,两人却陷入热恋,而后长时间地在底下继续他们的恋情。这个堪称不伦之恋的骑士美人故事被魏格纳编为歌剧,从此广为流传。在传说中因误服情药而相爱的两人被魏格纳编为原本就郎情妾意,情药只是催化剂,据说更符合现代人的爱情观。我没有统计过,但猜测以此为蓝本拍摄的电影应该不在少数--好莱坞就好这一口不是?

Brad Pitt的Tristan取名为Tristan显然是有深意的,似乎是在影射这个著名的爱情故事,连剧中其他人物的名字也与历史上的传奇颇为类似。比如Tristan的母亲名叫Isabel,与传奇中Tristan的母亲同名(Isabelle)。而Tristan的妻子、印第安人与白人的女儿也叫Isabel。电影中甚至引用了这个传奇故事。在Suzzannah与William因为寂寞而加入Isabel家的晚餐时,Isabel提到她将来要嫁给Tristan,Suzzane开她玩笑说,Tristan的妻子是Isolde。这一切真令人浮想联翩。到底做这样的影射深意何在?也许,Tristan终生寻找的就是他从童年就缺失的母爱,但当他终于在Isabel Two那里找到时,却注定要失去,如同Tristan与Isolde的爱情......对此我还需要做点功课,先撂这儿吧。

(累了,想起来再写吧。。。)











Tuesday, November 11, 2008

Secretary


这是一部让我惊喜的片子。从一开始没怎么抱希望到后来越看越放不下,仿佛倒嚼甘蔗,渐入佳境。这年头,好剧本已经很少见了,剧本也好,表演更佳,看完还能让人回味一番,这不是好片儿是什么?我给五星。

本片的情节是围绕虐恋展开的,但主题却不是"色情片"、"性"、或者变态的性。电影的主题是爱。

其实电影里的虐恋应该被当做个隐喻,就像Lord of The Ring里的那个ring一样,可以代替任何别的不为世俗所容的成见,比如同性恋、肥胖、残疾,甚至种族、社会地位,等等。这个故事也并不单纯是讲一个受虐倾向的女人如何遇到一个有施虐倾向的男人,而是在讲一个自我寻找、自我接受、爱自己的故事。

其实Lee和Edward从一开始就“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两个都扣了环了,” 但因为不能接受自己有“不正常”的性行为,他们(特别是Edward)一直在磁铁一样的吸引与自我否定之间游离,直到最后Lee做出那个惨烈的举动,彻彻底底地证明了她的爱。其实相比起来Lee,Edward是更痛苦的那一个,因为他比Lee更加不接受自己,也不明白自己的需要,所以他的挣扎也要来得更猛烈、更具有摧毁力。但他是多么幸运啊,他遇到的不是别人,是Lee!这个不光从生理上了解他、更从灵魂上了解他的女人!Edward让Lee从此扔掉了她的针药包,Lee更让Edward获得了再生,在这个过程中,她也找回了一直被压抑被曲解的自己。她之前那么多黑色岁月里留在身上的的伤痕,从此每一个都有了意义。这些伤疤,每一个都是她在灵魂上走向Edward、也是最终幸福的脚印。

爱不一定是温情脉脉、温柔如水的。爱也可以是暴力、是伤痕,只要爱中的两个人两情相悦。人的感情和需求是多么的不同,有些我们认为是好的,从而提倡,有些我们认为是坏的,从而抑制。但谁知道呢?被认为是坏的也有可能藏有无穷的魅力,甚至其内核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爱。

这部电影让我颇有微词的有两处--

其一是对性别角色的建构。很简单,如果受虐的是Edward,施虐的是Lee,这部电影还能大行其市吗?我甚至怀疑,有男演员愿意出演受虐的情人吗?Edward兼有性意义上和现实(电影现实)意义上的双重施虐角色,因为他既是施虐方,又是Lee的老板。而Lee在两个方面都毫无条件地满足他。他对Lee的控制不光是身体的,更是灵魂的。Lee连一顿饭吃几颗豌豆都听从他,连这种听从都变成了性感的交流。这样说来,我似乎和那个给Lee端去一堆女权书籍的家伙差不多了,呵呵。可是,对电影的批评和对Lee的批评是两回事。Lee尽情地服从她的Edward主人好了,我尊重她的选择。但对于电影让女性处于受虐地位的角色安排,我是不那么满意的。

其二,是当Lee在结婚当天的落跑。这个已经被用烂到不能再烂的好莱坞桥段又被用了一次,除了显得它烂、显出编剧的捉襟见肘、江郎才尽,还有什么用处呢?!剥去虐恋这层皮和自我接受的喻示,整部电影与普通好莱坞灰姑娘故事也并无太大不同,特别是同茱莉亚萝卜籽的什么落定山啊,美丽俏佳人啊,大同小异。所以说啊,电影最重要的是那个点子,你哪怕浑身都是废铜烂铁、一定要有一点、哪怕一丁点像钻石一样闪光的东西!

如果我来编剧,我就。。。(先搁这儿,待我想来。。。)

最后要大力夸奖女主演Maggie Gyllenhaal的出色表演!她并不算漂亮,瘦得皮包骨头,但她演活了Lee,就好像和Lee合二为一了。我甚至怀疑生活里的她是不是也有点受虐倾向(可见她演得有多成功)。她不是在表演,她是在和女主角一起享受爱的滋润。剧中大段对心理刻画入微的情境,非常微妙难以捉摸,而她却能把层层叠叠的情愫一丝不苟一丝不乱地全部呈现出来。特别是她与Edward之间互相捉迷的大段对白,她都能把握分寸,不温不火,实在太难得了!相形之下,扮演Edward的演员就见绌了,虽然他长得是挺迷人的。

还有啊,这部电影的中文名谁翻的?拉出去tjj!风流老板俏秘书,好莱坞烂片看多了的典型后遗症!

Sunday, November 2, 2008

找到感觉

这次写paper的历程(还没完成),是我从开始英文写作以来最艰难但却是收获最大的一次。我觉得神真的太神奇太伟大了,他好像从一开始就知道我会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于是就安排了那些障碍,让我绕了好多路不得其法,却在最低谷的瞬间顿悟到整个事情的真谛,然后,哗啦一下就柳暗花明,一路绿灯。他甚至连每一块垫脚石都给我铺好了。比如说某本书,是跟写论文完全不相干的情况下知道的,却在我黔驴技穷的当儿被想起来了,拿出来一读,嘿,用在论文上不偏不倚刚刚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如此精密而神奇的设计,如同钟表的内部,丝毫不差!回头想想那些迂回无解的看似没有出路的挣扎,却又必不可少。因为没有它们,凭我这人的头脑,就不能有后来的领悟。主啊,除了这个造物主,难道还有别的什么具有这样的伟力吗?

Thursday, October 30, 2008

春寒

感谢万能的网,让我找到这一段珍贵的《春寒》主题歌的片段。



这首叫《没有泥土哪有花》的歌,由当时红极一时的凤飞飞演唱,是这部电影留给我的除了那个坏蛋少佐以外最深的印象了。记得在影院看完后没多久,正好电视台播放,我手忙脚乱找了个笔记本,等到开唱时,一本正经地把歌词一字一句记在本子上。调子则全凭记忆。那个没有网络的年代啊!狂热地爱一样东西只能这么干!

看这部电影时,我刚上初中。不知道为何当时我们那小城市的电影院会集中热播这批拍于70年代末的台湾电影,《欢颜》,《汪洋中的一条船》,二秦二林。《春寒》里没有一个我熟悉的演员(那时还不知道凤飞飞是谁),我只是懵懵懂懂地跟着大人们去看,对电影表现的战争的残酷和日据年代也完全陌生,里面的爱情故事也有点过分滥情,然而这首好听的歌却抵消了那些不好的地方。

让我牢牢记住这部电影的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那个坏蛋少佐了,因为在电影里一身戎装(虽然是鬼子的军装)的他实在太帅了。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认定他是我看到过的最帅的男人。电影还没结束,我已经被这个玉树临风、丰神俊秀的少佐迷得死去活来的了。只要放到有他的地方我就会很专心地看,两个男女主角的生死恋反而没那么吸引我。我一边看,一边想这个导演真的很衰,怎么想的嘛!帅得一塌糊涂只让演这么个不讨喜的男二号!如果我是导演,我一定让他出演男一号,给他好多好多镜头,远的,近的。。。

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这个少佐演员的名字,叫刘尚谦。这里是一个跟我一样发花痴的刘迷写的观后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b576fb01008bwj.html

她对刘的种种感受和与当年的我如出一辙,着迷,花痴,同时又为自己着迷一个十恶不赦的“日本鬼子”而感到不安。呵呵。

Tuesday, October 28, 2008

巨雷的《说句心里话》

http://www.hecaitou.net/?p=3645

不抢和菜头的彩,不上video了。自己欣赏吧,呵呵!不雷得你外焦内嫩,不要钱。

这两天写个狗屁论文,写得我那个烦啊!写得郁闷了,想想“塞 额 卧德 因 哈特",噗嗤一笑,没脾气了,呵呵。

Wednesday, October 22, 2008

想骂人


我一般看完电影会有很多话说,虽然多是口水话,可是看了(没看完,没办法,看不下去,像填鸭一样硬塞下去了一半,关机,走人)这部,发觉自己不想好好说话了,想骂人。我一般尽量装淑女,不骂人,不随便骂人至少,但这次我实在有点忍不住了:
  
  这是一部彻头彻尾从头到脚完完全全雷打不动的装B片!
  
  至于装给谁看,大家心知肚明。
  
  巴尔扎克+莫扎特+中国知青+文革+三峡风光+女性意识+青春萌动+知识改变命运,这些大词儿的组合是只能通过大词儿了解中国的法国人多么乐 意在一部号称来自中国的电影里看到的呀!!你看我们的巴尔扎克竟然让一个从未走出过大山的四川女孩从此改变了她的命运,独立地坚定地走上了追求个人幸福的 阳光大道,还是在那个红色年代里!乌拉!自由战胜独裁,人性战胜党性,女权战胜父权。入围嘎纳!
  
  拜托!请导演大人您首先把自己的位置摆摆正吧!您这真是要好好地讲故事,还是一只眼睛盯着国内市场/另一只盯着国外电影节呢?!您要真想讲好 这个故事,请您先做一点历史真实性的功课好吗?我们的农民是真的只能或者闷声背粪、或者板起脸来教训人、或者疯疯癫癫大叫violin吗?!知青们是真的 只能用巴尔扎克的小说才会教人识字的吗(鲁迅根本不算文学家哦在您看来)?农民们真的自己看不懂电影/需要两个装B的下乡知青给讲故事的吗?讲故事还人造 飞雪在反资反修的当年也是可以的吗?还有,您麾下演员的服装,请不要那么簇新好吗?请让他们在开拍前穿个哪怕一两天好吧?请不要让改革后唐装盛行才出现的 七分裤/九分裤出现在镜头前好吧?农家女孩虽然想省布但还不会省到裤腿上好吗?三峡风光那么有灵气,为什么到了您的镜头下,变成放大的盆景了呢?请您用点 心多给几个层次好吗?比如绿色,也有远中近/不同色调之分不是吗?如果您还不明白,麻烦您看一下黑泽明在《梦》一片片末的讲解好吗?......
  
  别以为用几个现在有市场号召力的演员,您这个片就能蒙混过关了。观众的眼睛雪亮着呢!当然了,有了他们三个的脸做招牌+挡箭牌,您那里头卖的是羊肉狗肉,您自然不用操心了,自会有人上钩买单。
  
  虽然我要说的可能会招来一片砖头,但我还是要说,三个演员的发挥也没什么亮点。周迅还是以为眼睛翻几下就是古怪精灵,不是的,mm。您那叫装 B。陈坤自从那个像雾像雨又像风之后风格就没怎么变过。刘烨,我是第一次看他表演,没觉得他有大家说得那么帅,最多算个五官端正吧。再说,哥们儿,酷不是 不做表情,好吗?又没本色、又没表演,您让观众看啥呢?
  
  哎!真后悔看了这么个片儿,还浪费大好时光写这些骂人话

Sunday, October 19, 2008

这部电影最吸引我的

 是女主角Scarlet Johnson。不厚道地说,大半心思都用来看她了,至于电影本身,反倒归于其次。
  
  我一边看一边问领导:她是不是生就一副让男人欲望的脸?领导连连推说,并无此事。我无从知道男人怎么想,但作为女人,我觉得她很性感。她的脸 本身很纯净,是那种上了白釉的小瓷器,白得透明,五官很精巧,唇色非常柔嫩。我常常想,如果真有魔鬼,恐怕就长这个样,要不欲望怎么那么难阻挡呢?

心太急

蔡琴最迷魂的一首歌。MTV拍得也是一级棒,赵文煊我一直都不太喜欢,但因为这个MV,倒对他产生了那么一分半分兴趣。以前很少注意蔡琴的身材,但看了这个MV,我只有说“WOW!”


Wednesday, October 15, 2008

Born into Brothels


第一次看这部片,我在田野里,一个人,另一座城市。记得在笔记本上看完,我已经泪流满面。手拿相机的孩子们,只有在离开他们出生、成长的环境时,才显示出孩子气的那一面。在brothels被采访时,

他们说:我的生活是没有希望的。
他们说:我知道有一天我也会和他们(父母)一样,可我不想那样。
他们说:我想离开这个地方,去上学,我想进大学。
他们说:我想成为摄影师。
他们说:这里的人只懂钱,你跟他们说什么都没用。

这些话,由一个成人来说,也许没有什么可惊奇的。但从性工作者十来岁的孩子嘴里说出来,你感觉你的心,被拧紧了。看似漫不经心说出来的话,锐利的尖刺一样扎人。

那个给这些孩子的梦想开了一道窗的人,叫Zana Briski。她给予孩子们的,是一个小小的傻瓜相机。凭着这个小相机,孩子们发现了一个他们从未经历、从未想到过的奇异世界。而正是凭着手中这个小小的玩意儿,他们中的个别最终也许会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

今晚重新看了一遍这部电影,再一次被它打动。稚气未消的孩子每天都要面对亲生父母“brat”“bitch”的责骂。其中一个孩子说:当我妈妈对我叫骂时,我也恨她。但我记住一件事,她是我的妈妈。当我长大,她会老去。我不想记忆里都是她的坏处。

苦难,是早熟的摇篮。这群过分成熟的孩子,被不可知的力量无情地抛入命运的深渊。

但这次重看,也给了我一些进一步思考的空间。我在想,其实这部电影最有趣的,是西方世界对东方的想象。brothels,贫民窟,失学的孩子,这些抓人的字眼,恰恰是Zana这个project能成功的元素,无一不符合西方白人中产对贫穷野蛮的东方文化的想象。不是说,brothels的孩子不可怜,不是说他们的生存环境不逼人,而是,当这样一个project能在索斯比大行其道时,当许多纽约人为这些八杆子打不着的孩子们慷慨解囊时,我嗅到了一丝意图不良的气味。

春天我曾观看过另一部关于第三世界贫民窟孩子的影片。原谅我衰老的记忆,我甚至想不起来那电影的名字,只记得是关于柬埔寨/菲律宾一个河滩上搭建起来的贫民窟的“野孩子”们的纪录片。比较这部电影,我更喜欢那部电影的视角和阐释手段。那部电影没有出现film maker的脸和声音,孩子们说话,可是没有翻译,通篇都是摇滚和以此为背景的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你看到他们在漂着垃圾的水里游泳、比赛、捞垃圾卖钱,唱着听不懂歌词的卡拉OK,模仿迈克尔杰克逊的舞姿,吃着廉价的冰激凌,隔着铁丝网羡慕地偷看学校里上课,他们在凌晨围坐在垃圾站外用一个小铝锅煮食别人扔掉不要的鸡骨头。但他们是那么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他们不向人乞讨同情,也不指望一个film maker能改变他们的命运。比较Born into Brothels,我觉得这一部电影跳动着这些孩子的脉搏。而同场观看的一个faculty却与我争辩,说这样一种representation可能会降低大家对贫民窟孩子生存状态恶劣性的认知。我却以为,这样一种representation恰恰是第一世界对第三世界的观照所缺乏的。第三世界不仅仅代表贫穷、苦难、残酷的生存现状,不是那个第一世界优越感需要找到的反衬,而同样代表许多种族、人群的家、欢乐、思念、矛盾、游戏、情感和爱。

给孩子们一个相机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去发现,用镜头看到的世界,为何如此地不同。

Sunday, October 12, 2008

破产了。。。

晚上和领导一对账,这个月破产了!花钱的时候不觉得,现在发觉不对,钱已经花出去了。看着账单,我心里直发堵。:-(

本来打算明天去看电影的,现在一点心思也没有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真英明。

劳动光荣

今天是菜园子小组义务劳动日,去了十来个人,大部分都是初生朝阳一般年轻活泼的本科生。我们整整干了五个小时,拔草、铲木屑、铺路、整理自己的菜地。好久没有这么劳动过了,出点汗,秋风一吹,觉得很是愉快。

我们挖木屑的时候,发现一窝田鼠。鼠妈妈大概闻风逃窜了,留下两只刚长毛的鼠宝宝,每个有拇指那么点儿大,在木屑里惊慌地躲藏。我对老鼠有点本能的反感,不敢靠近,但美国姑娘们好像没有这种洁癖,其中一个赤手就把小老鼠给捧了起来,一群人好奇地看来看去,讨论该怎么处置这两个小家伙儿。组长说,学校一般是主张就地正法的,因为老鼠会破坏我们的作物。另一个姑娘马上接口说:让学校去死。那个赤手捧老鼠的姑娘提到她弟曾经失去一只宠物鼠,弟弟为此还很伤心。于是大家建议她把这两只小老鼠送给她弟弟。她穿了件胸前有两个兜儿的衬衫,就顺手把俩老鼠揣在胸口了,真看得我目瞪口呆。跟我一起来劳动的印尼同学也是,半天都不知道说啥好。领导总结说,美国孩子的生活过得太好了,他们家里没有过老鼠,所以不觉得老鼠可恶、可怕,反而以为可爱有趣。哎!这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的差距咋就怎么大呢!连对老鼠的感知都有这么多天差地别。

我家菜地的zuccini一直只长叶子,不结瓜。今天竟然发现一个果实!这家伙不结则已,一结惊人!一个大约1 +1/4英尺的大瓜!手里掂掂,约有四五磅。这个漂亮宝贝浑身油绿,敦敦实实,憨头憨脑像个大胖小子。我舍不得吃,最终把它从餐桌上解救了回来,放在家里好好看上一两天再说。

Monday, October 6, 2008

小发现

昨晚重温了The Trueman Show,金凯利给我印象最深的一部电影。十年前初次看时很震撼我(现在看来却不够震撼了,老了啊!),还特意在那年回老家前从学校步行到西四买了个VCD带着。

这次突然发现,原来Trueman上司的扮演者就是Six Feet Under里那个迷死人的Nay!而Sideway的第一男猪脚Miles (Paul Giamatti)竟然在里头演个故事都快结束了才上场的小配角。不过正是因为他的疏忽职守,Trueman才得以发现真相。可是当年对他没有任何印象,完全想不起来还有这么个角色,更不知道将来有一天,这个蓝眼睛的小胖子能成为大名角。不过从Trueman里的表演就能看出后来Miles的味道,特别是那一脸的颓废邋遢,只不过被Miles更夸大了而已。

Sunday, September 28, 2008

搬家了

周末搬家了,这个累呀,到现在我还没缓过劲儿来......

感谢Evi,Yizhong,Bill,Maggie的大力相助。没有你们,我和领导就囧了、糗了、惨了、挂了......

新房子的第一个晚上,我竟然玩儿失眠。脑子一刻不停地想怎么摆放家具、要添些什么装饰、什么颜色搭什么颜色,兴奋得爬起来满屋子乱转。结果今天就看吧,俩乌鸡眼,有形没气儿,有气、无力。可怜领导一个人应付剩下的工程......Sorry......

等整理好了,就把新家的照片放上来,并且在此立誓,未来至少两年内,我是不动窝了......

Wednesday, September 24, 2008

Marjoe



我很好奇这部纪录片是怎么拍出来的。Marjoe 可以在preach时连篇累牍地赞美主,而面对镜头,他却坦白自己并不信主,也不是所谓的神迹,他把preach当作business,他在preach时的言行,都是为了骗钱。后来看DVD包装后的说明,才知道,他preach的教会大多在南方。而这部拍于1972年的纪录片,从未在南方发行。

Marjoe最终退出了他从4岁起就从事的preach。他说,当我还是个孩子,我只是做父母教育我做的事(preach),我不用负责任。但现在我是成人了,我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何况,童年对Marjoe来说,是一个残忍的成长故事。在围绕他的那些光环背后,是家庭关系的冷漠,父母爱的缺失。

这部纪录片会让不善思考的人对教会、甚至神产生反感。是啊,如果你曾被Marjoe的preach感染过、感动过,甚至,你是因为听了他的鉴证而信神,却在这部电影里亲耳听到他的confess,说他都是骗人的,你会怎么想?当每周做供奉的你看见Marjoe坐在床上,数着一张张皱巴巴的票子,兄弟姐妹们的供奉,并纳入自己的腰包时,你会怎么想?

我也想过,天哪,神为什么允许这样的事发生啊?圣洁的殿堂、洁白的蜡烛、美丽的帷幕,背后有着这样肮脏的交易!

可是我最终想通了。Marjoe内心一直有着不泯的良知。否则他不会对女友confess,对镜头confess,把preach背后的故事告诉给众人。这一点良知,觉醒,不正是神做功的表现吗?Marjoe的忏悔,不正是神存在的最好的证明吗?这个神迹,与他在preach时以煽动的话语编造的所谓“神迹”不同,是真的来自神的恩典,不是吗?我相信,在他内心燃起忏悔的火种的那一刹那,神便原谅了他。甚至在那之前,在他做了那么多坏事的时候,神已经把祝福给他了。神的恩典,就是这么大。

Tuesday, September 23, 2008

Because they don't like it

午餐时间,我坐在一家星巴克里。旁边是个五岁左右的亚裔小女孩儿,一头栗色长卷发,大眼睛,皮肤很白。她妈妈就坐在她对面,和她扯着幼儿园里的琐事儿。突然我听到了如下这段对话。

小女孩 (G):I like Mr.*** (幼儿园老师名).He is very nice.
妈妈 (M):Yes.
G: I like Ms. &&& too. She's been nice to me.
M: She seems nice. Yeah, Mr.*** and Ms &&& are nice persons. But Ms. Anderson is a bit hard on you kids, right? (both G and M laughed)
G: Yes! That's why Alice (G's friend) doesn't like Ms. Anderson. She talked bad things about her.
M: That's not good. You don't do that to people.
G: Well, Ms. Anderson looks old.
M: You don't say things like that to people. It is not right.
G: Why? She IS old.
M: But you shouldn't say that to her. She won't like it. People, especially old people, don't like to hear that they are old. You can say it to young people, but not to old ones.
G: Oh...So I say, "Alice is old " will be good?
M: Yes. Alice is old.
G: So I say "Alice is old. Ms. Anderson is young."
M (smile) : Yes. That's right. They will like to hear it.

Ms. Anderson is old. Children speak the truth. There is a truth about it. But they are educated to say "Ms. Anderson is young." Maybe this is why so many of us can't see and say the truth and have to cover it up with something else, something pretentious and horribly ugly.

Another issue would be--Why can't people get old but remain elegant?

夜雨●宿营●海

周末,两个懒人顶风冒雨地去宿营。

这是我们的宿营地。顶儿上那块儿防潮布本来是垫帐篷用的,我们给用做遮雨棚了。这次它的功劳最大。



晚餐:Miso soup和烤羊腿



第二天,竟然雨过天晴。欣喜无比的我们去Coupeville小镇上吃海鲜。它的waterfront已经成为著名的观光胜地,游客络绎不绝。

这里的Toby’s是个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老店,以前是水手聚集的酒吧。在这个看起来稀奇古怪的小餐馆里,我们居然吃到了相当美味mussle和蒜味面包。连着吃了两次,现在一想起来还口水直流。



涂了好多butter的蒜味面包,香得破鼻子!



咦?这是什么?大家猜猜,谜底请见底下。。。提示:海鲜。



Toby‘s里的兽头,坐在底下还真有点怕它们突然朝我开口说话。



Toby’s的摇钱树



小镇上有50多座19世纪的建筑。这个冰淇淋店,写着是某个当地牌子的世界总部,嘻嘻



Coupeville小镇,长这样。。。

坐在街边的椅子上,熏着夏末的阳光。我多希望,时间就停在这一刻。



这个小镇位于whidbey岛上。这个岛从北到南有许多州级公园,几乎都临海。Deception Pass是其中一个,它的沙滩有许多彩色的石头,我捡了满满两裤袋,裤子都差点挂不住了。。。羞。。。

这是另一个公园,叫Fort Casey,19世纪末是海军基地。视线开阔,海上情况一目了然,果然是军事要塞的首选。





有许多排列有序的炮台,大炮多被移走了,只剩下底座。



还有一个漂亮的灯塔。



从灯塔向外看。



灯塔内向上看



回家的ferry上拍的,船舱里光和影的游戏



谜底,raw oyster,鲜美呀。。。

Friday, September 19, 2008

Human Condition (2)

又赶了个末场,还一路出状况,差点迟到。影院周围趴车也成问题,找不到街趴。领导发扬舍己救人的伟大精神,让偶先进场,他则是熄灯后才进来的。中途为了检查停车安全,还出去遛了一圈,把车给挪了个地儿。俺,俺们这看场电影,容易吗?

不过这第二部我看起来不如头一部那么“抓人”。故事的主要人物还是Kaji,但叙事内容有所不同,聚焦在日军内部的制度问题上了。影片的前半段让我不时想起库布里克的Full Metal Jacket,连情节都有那么一鳞半爪的相似。有趣的是,在前一部电影里,库布里克挑选了一个身材肥大,看起来韩头憨脑的家伙扮演那个受尽凌辱自杀身亡的士兵,在小林的作品里,遭受同样命运的却是一个身材弱小、带着高度近视眼镜的男人。我有点犯职业病,忍不住想,这两部电影里所建构的“失败男人“形象到底说出了美日两国文化在男性气质(masculinity)问题上的哪些差异呢?简单一点分析,肥胖、行动笨拙、体能较弱,似乎是美国文化所排斥的不利于男性气质的特征。而在日本文化(至少是在这部1969-1961年拍摄的影片里)里,肥胖却似乎不是个那么严重的问题。日本男人肥胖的本来就少嘛!但即便是肥胖的战士,恐怕也不会遭受到如在美国文化里一样的蔑视。我记得黑泽明的《七武士》里就有个胖武士,为人特别谦和可亲,也没人提出“这么肥他能打仗吗?”一类的疑问啊!但行动笨拙、体能弱、攻击性竞争性弱,仍然是男性气质的天敌,特别是军营所要求的那种男性气质。

说到这儿我想起来在今年西雅图的gay pride parade上,有一个自称bear的组织,有男有女。他们自豪地向大家展示身上浓密的汗毛,自称是bear,希望大家像爱护bear一样爱护自己身上的体毛,不要动不动就shave得光溜溜的。呵呵,多么可爱的人啊!

其实关于体毛、体重、身高、胸围、腿长等的种种文化抗争都说明了,在社会规范和权力结构的压制下,人得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接受真实的自己、爱自己。而那些个荒谬的社会规范的始做俑者和拥护者,也是人自己。

这部片对军营男性气质的探讨会很有用。在战争和军队这两个特殊的限定下,男性气质的概念也被狭隘地限定了。只有体格强壮、富于进攻性、竞争力强、对长官俯首听命不做二想的战争机器才被认为“够男人。”而且这种男性气质概念的构建,还一定是建立在对女性的贬低和侮辱的基础之上的。首先,不具备如上特征的士兵,被逼迫做出各种低级妓女的动作,被侮辱和损害。这恰恰说明了,女性,特别是从事性工作的女性,在社会地位和性别等级上是如何底下。其次,当Kaji的妻子前来探望时,其他兵士不断挑逗他,暗示他在性上征服妻子。仿佛一个在性上不够agressvie的男人便不是男人。而这种性幻想的对象恰恰是被男人们看不起的女人。真是可笑!而Kaji和妻子之间那种纯真的爱,那种在灵魂上而不仅仅是身体上融为一体的爱,又有几个人能了解呢?妻子的身体,对Kaji来说,不光象征着肉欲美好,更是人性的美好,象征着人间一切美的东西。这正是他让妻子走到透亮的窗前脱下衣服展示胴体的原因。而对那些脑子里只有肉欲的兵士们,鲁迅早已描画得入木三分:“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人之境界高下,大于天地的距离。

Wednesday, September 17, 2008

Bowling for Columbine

大约一个星期前,我接到一个访学朋友的电话,她问我是否听说了最近发生在西雅图的枪杀案。据说,凶手罹患精神病,杀了6个人,包括一个警察。她知道这件事后,非常害怕,连门也不敢出,她的家人也纷纷打来越洋电话,问候她的情况。她的惊慌与我和领导的麻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促使我关注起美国的枪支管理法令和相关的社会事件,以及,电影。

我找到了Michael Moore的Bowling for Columbine.在探索校园枪击案的前因后果的过程中,Moore探讨了如下几个问题:

1. 枪支拥有和使用是否是天赋人权?是否是所谓的“美国的传统文化”?
2. 为何美国会成为发达国家中持枪杀人率最高的国家?
3. 如果民众拥有枪支是为了保家防身,他们在防卫谁?谁让他们害怕?
4. 金钱和资本在禁枪、枪支管理的matrix里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对第二个问题的探索和回答最为出彩。Moore聪明地对比了邻国加拿大的社会安全状况和持枪杀人率。他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为什么在持枪率并不低的加拿大,枪杀事件的概率大大低于美国?如果说,这是因为美国历史上就是一个沾满血腥的国家(美国枪支协会主席用来抵挡Moore一连串尖锐的问题的最佳挡箭牌),为什么同样充满暴力血腥的其他西方国家,比如德国、英国,其枪杀事件率大大低于美国?如果说,这是美国的传统文化,那么这样的文化为何不能消除?拥有这样文化的国度到底是人间天堂、还是人间地狱?Moore的镜头让我看到一个far from safe的美国,aggressive,在世界许多国家发动非正义战争,却又不断通过种族歧视、恐怖主义论调来煽动国内普通白人民众的恐惧,达到某些不可告人的政治和经济目的。枪支拥有权,是和美国在全世界的霸权扩张、武器制造商的巨额利润、大众传播产业的生存伎俩、以及种族、贫穷、等等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不是一个用所谓”传统文化”、“保家防身”、“碰巧发生的悲剧”等借口可以轻轻带过的问题。Moore并没有给每一个方面一个定性的结论,他只是把这些层层相扣的环节展现出来,让观众自己去评判和思考。

最激动人心的一幕当然是Moore与NRA主席Chalton Heston面对面的对话。Moore自称自己是NRA的member(这老小子还真有一张会员证!),才获得与Heston interview的机会。Moore由一开始的不卑不亢到最后的连连逼问,直到要求Heston向Columbine和Flint的受害人家属以及反持枪民众道歉,一层一层剥下这个老家伙的画皮。Heston终于挂不住他那张老脸,竟然粗鲁地walk away。Moore拿出死于Flint六岁男孩持枪杀人案中的victim的照片,Heston不顾而去。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Moore把胜利的红旗插在了每个明眼人观众的心底。

回头来看西雅图的枪击案,新闻报道忽略凶手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和生活状况,却连篇累牍地描述凶杀现场和过程,让人无从得知事件的前因后果,实有炒作嫌疑。据说凶手是一个多年病史的精神病患。可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他行动无人陪伴?如果枪支应该妥善保存,他如何能轻易从别人家偷到枪支弹药?所有致命的枪击都发生在同一个社区,他是否拣选杀害对象?......

而这次不是西雅图近来发生的唯一一次gunshot massacre。两年前Capital Hill 致七人死亡的枪杀案,至今还阴影未散。

写到这儿,我突然觉得后背发寒。就像行驶在茫茫大海上自以为安全无比的泰坦尼克号,突然看到一轮巨大无比的冰山出现在视线内,曾以为了如指掌的一切猛然显示出狰狞丑恶的一面。

补充:Moore的纪录片有一点不足,就是未能深挖columbine两个凶手的成长历程和生活环境。Moore把很多精力放在反应学校教育的疏忽、教学环境的不友善等结构因素上,而跳过了两个孩子的家庭和他们的内心世界。这也许是受到纪录片这个类型的限制,比如,凶手的父母亲属拒绝采访,受害人家属也拒绝重揭伤疤等。Moore只是插入了一些档案映像资料,借以反映当时受害人方与美国枪支协会之间的势不两立。

可以从这个方面给Moore以补足的,是Gus Van Sant的《大象》 (Elephant)。这部以Columbine校园枪杀案为素材拍摄的影片,一举拿下了嘎纳金棕榈和最佳导演,不是没有理由的。它正是从Moore那样的道德制高点走下来,降低自己的位置,将其放到一个普通高中孩子的视线水平,来观察和窥视枪杀案的前因后果。这个视线水平正是Gus Van sant高明于Moore的地方,它仿佛一只妙手,剥鸡蛋一样小心地将校园这个蛋黄与一切外在的结构因素等蛋壳碎片剥离开来,然后用一个放大镜细细地看校园的内部。而这样处理后的校园,看起来是那样平淡无奇,一个个处于青春萌动期的孩子,脸上还挂着未消的稚气,打电动、逃课、迟到、恋爱、练钢琴,同学之间隐藏着各种各样的歧视和冲突。这样一个校园和任何别的校园也许并无多大不同,然而谁知道,在如水的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的伴奏下,即将上演的是这样一幕人间悲剧呢?Gus Van Sant的镜头同样这样伸向两个凶手的家庭,我们看到他们的父母对他们是怎样的漠不关心,放任自流,而这两个孩子的内心是如何扭曲地生长着罪恶之果。终于,一切平淡掩盖下的矛盾集聚到一起,不可抑制地爆发了......

还有一部电影,我觉得也可以纳入到校园暴力的范畴,就是《大逃杀》(The Royal Battle)。虽然最后学生们的互相残杀是被军方和教育界强制的,看起来似乎他们没有选择,但他们其实是有选择的,那个选择就是自杀,宁可失去生命也不在这样罪恶的情况下沾染同类的鲜血。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参与这个残酷的“考试。”而当人被逼迫到不杀人就得被杀的情况下,人性中的恶以千百倍于常态的力度爆发出来了。特别值得留意的是,日常校园生活中的学生间的种种摩擦,在这种非常情况下被极大地激发,成为多起谋杀的导火索。换句话说,校园里隐藏的仇恨、龃龉和矛盾冲突,成为了这场非人闹剧的帮凶。体制的不合理固然是恶之源,人内心的仇恨和报复的火种,又何尝不是恶之源呢?

Monday, September 15, 2008

昆曲

很早就听说了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在中国一举成功,两位年轻主演是如何青春美貌,舞美是如何精益求精。但我还真没听过昆曲。一时心血来潮在网上找了找,妈呀,原来这么好听!简直是莺啭燕呢,春光无限。那段著名的“原来姹紫嫣红开遍”,真是吴语软哝,风情万种。难怪矜持如林黛玉都听得“如醉如痴”,“心痛神痴”。要我说,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能写得那么娇艳妩媚,恐怕和曹雪芹是个戏迷戏痴大大的有关系!昆曲的美,借用一个网友的话,叫“匀称调和,错落有致,浓淡相宜,不偏激,不单调。” 说得很精当。所以昆曲适宜在小家庭院,四五个人,一壶热酒,细细唱来。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里,众人要芳官唱的《赏花时》,大概也是昆曲吧,因为是”细细的唱“来的,正适宜家庭小宴。戏曲和《红楼梦》关系紧密,可谓戏如人生、人生入戏。贾宝玉几次大的觉醒都和戏曲有关。最重要的一次当属“识分定情悟梨香院,”也正是从他想要听戏开始的。

我是戏曲外行,京昆两剧我都不懂、不熟。我有段时间迷上了京剧,珍藏了一些段子。有一段梅兰芳的《贵妃醉酒》。记得第一次看到,我怔怔地半天说不出话来。惊艳呀!对比后人,梅兰芳的贵妃真是富贵柔媚到极点,又矜持端庄到极点。按理说,能表现出一样就够难了。两样都全,就只有梅兰芳能做到了。这出戏杨贵妃持宠撒娇,又是醉酒,很容易显出轻浮不尊重样儿来,梅的贵妃却是一点儿妖冶样儿也没有。再醉,再撒泼,那也是贵妃。那一身行头,特别是凤冠,少说也有个十来斤,当时梅已经年过五旬了,已经开始发胖,但做起衔杯等动作来,仍然让人觉得很美,一点也不臃肿。

这次找了一部全的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来,存在这里,自个儿过瘾,嘿嘿。梅兰芳的唱念作,真是样样都到了极致。他的同声录像本来就很少,这个资料可是非常珍贵的。



















Friday, September 12, 2008

Human Condition--向小林正树致敬

昨晚是Human condition第一部在Seattle放映的最后一天。我算是搭上了末班车。就连放映员也对这场的观众说:you made it.呵呵。

能在宽敞干净的影院的宽屏幕上欣赏小林正树的大作,是人生给予我的一大奢侈。其实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小林的作品。随便查了一下网上,他的作品最为人称道的大概两类,一类是与Human Condition一样反战反思的,另一类是继承日本传统美学并发扬光大的讲怪力乱神的。网上关于Human condition的评论非常少,大大超出我的预计。特别是连一些有名的中文电影网站,对此也不过几句剧情简介加导演生平介绍,一看就是从教科书上抄袭下来的,就算已经过世的影评人卡夫卡陆也不过寥寥几句不痛不痒的观后管,让我感觉非常不过瘾,甚至悲哀。

要我说,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看看这部电影。这话一点不夸张。中国人都知道在1937年到1945年间发生在中国本土的事儿,可大概没几个中国人知道,一个日本导演如何描述和呈现这件事,如何反思自己的国民在伪满洲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小林正树的这部史诗电影,正是对这个问题的正面回答。

我只看了第一部,所以我只说第一部。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从一开始,这个悲剧的调调就很突出。Kaji是个妄图与制度对抗的人。他希望以人道精神改善被日本军方非人虐待的满洲奴役的劳动条件,是一个mission impossible。同样,作为当时的统治阶级一员的他想要获得中国战俘的信任,也是一个mission impossible。所以,Kaji在老虎岭所作的一切,都是不可为而为之。电影反复地表现Kaji在这两个irony里的挣扎和反思,他一再地对中国战俘不信任他感到无力和愤怒,也一再地为自己的上司和同事继续虐待和屠杀中国劳力感到悲愤和绝望。Kaji是一个很善于思考的人,然而他忘掉了一件事情,就是,他的祖国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他向被奴役的中国人要求信任,这个要求本身就是不合理、不能成立的。他用了很多方法试图和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甚至到了声称要做朋友的程度,但无论怎样,他们之间始终有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他是个日本人(侵略者),他们,是中国人(被侵略者)。在和平时期,这道鸿沟都未必能被跨越,何况是战争时期呢!所以,Kaji其实是一个有着人道主义精神的幼稚的左派,在当时的日本可算是难能可贵,但不是个成熟的合格的知识分子、思考者。他那套人道理论,在铁一样的现实面前不堪一击。在战争面前,没有所谓的改良、改善。支持或反对,只有一个选择。高被杀害,把这个问题血淋淋地放到了Kaji的面前。

小林在电影里做到了几件其他日本导演也许永远做不到或者不敢做不愿做的事。第一是,承认了日本对中国的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承认了日本在伪满洲国进行的对中国人民的掳掠和奴役。第二是,承认了中国慰安妇的存在。承认了日本军方利用慰安妇达到奴役中国人民的目的。第三是,承认了日本军方对本国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的迫害。第四是,承认了中国人民为求自由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抗争,是正义的,是充满勇气和智慧的。因此,哪怕电影本身有一些缺点和不足,我仍认为,小林是日本战后难得的富有正义感和使命感的伟大导演。同为参加过侵华战争的小津,对战争一言不发。市川崑,回避了被侵略人民的苦痛,将镜头只聚焦于战败的日本军队。黑泽明,反思战争还要躲躲藏藏借助梦来表达。小林,只有小林(至少迄今为止我看到的),敢于直接把日本奴役下的满洲,那苍痍满目的土地、那备受摧残的人民的面目,搬上荧幕!而这些画面,出自一个日本导演之手,让我不由心生敬佩!

我一边看,脑子里总忍不住想一个问题:假如,在现代史上,中国曾如日本一样发动过对别国的侵略战争,中国导演能拍出Human Condition这样的电影吗?这样的中国导演,会在当下已有的导演里出现吗?换句话说,我们能期待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贾樟柯、张元之流拍出Human condition吗?

领导说我的这个问题是个假问题,因为不能这样预测一个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和人们的反应。世界不是你能用头脑想出来的。也许吧,但我总有些莫名的悲观。

小林让我赞赏的另一点,是能看到人性的复杂性。其实能明显地看出来,小林对中国人是不熟悉的,他对中国人的刻画有那么点样板化,远远不如日本人形象饱满、活泼、生动。但即便是处理自己完全不熟悉的对象,小林还是竭力呈现多样性。他电影里的中国人,有得过且多、贪生怕死型的,有正直勇敢、慷慨就义型的,有聪明智慧以柔克刚型的,还有优柔寡断左右摇摆型的。在他的处理下,我们看不到通常美国电影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脸谱化、绝对化。他对小陈这个角色的处理尤其出色。这个年轻的中国人,给日本人做勤务兵,是中国人词典里不折不扣的汉奸。小林在电影里为“汉奸”进行了辩护,把这个角色人性化了。我们看到的小陈,是一个很有孝心、在日本人和中国人两种角色里摇摆不定的孩子。他做对过一些事,也做错过一些事。但最终他选择了和自己的人民在一起,没有出卖同胞。这和颇有争议的李安对易先生的处理方法如出一辙。但不同的是,易先生是自己选择当汉奸的,小陈那样的穷苦人,却未必有这个选择。所以比较起来,小林的处理更有说服力一些。

同样,小林对日方各色人物的处理也非常注重层次感,注意呈现人物的多面性。二战期间的日本军人给我们的感觉往往是冷血、可怕的。影片里的日本军人也是如此,但,小林着意呈现除此之外的其他方面,尽量避免脸谱化。比如那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军官,也有对宁死不退的Kaji佩服而退让的一面。还有一些Kaji的同僚,也是痛恨军方但敢怒不敢言的。然而同时,同情中国人同情丈夫的Kaji的妻子,却在紧要关头拉住Kaji不让他解救死囚。可以说,小林对人物的刻画是从那个人的具体处境出发设身处地为他(她)想过的。这些处理都丰富了我们对那个特殊时代和人性的理解。

电影里有两幕场景,堪称地狱的人间再现。一幕是Kaji打开押送所谓中国战俘的列车车门,却发现一群状如地狱鬼魂的中国人争先恐后地逃下密闭无窗的列车,呼吸一口新鲜空气,进而跑向装载着粮食的骡车。那处于身体极限精神接近崩溃的人们,那被饥饿、病痛折磨得不成人形的人们,就是我的同胞。坐在黑暗的电影院里,看着荧幕上那一个个骨瘦如柴面目全非的中国人,我忍不住我的泪。心里面竟不自主地回响起色戒里汤唯的一句本用于反讽的台词:中国不能亡!

我不能理解为什么现在有些所谓的中国学者谈民族主义色变。在我看来,极端民族主义才是应该警惕并杜绝的。民族主义本身是一个人国族身份的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而人的存在,到最后,就是国族身份。普泛的人性和人文主义可以跨越国界,但只能是在一定的特殊条件下。相反,绝大多数时候,人的国族身份决定了他与他者的界限。这是为什么我对不同国族间的真正沟通经常感到不乐观。也是我对人类学心存怀疑的地方。一个研究中国的美国学者可以轻松地说,我希望看到中国ge 命。而一个同样研究中国的中国学者,比如我,则会毫不迟疑地说,我不想看到中国ge 命,因为老百姓会遭殃、会流血。他们都没有错。这里没有对错,只有国族身份的不同造成的观念和意识上的鸿沟。

然而也有一些认识的中国人告诉我,我们应该从美国人的逻辑中去理解他们对中国的苛刻言论。甚至为此我和一位女性朋友还有过一次讨论。她以她和前男友(一个美籍 台湾人)的交往争辩为例,企图说明,美国人的一些观点是有道理的,不能因为他们批评了中国就不接受。他们当时讨论的问题是xi 藏问题。她前男友说:你们中国人都认为xi 藏是中国的吗?她回答:当然。所有中国人都这么认为,我们从小就知道。(这个回答的水平之低简直可以让我这个中国人蒙羞)她ex又问:这就不对了。如果所有的中国人都一致这么认为,那就有问题。你看我们美国,有的人支持zang du,有的人不支持。这才是正常的。你们那个教育有问题。她就无言了,开始默默反思。我问她,你问过你ex,西雅图是美国的吗?他如果说是,你问他,所有的美国人都这么认为吗?如果他说是,那么我倒要请教他,为什么印第安人要关闭西雅图奥林匹克国家公园第二海滩的通道、不允许其他人踏入呢?如果是美国的,为什么印第安人能有这个权利这样做呢?她说她不看批评什么,而是看批评的逻辑。可是同学啊同学,这难道不是同一个逻辑吗?

有些美国人不理解中国人对来自西方的批评的“过分激动。”他们经常说,我们批评的是你们的政府,不是你本人。我曾经安于此等解释。但现在这种说法已经不能让我信服,虽然我不会过分激动。原因就是,政府即人。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政府。不能因为他们批评的是政府就可以束之高阁、不加以分析对待。何况来自西方对中国政府的批评还往往是杂枪带棒,有其他目的的呢!

另一幕是日本军人对几个企图逃跑的中国战俘实施砍头,而其他的中国战俘被迫围观。这一幕让我想起了鲁迅,想起他所说的麻木的人民。然而在小林的电影里,中国人却不是那麻木不仁的看客。我注意到,高被处决的一幕,镜头是从下往上打的,是个仰视的角度。这在中国电影里,往往是英雄才配享用的,因为它让人物显得格外高大。小林对高的处理方式,曾让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在看一部日本电影。高那种行为举止、英雄气概,让我恍惚看到了中国红色电影里高大全的形象,心想是不是小林借鉴了中国电影中的一些表现手法。

小林还有一个做得漂亮的地方,是引入了朝鲜人这个角色。很多时候我们想到满洲,只想到中国人(汉族人)、日本人,却很少想到与东北一水相隔的朝鲜和生活在东北的大量的朝鲜族人。在那个战乱纷飞的年代,他们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又有些怎样的经历与选择?是我们很少关注的问题。而这个角色的引入,进一步complicate了整个局势,使得故事更为好看。

小林当然也有一些败笔。除了对中国人不熟悉造成的对中国人形象刻画上的失误之外,语言也造成了一些瑕疵。片中中国人都是说中国话,但演员却是日本人,大概为了拍片现场学的几句中文,讲起来那个詰贅拗牙啊,听得我和领导这个郁闷致死啊!明明是“中国人”,中文却还没有日本军官说得好,这要在中国放映,铁定笑场。但偏偏这是一部很严肃沉重的片子,情境也都多沉重肃穆,要笑还笑不出来,所以感觉特别难受。倒是身边坐的那些老外幸福,没有这个语言“优势”,反正都听不懂,管你中文日文的。我想要是小林能等到中国开放,聘请中国演员来演中国人,情况大概会好很多。但八十年代日本国内的政治局势能不能允许他拍这个片儿,可就不好说了。

领导对小林的处理手法不满意,他看不惯银屏上一个日本当权者(Kaji)被塑造成英雄,他领导下的中国战俘(实际上是奴隶)还不惜牺牲生命为他出头。他说这个片儿disturbing。我理解他的感受。但我不赞同他。我想,评判一个导演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去考量。小林是日本人,是日本籍的导演,这决定了,尽管他对战争有深刻反思、反省,甚至有超越他国族身份的思考,他还是会在电影里塑造日本英雄,不是他姑息日本人,或者盲目乐观,而是他不可能拍出姜文《鬼子来了》那样的东西。他没有在中国文化里成长生活的体验,他没有那个文化脉络的财富。他没姜文那样对中国农民的深刻了解,也没法像《紫太阳》或者《黑太阳731》一样把日本人当成“他者”来鞭挞。他只能从他所处的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出发来拍片。而能做到现在这样的反省、批判、细致入微,已经非常非常难得了。就视角问题来说,我所有点不习惯的是,片中经常提到的labor问题。侵华战争对我来讲,一直是个国际政治问题,而不是经济问题。然而,Human Condition提醒我,政治和经济不能脱离。日本帝国的扩张背后的驱动是经济利益。

小林在片中似乎是特意地回避了日本军人施虐中国慰安妇的问题。相反,电影里的慰安妇都是日本军方安排给中国奴隶的。我觉得这个安排是小林的无奈之举。因为这个话题实在太敏感了。但这样的安排却有很多问题。那些吃不饱穿不暖、骨瘦如柴、做牛做马的中国男人,需要这样的“慰安”吗?

最后说一句题目 Human Condition。这个不应翻译为人的条件或者人间状况。题目的意思应该是,一个人能成为full human的条件。所以应翻译为,做人的条件。

Friday, August 29, 2008

The Finger Breaker

从《海上钢琴师》一直追到Jelly Roll Morton,终于找到这里。以前怎么没发现Jazz这么好听呢?



《海》片除了结尾的对话最精彩的一场,钢琴比赛。曲目以此是 《The Crave》,《The Finger Breaker》,《Enduring Movement》。最后一段是六手联弹,算在1900 一个人身上了,呵呵。果然是legend。



当然也不能忘了这一首名为《爱》的曲子。

Wednesday, August 27, 2008

图雅的婚事--观后感

《图雅的婚事》,剧本大概是我近年来看的中国第六代影片里写得最好的之一。很难相信操刀《赤壁》的芦苇,竟然是该片的编剧。

这是一个真实发生过的故事,只不过电影把故事的地点转移到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内蒙。据说,这是经过导演深思熟虑的。故事是个好故事,内蒙的风光也够震撼, 但我忍不住想:假如图雅是平平凡凡的城市下岗女工,而不是身穿臃肿棉袄头戴土气大围巾的农村妇女,会怎样?这片儿还会像现在这样引起国际影人的关注,还会 获得那只亮闪闪的金熊吗?

我们看的夜场,稀稀落落没几个人,还都是老头儿老太太。我俩算其中最年轻的。

电影放到一半,从什么地方竟然传来另一部电影的噪音,让人非常恼火。好几个观众坐立不安,四处找寻声源,当然也包括我啦。最后发现声源竟然是放映室!无德的放映员,趁着上夜班看他喜欢的西部枪战片呢。

坐在我前方不远有一对儿gay couple,老头子头发都花白了。看到电影里动人的一幕,两个人相对一笑,两颗头碰在一起,挺相亲相爱的。

还有坐我右前方的一个外国女人,从开场没多久就开始抹眼泪,直到最后。我想,她是不是认为咱中国人过的都是图雅那日子呢,要男人没男人,要水井没水井。这种眼泪来得可真廉价。希望她不是。

Saturday, August 23, 2008

赤壁惊雷

不看《赤壁》,不知道原来电影台词念白这么重要。一口奶油台湾腔的孙权,怎么摆威风都觉得外强中干,威风是装的。林志玲大姐那娇滴滴的“站起来”咱就不说了,雷得人外焦里嫩。金城武的普通话算勉强过关,只是声音温柔得能挤出水儿来,可惜这不是琼瑶阿姨的言情文艺片!梁朝伟的对白一看就是后来配音的,嘴形都对不上。也幸亏这样,要不梁帅哥的粤普更要雷死人不负责。很多人批评张丰毅的曹操形似神不似,我觉得张丰毅很冤啊,对比连台词都念不好的那几个主角,张丰毅至少是自己念的台词,而且念得中规中矩,没有台湾腔、没有耍嗲,也没有粤普的奇怪发音,不容易,不容易啊。

不看《赤壁》,我也不知道原来刘备的业余爱好是编草鞋,他当初以此为生原来不是为生活所迫,竟是在做一项终身热爱的事业。不看《赤壁》,我也不知道关公原来喜欢当私塾老夫子,而且教育观和现在很多父母很接近--只要你们用心读书,将来就不会受穷!不看《赤壁》,我更不会知道,原来张飞是书法大家,写得字儿比柳体还清秀!看来燕人张翼德不光会舞丈八长矛,舞起笔杆子来也是一样出神入化呢!

梁朝伟和林志玲的床戏,一点激情都没有,完全是例行公事。都是梁帅哥担纲的床戏,怎么《色戒》看起来就能那么有层次有深意,换了《赤壁》就这么机械这么无趣?看来周郎和小乔的婚姻质量也并不高,苦了曹操老贼了,一辈子惦记着。冲冠一怒为红颜,为了小乔打东吴,这放在洪承畴身上倒也说得过去,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写得出这句子的人,他能是这副德行吗?

倒是诸葛亮与周瑜那场以琴会友拍得不错。琴声若心声,高古处如清泉照明月,激荡处若江涛惊拍岸。领导很冷静地听完我的评述,总结说:但又不是这两个演员弹的!

Wednesday, August 20, 2008

Saraband

伯格曼84岁高龄执导的片子,看得到伯格曼个人生活的影子。同样八十高龄的Johan那种stubborn、刻薄、精明和控制欲,似乎是伯格曼某种性格特征的投射。而Henrick与Karin父女间的掌控与反掌控、既爱又恨的情感,则让我想起Haneke的Piano Teacher里那对母女。不同的是,Karin最终挣脱了父亲的畸爱,冲出樊笼,重获人生。而Erika一边努力挣脱来自母亲的掌控,一边不由自主地陷入另一种权力争斗,最终沦为权力结构的双重牺牲品。

Anna,伯格曼好像钟情于叫这个名字的女人。拥有这个名字的女人似乎总是爱的化身。在Cries and Whispers里,作为女仆的Anna用她无私的爱努力维护住主人一家行将瓦解的亲情关系。在这部电影里,Anna的爱如同神的光,照射在每个人身上。前一个Anna遭到不公正的对待,而这部影片里的Anna却得到较好的结果,被两代人共同怀念和追悼。连与她素未谋面的Marianne也不禁怀想:Anna经历过什么?她走路的姿势怎样?她笑起来是什么样的?

这个已经不在的人,仿佛一颗最精巧的螺丝钉,把零散的人物和事件钉在一起,不叫它们失散。又像用圆规作图时那个不动的支脚,是一切的中心,电影里所有的人物都和她直间或间接有关,都受到她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即便在死后,她仍然统领着房子里的每个人。这一点又有点像《蝴蝶梦》那个从未出现过的Rebecca。伯格曼在片花里说,他拍这部电影的初衷与他最后一任妻子Ingrid的去世有关。那时,他对着亡妻的照片想,从此我再也见不到Ingrid了!这样他开始构思这样一部电影。凑巧的是,在影片里频频出现的Anna的照片,正是Ingrid本人的遗照。在我想来,这是伯格曼刻意的精心安排。Anna逝去,Johan家中所有的快乐都失去了,家庭面临分崩离析,每个人都感到孤独异常。Ingrid去世留给伯格曼的大约也是此类感受。那因为Ingrid而存在的完满世界,从此不再。斯人已逝,情何以堪。

有人说,伯格曼的电影主要有两大主题,一是关于信仰的,主要是上帝是否存在,上帝存在的意义,人和上帝的关系等等。二是关于人和人的交流、关系。同样的主题也出现在saraband这部影片里。让我印象极为深刻的一幕是,Marianne 在小教堂与Henrik无意相遇,那时Henrik在弹奏风琴。随后,就在那个教堂的耶稣像下,Henrik表达了对亲身父亲的憎恨,并辱骂了无辜的Marrianne。如果我没有记错,在这段情节发生前,镜头扫过教堂里的圣像,一切都显得那么圣洁、宁静、美丽,与随后Henrik因仇恨而扭曲的面庞、痛苦的眼神、以及诅咒的话语形成了无声的对比。我想,伯格曼是绝望的,对神的万能,对人可以被拯救的信念。对比《Winter Light》里,那因为神的沉默而痛苦的Ericsson,Henrik的痛苦是更无药可救的。他已经决定彻底沉沦。

Karin真的能把这个阴霾的家甩在身后吗?她会为自杀的父亲回来吗?伯格曼没有告诉我们。我想这也正是他高明的地方。露出一半永远比全部露出来要诱人,伯格曼在给扮演Karin的演员讲戏时,特别这样提到。我想这也是他的作品的一个迷人之处。

Saturday, August 16, 2008

冬光

被蔡明亮闷住了,转看伯格曼,看的是《冬光》 (Winter Light)。被震撼了。室内剧在伯格曼电影里释放出耀眼光芒,一如牧师头顶逐渐发亮的光。

到底有没有神?当人软弱而神却对人的苦痛沉默时,人该坚持还是放弃信神?主里有没有人的终极自由?信仰是加重人生磨难的驾轭,还是解救苦难的方舟?在苦难里继续活着,还是否定信仰寻求解脱?人是该顺从命运还是顺从神、与命运抗争?。。。

在《冬光》里,光线如同神的手,抚弄撩拨着每个人的生命。晴了,阴了,亮了,暗了,神来了,神走了,神应答了,神沉默了。人追问着神,到底是什么站在这一切的背后?然而神不发一语。

到底是什么,使得伯格曼的电影如此远离生活,却又如此贴近人心?仿佛一把利刃,剖开生活复杂的表相,一刀到底。干净利落,尖锐得可怕。每看一次伯格曼,灵魂就经受一次拷问。甚至,我没有在看电影,我在凝听那从云端传来的他的声音。

Harvest

我们暑假帮学校看菜园子,分得一片地。第一次啊,咱也当上小“地”主了!这就是我家的小菜圃。
我们种了西红柿、黄瓜、生菜、小白菜、意大利瓜、还有点胡萝卜。那片儿嫩黄的就是小白菜,生长期只要20天,神速吧!



收获了!我太贪心了,一次采了这么多!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那个甜那!还是organic的!


小白菜特写!亲手撒种、浇水施肥,看着它从豆芽菜一般大长起来的,跟自己的孩子一样,舍不得吃啊!。。。8过,不厚道地说一句,味道真是好。。。hiahia。

Friday, August 15, 2008

李少红该读读李安的传记

李安在他的传记里提到拍《与魔鬼共骑》的心得时说,拍年代剧要照顾两个传统,一个是历史传统,一个是剧场传统。所谓历史传统,就是历史真实,比如,服装,道具,人物的对话等,要符合剧本表现的时代的气息。清朝的黄袍马褂不能穿在唐朝人的身上,秦代的人不能在餐桌上大吃汉代才有的西红柿。所谓剧场传统,我的理解,就是文化固习产生的审美真实。李安的原话是这样的(我可是一字一句敲的):

“刚开始我还不服气,后来发觉那是文化本身的一部分。譬如看电影时,到底是正史的《三国志》较接近史实,还是小说的三国演义比较准,真的很难说。一般来说,正史较接近史实,准确度较高;但演义则在人们心里早已产生了一种绝对值,而且根深蒂固。如贾宝玉是〈红楼梦〉里的虚构人物,可是在读者心目中,他比作者曹雪芹还要真。这些文化形象是一种软性的诉求,都要注意。它是日积月累,已成为俗民百姓生活中的一部分,甚而有些是积非成是,一时间极难扭转。

历史传统与剧场传统若互相抵触,人们心里所认同的往往是剧场传统,而非史实。譬如文化里许多惯有的印象,即与正史之所载迥异:如正史上周瑜的年纪比诸葛亮大很多;关公其实是个很小心眼的人,他也没见过椅子,更没坐在椅子上撩起胡子看〈春秋〉;张飞还喜欢绣花。。。但你要是这样讲,老百姓一定不依,会说:“你在搞什么名堂!”。。。。。。

剧场传统经由戏文、电影的长久灌溉,戏剧工作者所创造出来的自我文化形象,在观众心中早已建立起既定的信任感,当你拍摄的内容与之相违背时,观众会不习惯。不仅在形象塑造上如此,连语言也是如此。不尊重大家的习惯,你就得自食其果。。。”
这段话振聋发聩。听起来平常,道理也很简单,但越是大导演、名导演,功成名就的人,越是容易栽在简单的道理上。比如这次李少红重拍红楼梦,就多处违背了李安说的时代剧的两大原则。她以为红楼梦作为小说,本来就是虚构的东西,历史传统不易着迹,可以自由发挥,所以勿用讲求时代风貌,汉代的袖子,唐代的裙子,清末的片子头。。。可惜,〈红楼梦〉虽故意混淆时代特征,却总也跳不出明清两代,所以那貌似从唐代穿越来的宽袍大袖、从17世纪的欧洲穿越来的蕾丝,雷得人里嫩外焦,无怪乎民间哗然一片。

然后是剧场传统。李安说得好,“贾宝玉。。。在读者心目中。。。比作者曹雪芹还要真。”这句话用来说红楼梦里的每个人都成立。哪怕曹雪芹对红楼梦中人的描述再模糊,哪怕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国人对红楼梦人物的想象是在一定之规里的,比如一定是瘦黛玉胖宝钗,反过来,就成笑话了。偏偏新版要丰富我们的娱乐生活,拍这样一个笑话给我们看,林妹妹“容貌丰美”,宝姐姐倒“袅袅婷婷”,好个病西施样儿。也不知那王夫人一干人什么眼神儿,把个宝玉这么丰美健硕的林妹妹不娶,却去迎娶那骨瘦如柴的什么宝姑娘还是贝姑娘,真正岂有此理!剧组在服装上虽不照顾历史真实,在宝玉初见林妹妹时的发型上,却执拗地要还原、要遵照原著。原文是“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但还原宝玉小辫头的结果,却是又一个大焦雷!观众显然无法接受一个艾弗森式的宝玉!这和民间对贾宝玉“如宝似玉”的想象背道而驰、真是差了不饬十万八千里!

之所以新版〈红楼梦〉已成〈红雷梦〉,奥秘正在李安所说的这两个传统,新版剧组在家具、布景方面精益求精、力求逼真,却对来自民间的这种“软性的诉求”置若罔闻,真可谓避重就轻, 本末倒置。最终的结局,也就只能是李安说的,自食其果。

同是导演时代剧,同是使用叶大师,一个就能用得恰到好处,锦上添花,另一个呢,一意孤行,放任自流。两位导演的功力,高下可见一斑。

Monday, August 11, 2008

周末登山



周末登山去了,在山顶遇到了雨后的彩虹。这是我和领导在一起遇到的第四次彩虹。其他三次分别是在,加州,华大Brooklyn Ave附近,华盛顿州内公路上。





我说,云蒸雾罩。领导说,云蒸霞蔚,我比你有文化。



你坐在石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岩上看你。

Wednesday, August 6, 2008

快乐的生日


昨天是某某人的生日,啦啦啦啦!又老了一岁,嘿!由于此前这一年对某某来说,意义非凡,因此她想要在生日这天好好庆祝一下。她的生日计划总计如下:收到来自领导的惊喜礼物,奢侈地整天都看与电影有关的书,和领导共进两人烛光温馨sushi大餐,看一场高质量的夜电影,回到家,领导突然从背后捧出一个漂亮的生日蛋糕......

昨天,在邮箱里发现一个薄薄的信封,她心想定是两张去巴黎的飞机票,上面写着某某和领导的名字,打开看发现是不认得的几个黑色塑料片儿,在线抓住领导一问,是他前几天看见打折买的相机储存卡。逛荡!

天气很好,某某捧着新到手的电影书坐在外面,心想要放肆地读个够。可是外面实在太暖和了...当某某再次有意识,睡眼朦胧地看到领导正从楼梯上走下来,书呢,不知啥时候摊地上了。

他们一起去吃sushi。这个店她听说好久了,要预订才有位置。可是从入座到最后吃上东西,他们等了整整一个小时十五分钟。最后上来的东西也没见得比别处更好,还贵。

他们又去看电影。搜遍了当地的电影院,最火的Dark Knight和Mummy,都不是他俩的那碗茶。决定回家看片儿。

回家途中,领导说,哎,咱去买个蛋糕吧。于是,某某心里的最后一个小计划bia叽一声,不见了。

8过,领导在某某装模作样吹蜡烛时给拍的两张玉照还不错,都赶上人影楼的水平了。

你看,生活就是这样。你越是想得到的,它越是要弄砸,或者拧着。失望是有点儿,但这不再能让某某对一切产生怀疑,也不能叫她对一切更加失望。失去的,也许本来就不属于某某。没得到想要的,也未必是件坏事。甚至,换个角度想,她还赚了呢!比如她知道那家sushi店不值得再去。还有,平时连相机都端不好的领导也能拍出那么好的照片来。

Friday, August 1, 2008

Once

Once, the film made my night.

What can I say about this film? Beautiful story, beautiful songs, beautiful acting. The beginning of the film is a bit slow, and I was worried about what could possibly happen between the girl and the guy after they met, but once they sat together in front of the piano and sang the song, all the questions in my heart vaporized, like the frost under the sun. That song, later I knew its name, Falling Slowly, took my heart.

Listen it yourself-



I believe everyone who watched the film would never forget the scene in which the girl walked beside the guy while dragging a broken vacuum machine with her. So natural, and heart-brokenly beautiful.

And here is the two songs that I love most from this film
If you want me



The Hill

让我想起张艺谋



记得和一个中国做思想史的老师谈张艺谋电影,她淡淡地说,张艺谋在构图和色彩上极有天赋,但他想事情缺乏深度,他其实最好做个摄像师。这话让当时还是低级影迷的我一愣。随着对电影了解和理解的深入,该老师的这句话屡次在我耳边响起,我越来越觉得她的点评犀利、到位。
  
看过了穆森的《The Silence》和这部《魔毯》,我竟然又想起了当年老师给张艺谋下的这个断语。在我看来,穆森的电影风格与张艺谋很有点相似。两者都追求唯美的画面,精巧的构图,喜欢用醒目斑斓的色彩,甚至都刻意营造某种经过浓缩和艺术化的东方情调,比如张艺谋的鸦片烟枪、大片玉米地、女人的大红袄、酿酒坊的酒、染布坊的布,比如穆森的罗纱裹的女人、花瓣染的指甲、肥白的手、浓墨勾画的眼角、游牧民族的帐篷、遍地的牛羊。。。哦,对了,还有色彩艳丽织进了牧民生活的毛毯。
  
穆森对色彩和构图的掌控能力可谓到达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片中呈现了大量的西域绝世风光,都可以直接截取下来当桌面。我家领导一边看你一边感叹:穆森应该去拍风光片,多好的前途啊。但穆森不做这样的一锤子买卖,他要讲故事,讲游牧民族的故事。可是,他先把他钟爱的人们审美化、浪漫化了。或者说,他镜头下的游牧民族成了穆森表达一己之见的工具,和那大片的草场、雪山、甚至背景里的牛马羊没什么区别,一种prop而已。从电影里我看不到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欢爱情仇、他们的酸甜苦辣。他们也不像是活在地球上的一群人,和外界似乎没有任何关联。他们的根在哪里?他们的盐和糖从哪里来?他们的毛毯是为谁而做?
  
整部电影里的生与死都被赋予了强烈的导演个人主观色彩,不关游牧民族什么事。它所展示的游牧文化,也如同长篇史诗,是被 essentialize后的某种文人化的文化。和穆森家族的另外两个人的电影,他妻子的《The Day I Became a Woman》,他女儿的《sib(Apple)》比,我更倾心于后者。她们的电影采用了更人性化的视角,更逼近真实,能进入人物内心,替他们烦恼、与他们一起快乐,而不是单纯地把对象当成导演自抒胸臆的道具。从理论上来说,Marzieh和Samira是穆森的学生,但她俩的作品足以说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Sib稍显幼稚,The Day I Became a Woman则显示出Marzieh非凡的叙事能力、镜头掌控能力、音效上的修养、和哲理思索的深度。

曾经在一门人类学课上,老师让我们作文,比较人类学史上的夫妻档作品,比如Margery and Arthur Wolf,James and Rubie Watson, 等等。我想什么时候也可以用同样的办法研究下电影史上的夫妻档,甚至父子(女)档 (有没有母子(女)档?),比如这个穆森家族。

Monday, July 28, 2008

听于丹演讲

前天于丹在华大登坛说法,大讲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体验。我本着照顾亲人友人情绪的态度观看了这次盛况。毫不意外地,现场排起了中国人的长龙,为控制局面,主办方要求每个观众事先在网上报名,当场核对报名人和报名信息,否则不获入场资格。这种严格排查的风头是早几年来华大的Maya Lin都未享受过的殊遇啊!

没有事先报名的我们最后被请到楼上远距离观看于大师。没关系。反正她也没什么好看的。但和我事先猜想的一样,她的讲座也没什么好听的,和电视上的并无二致。她讲所谓的“生命体验”(其实就是“于丹的人生实用哲学”),我不反对,也不敢说,她讲得完全没有道理,但引征诸多孔老二的名言,美其名曰“原汁原味地解读中国经典古籍”,更冠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名,号召大家一起“回归”传统,则令我忍无可忍。此举无异于沐猴而冠、狐假虎威。当然了,于大师现在也自知留足地步,以免水满之祸,声称 “我也不敢说我读懂了论语。”但问题是,既然你也没有读懂,为何敢登坛讲法?是因为你的人生哲学比众人的更高更强更好用么?你不怕误导大众么?

我不反对于丹个人。实际上她聪明绝顶,令人钦佩。别的不说,占着文化人的头衔且能名利双收的,当今中国能有几人?偏偏于丹就能在这三个人生重要的领域旗开得胜、无往不利。这不能不说是有智慧的。大概论语庄子的确能让人前途无限量,但前提是,你得读透了。我相信我们的于老师是读得很通透的。但适合于丹个人的,未必适合千千万万人。有些东西,一推而广之,成为个产业,就容易走火入魔。换句话说,有些事儿成了“现象”,就难免走味儿。比如曾经的疯狂英语“现象”、红楼梦热“现象”......“现象”即人,有人就有政治,有政治就有权力利益之争。你看于丹现象,首先是电视力造声势,其次平面媒体添油加醋,然后各个教育机构煽风点火,现在连海外学堂也都加入进来了。听说于丹教授的下一站是斯坦佛呢。

其实我想说的是,于丹现象不是于丹个人造成的。于丹只是处于风头浪尖上的那个神偶。于丹现象是个神话,这个不能被挑战的神话有权威。权威的始作俑者,是电视产业。然而这不是全部。如果没有受众市场,神话不能产生。大众需要神。而于丹,恰恰就是那个说出了他们内心的惶恐不安、讲出他们的渴望和愿望、并以他们希望的方式安抚到他们的那个神。不要跟我说,观众有判断力,观众有agency。当众人得到他们所希望得到的东西时,判断力和agency都归于沉寂。你想吃苹果,人家给你一个极大极甜的,你能说这是个毒苹果么?白雪公主就是这样被毒死的,而骑白马的王子是不会出现在柴米油盐的大众生活里的。

大众需要神、电视产业就给他们一个神。大家膜拜着这个神,皆大欢喜,又可以回到沉沉的夜里去做甜甜的梦了。

我在现场的表现,用我美国朋友的话说,叫“violent refusal。”我坐立不安、我故意弄出点noise。我好像成了行为艺术家?而我四周坐满我的同胞,他们入神地聆听,时时点头,他们录音,他们拍照。看着那许多向于丹微微颔首的黄皮肤黑头发,我感到怜悯、悲哀、愤怒,却又无奈。我的朋友问我,why were you so angry? 她不能理解我的心情,因为她不是中国人。

是我把个人判断凌驾于公众之上了吗?是我认为我比其他人更聪明、更透彻、更明辨是非了吗?我不知道。我深知需要神的那种心情。作为一个人,我也需要神。然而,我不需要电视产业造给我一个神。我也不希望我的同胞们,从这样的神那里获取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动力。仅此而已。

美国朋友和领导都问我:Then what's the option do you think they (the masses) have?

作为一个早已过了愤青年龄的无用的愤青,我没有答案。

Wednesday, July 23, 2008

东风?西风?

想到这个题目,是因为看了一部叫The Weather Underground 的纪录片。这个在美国反越战高潮时期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学生组织,曾经的名字叫weatherman,取自Bob Dylan的一句歌词:You don't need a weatherman to know where the wind blows. 向东,还是向西,往左,还是往右,这些问题,从电影里看,是当年愤青们精神生活的主调儿。Where does the wind blow? 大家都在问,于是一帮乍接触到革命理论的热血青年决定把他们的青春投入到轰轰烈烈的世界性的革命狂潮中去,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越战是其大背景。仇恨满胸的愤青们叫嚣,Ignorance is also a crime; there is no innocence. Bring War Home! 我们罪恶的政府让越南平民流血,我们让你们这些虚伪的中产白人们流血!可惜他们忘了,他们自己也是这虚伪的中产白人的一分子,是他们的儿子、女儿,兄弟、姐妹。当美国的飞机大炮在越南犯下滔天罪行时,反暴力的他们决定以暴制暴、以血洗血。然而此时,暴力穿上了一件漂亮的衣裳,叫“革命。” 看来老毛的思想的确影响深远,“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枪杆子里出政权。” 当时被奉为至高无上的原则。没有暴力的革命不叫革命。阶级论和出生论也顺势华丽丽地出场:资产阶级情调必须肃清。工人阶级的孩子比资产阶级的孩子更革命、更可信赖。这些天资聪敏、果敢决断的孩子们认准了,只有革命能挽救美国这将倾的大厦,只有行动起来发生肢体冲突才能算合格的革命者。他们,就像曾经的五四青年,认为自己站在了改变历史的十字路口上,负起了拯救人类的十字架,是历史的创造者。为此他们甘愿奉上美好的青春,甚至,一腔热血。

这片儿把我以前从书上读来的关于垮掉的一代的抽象概念变成了具象的认知。垮掉,到底垮到什么程度?愤怒,到底有多愤怒?而最吸引我的是,如今的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如何面对曾经的自己和燃烧了他们青春的革命?

摄制组邀请到当年weatherman的一批核心成员,请他们分别来讲述当年的故事,曾经走过的心路。他们中许多人因策划、实施系列爆炸案,曾在FBI most Wanted list上久居不下,也为此逃亡他乡,隐姓埋名多年。而80年后,冷战结束、革命风潮消逝,历史的巨轮朝着自由市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轨道拐去,无命可革,无路可走,几乎所有的核心成员最后都选择了“投降”,自首、洗罪、重新来过。这小撮人,被上帝的手捧上云端,又一个翻身下了地狱,随后没入茫茫大众,复归平静。大多数人,经历了这一番风雨,已泯泯如众人矣。可,活着的,尚可以重新选择,并期待明天;那些献身革命的、花季一样的生命,却不能重新来过了。然而,活下来的这些人,绝大多数都对现状表现出失落和不满。营营苟活与壮烈一死,谁是更幸福的呢?谁能给出明确的答案呢?

我最喜欢这部片的一点是,里面的每个采访者给当年下的结论都不一样,形成一个opinion range。有持完全否定态度、把当时的革命比作希特勒法西斯的,有完全肯定当年的初衷、并表示如果再来一次、自己还会抛头颅洒热血的,有不置可否、感到迷惘不解的,还有肯定一部分否定一部分的......人生如同一个万花筒,在短短的几个interview里缓缓地展开它迷幻而华丽的一面。从电影里可以看到,每个人对过去的看法与他/她在冷战后的人生走向和生活态度是一致的。基本上对过去持肯定态度的,都成了activist,仍然继续了以前的调调儿,但去掉了violence,对过去持迷惑或否定态度的,都活得比较顺应时代,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恭顺。而那个彻底否定过去的人,当上了酒吧老板,还在joepardy狂赚了一笔!每个人的青春梦想都碎了,有的人碎得更彻底一些,有的人还可以拼起来,继续扛着走,而有的人,则决定把一切都丢弃在无法回首的来时路。

做civil society研究的人,是不是也能从这部电影里看到有趣的现象,就是,当国家机器实施的压迫深重时,来自民间的反抗也趋于激烈。一旦冷战结束,国家对个人的控制从形式上减弱,反抗也开始疲乏,最后终于被瓦解。

还有,从纪录片和别的一些资料看到,当时这些愤青们其实大多都出身富裕的家庭,甚至有一些是上流社会的孩子,成长中没有真正地受过贫困、种族、宗教上的压迫。而且当时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期,国民经济整体来说是蒸蒸日上的,但恰恰是这个时代,出现了美国历史上最“反动”最“革命”的一代。“哪里有饥寒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看来这句话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

Sunday, July 20, 2008

开个小差

写个与电影无关的。

昨儿hike去了,一天往返,在离城50多迈的地方。见识了National Forest Road #41,很惊魂,很夸张。这是条什么路啊,同胞们!比中国乡下的泥巴路还要烂,碎石无数,枯木当道,还尽是大坑。可怜ld驾着偶家小破车,15迈半走了近2个小时,居然没爆胎、没崩底盘,还保住了两人身家性命。赞ld的良好车技和心理素质,还有我家小破车的吃苦耐劳。偶这胆小如鼠型儿的,一看那路况,心都凉了半截。还好ld以大将之风压住阵脚,我的退堂鼓没打响,但一路上神经崩得都快断了。想想吧,五步一坑,十步一洼,左边枯木、右边悬崖,命悬一线,这是啥感觉啊!

走至15迈,还被前方积雪封了路,同志们,这是7月,7月呀!路旁趴着两辆SUV,看人家那底盘,偶们这小车,还有啥可说的?弃车,步行。经过一小瀑布,水流在路面形成个小沼泽。脱鞋,涉水而过。一个小时后,找到了trailhead,通向海拔最低(4000feet)的saddle lake,半原始的大森林,树木阴郁蔽日,阳光忽明忽暗。这条trail的难度指数是most difficult,进去才明白为什么--根本无trail可言。纸上所写的trail,其实就是一条经年冲出的山涧,夏季水位下降,hiker可以沿溪水上行。溪涧里流水淙淙,乱石坟起,青苔滑脚。我和ld没有防水设备,不敢趟水,只能攀藤抱树,在溪涧两边如猿猴般来回跳跃闪避,非常辛苦。山涧多处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流水不冻,雪底下化空了,雪表面却看不出虚实,一脚踩下去,踏破雪洞,半个身子陷入雪中,很刺激,很惊魂。ld说网络上一哥们儿,深夜经此道下山,暴雨突降,山涧暴涨,他连手电筒都没有,全靠相机一点弱光,挣命出来。此刻我也走在这trail上,完全能想象那哥们儿当时的感受,大概是生不如死的。

hike到离湖不远,我们返回的时间却到了。天色渐晚,想着#41的路况,我们不得不放弃看湖的愿望,回头下山。但见识了最触目惊心的公路,最difficult的trail,以后再去别的trail,会有一览众山小的心情吧。

遇到两拨铩羽而归的hiker,都是因为大雪封山,到了saddle lake,却无法继续上行。他们皆脚下防水皮靴,手持野行拐杖,全身装备精良。看看我们,全凭两双手、两条腿。但ld很有气节地说,中国人民小米加步枪,还不是打败了美国鬼子的洋枪洋炮?

神奇的是,下山时感觉竟然轻松了很多,同样的#41, 同样的小破车,同样是ld驾车,我不再两眼紧盯路面的烂坑,转头欣赏起山谷的落日余辉。感谢神,我想。人生很多事也许都是这个道理。再痛苦、再艰难,以为是世界末日降临,一旦挺过去了,回头看时,风轻云淡,好一片风景。

Friday, July 18, 2008

转贴:这不是钱的问题---《赤壁》观后 by 槽边往事

《槽边往事》 写得痛快!日本战国剧风格一说尤其入木三分,好玩至极。这么好玩的文字,大家一起来看。早在《见龙卸甲》那个时候,就可以看出后来《功夫熊猫》的趋势:跨国资本运作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合谋挖掘、再生与市场化。但见龙既已无法争雄于熊猫,赤壁更是重蹈覆辙,错得离谱。熊猫最厉害的地方是平衡木走得好,平衡点找得恰到好处。里头那点中国哲学的影子能让中国人得到安慰,梦工厂作品一贯的套路又让美国人无抵抗地接纳了东方情调。见龙和赤壁,却都在这个平衡问题上吃了亏。

http://www.hecaitou.net/?p=3215
---------------------------------------------------------

吴宇森执导的《赤壁》严格地讲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部电视剧,而且还是日本战国风格的电视剧。

这部应该更名为《赤壁合战》的电视剧,讲述了爆发于三位大名之间的残酷战争。他们分别是控制着京畿地区和天皇的右大臣织田孟德,割据东南、有着“南国之虎”称号的上杉仲谋,以及提出“尊王攘夷”口号,率领野武士起兵反抗织田家的牧野守小早川玄德。

小早川玄德在牧野合战中不幸被织田孟德的军队击溃,如果不是他勇敢的家臣一字文子龙七次冲入敌阵之中,玄德大人的儿子禅很可能死在战阵之中,甚至因 此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即便是面对这样强悍的敌人,玄德军也体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家老之一的前田云长将军为了保护玄德军和平民能够安全撤退,有“出奔第一” 称号的他攻入敌阵,甚至一度攻击至织田孟德的本阵之前。若不是孟德的旗本众拼死保护,那么孟德极有可能死在前田云长的那把“青龙偃月”太刀之下。

获胜的织田孟德率领100万军团南下追击小早川玄德,但是真实目的却是想乘机吞并上杉仲谋的领地。玄德家的笔头家老真田孔明洞悉了孟德的心机,于是 出使东吴,试图游说上杉仲谋合并一处,组成联军共同抵抗织田孟德。最终,南军和北军在赤壁相遇,于是就有了历史上著名的《赤壁合战》。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电影《赤壁》号称花费了6亿人民币,但是拍摄出来的景状格局之小,内容之琐碎,更像是三、四万人进行战斗的日本战国时代。所 以,镜头下并没有多少宏大的场景,而总是许多近景和特写,来来去去不过100多人。也正因为如此,将军们更像是武士,有大量时间去参与茶道花道柔道,这就 解释了影片中何以有一头马的出生,一只笛子的修正*,一头牛的失而复得,以及两个男性爵士乐贝斯手的斗乐。

即便是处理各种局部,《赤壁》也根本没有体现出士兵最震撼人心的两大特点:速度和冲击力。在影片中,单层盾牌组成的步兵阵居然可以阻遏住曹军重型骑 兵部队的冲击,单是从这种处理手法上就可以看到导演对于力量的感悟是何等荒唐。而将军们居然以步战的方式应击敌人,更说明了这部影片和古代军事完全没有关 系,而是一部古代武侠片。想一想看,用枪杆同时击中数名敌人胸膛的景象,这和袁和平调教下的李连杰版黄飞鸿又有何不同?

为什么黑泽明的电影里十几个兵,几条枪也能威风凛凛?因为士兵的军容整齐,军服精致,奔行速度迅捷,即便是一个普通的小兵也有表演的功力在。而花了 6亿人民币的《赤壁》的进步仅只体现了士兵的上半身---这一次,群众演员饰演的士兵终于有了合适脑袋的头盔和漂亮的胸盔。但是,看看他们倒霉的下半身就 能知道,为什么战争场面看起来那么拖沓---依然是大裆裤、大裤腿,松松垮垮,无非上面绑了片护腿。还是刚刚插秧回来的士兵,还是每天十块钱加两份盒饭的 群众演员。这样的道具和群众演员,能演出古典士兵的精气神来,那才是怪事。

事实上,吴宇森对于传统文化的表现力是根本无力的。其一是演员的选取和角色的设计。三国是一帮贵族和士人带领下的战争,而吴宇森根本无法表现出中国 贵族的气度和风华。曹操是唯一一个勉强过关的角色,而刘备根本就是一个反贪局书记,孙权则是一名港商外带黑道大哥。诸葛亮这个中国人心里中道义和智慧的化 身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非要加进一些“顽皮的元素”(周星驰在《喜剧之王》中扮演死尸时语),结果变成了一个简版的文丑丑(电影《风云》中雄霸的军师)。 最惨的是周瑜,梁朝伟明显还没有从《色戒》和《春光乍泄》里走出来。那副男女通吃的表情,让人觉得下一秒随时可能出现回形针体位或者菊花盛开。

其二是所谓的八卦阵法。这本来是可以出彩的地方,导演完全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只要是对“阵”的理解到位一点就好了。阵应该包括陷坑、迷烟、鹿砦、 战车、沙包、壕沟,以及机动的士兵。虽然中国的兵法和阵法很少传世,但是翻翻资料总是有的。可影片中这种功夫都留给了衣服、发型、旗帜和各式兵器,真的把 表面功夫当表面功夫给做了。结果是所谓阵法说穿了就是一堵盾牌墙的各种变形组合,也就是某种大型团体操。如果团体操就是军事行动,那么张艺谋应该去石家庄 陆军指挥学院当教授,他看起来更有希望成为一代军神。

《赤壁》其实是部非常懒惰的影片,吴宇森没有表现出多少创造性。他把自己擅长的现代都市人际关系搬到了三国时代,用武功代替军事,用CG代替场景调 度,再强行增加了许多莫名其妙的段子,活活把电影撑到了150分钟,这还仅仅是个上集。这大概是今年夏天唯一的一部不需要影院开空调的影片,单是看看就足 够寒了。

以前我们说中国没有大片,那是因为没有好莱坞的钱,做不了大制作。《赤壁》造价已经接近1亿美金,名导演大卡士,但是依然是这个鸟样。所以说,这不是钱的问题。

*电影《赤壁》里随处都可以见到日式风格的影响,周瑜号称“曲有误,周郎顾”,精通音律。因而有“为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的说法。但是,周郎在电影里没有去纠正古琴的指法,而是去改进了一只笛子。联想到士兵们在笛声中的痴迷状态,不由得让人回忆起《月下谁人吹小枝》的日本典故。

Thursday, July 17, 2008

Cries and Whispers

这是我连看了两遍的伯格曼电影。太久太久没有一部电影,让我可以连看两遍,并且熬夜写些断不成章的文字了。
  
  在观后立刻写下的东西是粗糙的,不可信的。等我看完了伯格曼的其他电影,还要回头慢慢修改的。劳您的眼啦!
  
  1. Title
  
  影片题名cries and whisper。我同意一些影迷的说法,cries不应被翻译为“哭泣”,虽然影片中,除了Karin那个冷酷无情的老公,都有着或多或少哭泣的场面,但 是翻译成“叫喊”或者“呐喊”会更好地对应影片的内涵和whisper一词。呐喊和低语,一个是高声的张扬在外的,一个是低声的隐秘在内的。
  
  Agnes的crise and whispers:
在病痛折磨得她无法忍受时的呼号--Can anyone here help me?
  她沉浸在对亲情回忆中时的whisper,尽管是对她自己的-她的diary。
  
  Karin的cries and whispers:
面对内心伤痛(不幸的婚姻,充满谎言的生活,和妹妹Maria的感情崩坏)的呼喊--那种心脏被撕裂般的疼痛 的叫喊。
无法承受Anna的明亮的瞪视而发出的呵斥
不能接受满是谎言的生活时用刀片划开自己下体时内心的低语
与Maria终于打开 感情匣子、姐妹俩互相安慰时的亲密细语。。。
  
  2. Cries/Whispers
  
  Anna和Maria是剧中唯一两个没有为身心痛苦呼号过的人(Maria为死后的Agnes恐吓惊声尖叫过)。而她们恰恰是处在个人品质两个极 端上的人。Anna是无私母爱的象征,一种极稀少极盛大反而归于平淡的爱的体现。Maria则是极端自私极为冷漠空虚的象征,而体现在外表上却那么 emotional,甚至主动与姐姐Karin冰释前嫌。
  
  Maria和Karin是另一个轴上的两个极端。表面上看来Karin冷若冰霜,Maria可人亲和。而实际上,Karin的内心却还燃烧 着一点寻求真情的余烬,而Maria那看似considerate的外表底下,却全然是自私和冷漠。她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她只是本能地抓住她能抓到的每个人,任何一个可以被touch的身体,来填补她内心的恐惧。
  
  Anna和Agnes是第三个轴上的两个极端。Agnes终生都在寻求童年求之不得的母爱,病中更是如此。她呻吟着向姐妹们讨一点温 情,一点实在的(体现在身体的接触上)关怀,然而和她母亲对她的态度一样,她寄予厚望的姐妹们对她唯恐避之不及。Karin以一贯冷漠无情的姿态告诉Agnes她根本不 爱她,而Maria则以一贯虚伪的姿态试图给她一个拥抱,却被“死亡”这个不可回避的恐惧吓得失声高叫!
  
  Agnes对爱的渴望只能在一个她在日记中从未提到过的人--Anna--身上得到回应。Anna回应Agnes对爱的渴求,她把对亡女的悼怀和存余的母爱都倾斜在了病中的Agnes身上。Agnes爱她吗?很难说。毕竟,Maria和Karin才 是和她同母同家同阶级的亲姐妹。当她死后,在另一个世界找不到温暖、无法安息的时候,她首先要找的还是她的同胞姐妹。而最后,却是Anna那广阔无私的胸膛给了她安息的抚慰。
  
  伯格曼是温情的。从野草莓到Fanny and Alexandar,他总是给我们一个温情的结局。但是这部电影,虽然结束于全剧难得一见的明朗场景,却并非那么温情脉脉。对照之前那红黑白 三色的冰冷室内世界,这个无声的结尾(除了narration)显得更加冰冷。想想这三姐妹曾有过这样的温情,想想Agnes在日记 中对这一刻多么感恩,就更让人对Karin和Maria的冷漠无情感到寒心。
  
  Agnes的那句话让我怅然泪下。她说,It is wonderful to be together again like in the old days。。。All my aches and pains were gone. The people I am most fond of were with me 。。。 I could feel that presence of their bodies, the warmth of their hands. I wanted to cling to the moment and thought, Come what may, this is happiness, I cannot wish for anything better.
  
  这样的感受,曾几何时,我也有过许多。希望时间就在那一刻停止。只因为那一刻的美好,可以有勇气面对任何邪灵和灾难。然而美好的总是那么易逝,现实 总是那么残酷。。。Agnes还存有一颗感恩的心,为着磨难人生当中短暂的美好。有多少人能领悟这种感恩!至少,Karin和Maria不会 。
  
  3. Touch
  
  肌肤之亲在影片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Agnes在Anna的拥抱下得到永久的安息,Maria和Karin在互相的亲抚下释 放感情,Karin用刀片割破下体(此点remind me of the film Piano Teacher) 拒绝与丈夫有身体接触,Maria和David暧昧的身体接触然而又未能真正靠近,Maria的丈夫对她那充满爱与绝望的touch。身体接触是信任的 信号,是爱的信号。karin用坚冰包裹自己,不允许任何人touch她,然而当Maria用手指抚过她的脸庞,那些自我捆绑的坚冰瞬间融化为虚 无。甚至在Karin知道自己受伤了之后,所能坚持的也只是“You touched me, you remember?" 然而她向Maria打开心扉的结局只是再一次受伤。
  
  4. 死亡
  
  整部影片充满了死亡的气息。也许是因为影片的绝大部分都在讲述一个女人的死亡,而且导演还强迫我们观看她如何一点一点丧失生命。Agnes 那嘶声裂肺的喘息,因痛苦而扭曲的脸庞,和她无助的手势与眼神,都让我感觉窒息,仿佛死去的人不是她,是我。杀人不见血。
  
  网上有些关于Agnes死而复活的争议,中心论题是,这么安排,到底是Agnes真的活过来了,还是众人的幻想,抑或Anna悲痛过度的幻 想。我的理解是,都不是。这样去思考伯格曼的剧情设计就太机械了。电影为何不能为了观念而存在?观念为何不能诉诸形象?Agnes的复活就是一种观念的形 象存在罢了!与实际上她是死是活毫无关系。谁说死人不能说话不能表达不能行动?在伯格曼看来,生死两界是可以穿越的(感谢神,我在看这部之前先看了 Fanny and Alexander,那部影片里说得再明白不过了,灵界与此界,生与死,都是可以穿越的,没有一个fixed的边界的!)。顺便说一句,我之前看six feet under,为里面那些死人与活人自由沟通的片段所折服,没想到这完全是炒冷饭的做法!早在七十年代(也许更早?)就已经被伯格曼用过了!还有 Underground的结尾,也不过是炒冷饭罢了!
  
  5. 色彩
  
  红,白,黑。油画质感。特别是,Anna让Agnes灵魂得到安宁那一幕。其姿势、神态、氛围、色彩,皆如圣母,或说母神更准确些。(在拉斐尔之后,圣母大多秉有fair skin,年轻貌美。文艺复兴早期甚或更早一些,则一脸苦相,瘦弱单薄,如同修士,很严肃很虔诚的。如Anna一样身材肥壮、胸部丰满的,我能想起来的只有那些出土于法国、地中海,缺胳膊断腿的大地母神雕塑,非西方传统油画中的圣母)。
  
  伯格曼的这一部电影折服了我。这震撼来得比《野草莓》还要强烈。然而我知道,也许最终让我对Bergman心服口服的还是那部我从来没看完过的《第七封印》。
  

十诫之八的故事

迫切地想要把博客建起来,但没啥新东西好写,贴两篇旧文,抛砖引玉吧。

-----------------------------------------------------------------------------------------------

本来不打算只看过一遍(并且还有两集没看完)就张嘴乱说的,我也知道砖头会随时飞过来砸中我的脑袋,它不够结实,哪里是不够,是根本就不结实。
  
  但是,但是,刚看完十诫之八,没办法控制我的激动,实在没办法。
  
  多好的故事啊!就在我认为已经抖完了所有的”包袱“,可以”结题“了,老基给出了一个裁缝,一个战争期间的人道主义英雄、现在只问人 要不要做衣服的破落老头儿!这老家伙根本不理睬伊丽莎白那感恩戴谢的嘴脸,还有她的offer,只关心她要不要做衣服。伊丽莎白酝酿了四十年的感恩跟这儿碰了一鼻子灰!
  
  这包袱抖得!老基,算你狠!
  
  伊丽莎白对教授心怀芥蒂,最后反而前嫌尽释,对裁缝心怀感激,最后却碰壁而归!这两段主人公蕴蓄了多年的心事,被生活那看不见猜不着的巨手扭成了耐人寻味的一个结。
  
  故事里的另一条线是伊丽莎白一直追问的问题:为什么人和人之间如此不平等?为什么有的人就可以救人,而另一些人只能被救?救人的人 可以将等着被救的人拒之门外,而被救的人却没有这个权力。说到底,人和人之间,哪怕是救赎与被救的关系,也是没有平等可言的。对当时朝不保夕的犹太人来 讲,种族屠杀的残酷还不仅仅是失去家人族人的伤痛,也不仅仅是四处逃亡躲避迫害的仓惶,更难以抹去的痛苦是无法保持做为人的尊严!就好像长期卧床的 病人一样,与屈辱朝夕相伴,而无法解脱。
  
  据说人临死前回光返照的一个表现,是从床上挣扎起来试图独立行走。虽然他们可能还没下床就摔倒了,但他们还是会一次一次努力,原因是想证明,我是独立的人,不需依赖他人。这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的尊严,一点小小的骄傲。
  
  伊丽莎白曾经是那个等着被救的弱势个体,而四十年后,星移斗转,她成了美国公民,还是研究生、翻译家,而当初那个豁出性命来藏她的裁缝,仍然 是个裁缝,穷困潦倒,困境缠身。他拒绝谈战中战后的一切,他拒绝谈自己的问题。他实际上把自己关在了回忆的门外。他这样做,也无非是为了一点小小的为人 的尊严!他何尝不知道伊丽莎白就是当初那个六岁的小女孩,yearning for his rescue and his protection?从伊丽莎白推门进来的一刹那,他就已经从记忆里把她挖了出来。可是他拒绝承认,只是隔着装有铁栅栏的窗户遥望当年的革命战友、如今 受人尊重的大学教授,当年的落难小孩、如今光彩照人的美国知识分子。他拒绝承认命运的荒谬,选择了沉默,守住自己那一点点站立的骄傲。
  
  什么是艺术?这就是艺术。没有说教,一切在老基脑袋里转着的念头,都通过一个个故事、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传达给我们。老基电影里的人,不是偶像,不是英雄,更不是干巴巴的标签。生活的流,不是抽象概念能预测、能概括、能抵挡的。神也会赞许这一点吧,呵呵。